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LC 术后胆管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1-08-15 10:27尤长征冯运祥刘高升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8期
关键词:胆囊炎胆管胆囊

尤长征,冯运祥,刘高升

(河南省确山县人民医院 普外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0 前言

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在疾病早期常出现呕吐、突发性腹痛、胆绞痛等临床症状,随着病情进展还可引发感染性休克、胆囊坏疽、穿孔以及多器官功能损伤,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极大,需及早通过手术治疗。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成为临床治疗胆结石、胆囊炎等疾病的主要术式[1]。虽然LC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但作为外科手术仍存在一定风险,而且LC 手术部位较为特殊,术前穿刺和手术过程中均可能引发胆管损伤,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2]。本研究探讨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胆管损伤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减少胆管损伤、改善患者预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6 年3 月至2020 年2 月于我院接受LC 治疗的4 560 例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 100 例,女1 460 例;年龄54~79 岁,平均年龄(65.42±2.68)岁。纳入标准:①符合 《急性胆囊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中胆囊炎的诊断标准[3],经影像检查确诊合并胆囊结石;②接受气管插管麻醉;③可配合本研究。排除标准:①胆囊恶性病变者;②凝血障碍或肝肾功能不全者;③有胆管或肝脏手术史者;④围术期合并严重应激反应者。

1.2 调查方法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胆囊三角解剖变异、胆囊壁厚度、术中粘连情况、胆管长度、胆管异常解剖等。术后1 个月内随访并统计患者的医源性胆管损伤发生情况。

1.3 胆管损伤诊断①诊断标准[4]如下:观察患者术中和术后胆汁囊肿、胆汁性腹水、胆漏等发生情况,如出现发热、黄疸、腹痛、胆管狭窄等症状时实施超声、CT、胰胆管造影等检查,在排除胆囊良性病变、恶性肿瘤或胆管狭窄后,可确诊为胆管损伤。②Bismuth 分型:A 型:进入胆囊床或胆囊管的小胆管经切断后未结扎,存在胆漏;B 型:迷走右胆管受损,结扎后未发生胆漏;C 型:迷走右胆管受损,断端有一侧未结扎,发生胆漏;D 型:胆总管部分撕裂,胆漏;E 型:左右肝管汇合部下肝管残端长度>2 cm。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 检验;相关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胆管损伤发生情况4 560 例患者中有21 例发生胆管损伤,发生率为0.46%。其中A 型5 例,占比23.81%;D 型13 例,占比61.90%;E 型3 例,占比14.29%。

2.2 单因素分析LC 术后是否发生胆管损伤不受患者年龄、性别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可能受胆囊壁厚度、胆囊三角解剖变异、术中粘连、胆管长度、胆管异常解剖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LC 术后发生胆管损伤的单因素分析 [n(%),]

表1 LC 术后发生胆管损伤的单因素分析 [n(%),]

2.3 Logistic 回归分析以胆囊切除术后是否发生胆管损伤为因变量,发生胆管损伤赋值 “1”,未发生胆管损伤赋值 “0”,以胆囊壁厚度、胆囊三角解剖变异(是=1,否=0)、术中粘连(是=1,否=0)、胆管长度、胆管异常解剖(是=1,否=0)为自变量,经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胆囊壁增厚、胆囊三角解剖变异、术中粘连、胆管长度较短、胆管异常解剖均为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LC 术后胆管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P <0.05)。见表2。

表2 LC 术后发生胆管损伤的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LC 术中腹腔镜产生的视觉误差会增加胆管损伤的风险,胆管损伤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二次伤害,影响手术效果和预后生活质量。有研究[5]显示,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发生胆管损伤的概率为开腹手术的3 倍以上。由此可见,探讨LC 术后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是临床预防胆管损伤的关键,对于提升手术效果和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均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LC 术后胆管损伤发生率为0.46%,表明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LC 术后存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可能,需及早进行干预。经单因素和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胆囊壁增厚、胆囊三角解剖变异、术中粘连、胆管长度较短以及胆管异常解剖均为LC 术后胆管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原因如下:通常胆囊炎患者会存在胆囊壁增厚情况,加上炎症影响,会出现胆囊三角解剖不清现象,经验不足的医生极易错认胆囊管,错误的切割和分离可导致胆管损伤,如再合并三角区粘连,会增加解剖操作次数,增加胆管损伤概率[6-7]。在遇到胆囊壁增厚或胆管异常解剖时,条件允许情况下术中可通过胆道造影明确胆道解剖关系,避免因误判导致的胆管损伤。胆管过短、胆囊粘连紧密会导致三角区更加狭窄,增加解剖难度和胆管损伤风险[8]。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通过术前、术中检查准确评估患者的胆道解剖情况,选择安全可靠的手术通路或麻醉方式,确保手术医生有丰富的临床操作经验,减少因操作因素导致的胆管损伤。

综上所述,胆囊壁增厚、胆囊三角解剖变异、术中粘连、胆管长度较短、胆管异常解剖是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LC 术后胆管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重点关注上述危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减少术后胆管损伤的发生。

猜你喜欢
胆囊炎胆管胆囊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胆囊壁毛糙是患了胆囊炎吗?
胆囊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胆囊炎能不能根治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下胆管引流治疗胆管梗阻疾病的临床分析
哪些胆囊“要不得”
腹腔镜治疗急性气肿性胆囊炎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