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策略

2021-08-16 07:45◆曹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1年5期
关键词:财务数据企业会计会计信息

◆曹 媛

一、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会计信息化机遇和挑战

(一)信息发布便捷,可靠性难以得到保障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等都带来了较大的便捷性,如:企业可以借助网络发布一些有用的信息,让其他投资者或竞争者直观了解到企业的会计信息。但是信息发布所带来的便捷性却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如:大量信息进入到网络中,识别和筛选的难度加大,真假难辩,雾里看花,这就导致企业发布出来的会计信息缺乏有效保障。

传统的会计信息披露主要采用纸质张贴的方式,在确定披露时,需要在得到相关责任人确认并且加盖公章下进行,这种方式虽然繁琐效率不高,但是却能够一定程度上对会计信息的有效性提供保证。但是大数据背景下,人们都可以在网上发布信息,有些企业为了自身利益无视法律,出现虚假信息上传、隐匿信息等,导致网络中发布的重要财务信息与实际相违背,这种情况最终影响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让人们对网络会计信息产生怀疑。

(二)会计信息海量增加,真伪难辨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能够从网络中看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但是正是因为数据的“多样性和混淆能力较强”,数据在筛选时就变得更加困难。一方面,相关人员在对可靠信息进行筛选时,需要面对较大的工作量,时效性、有效性、可靠性等都相对较差。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到来海量信息增加,人们更是很难找到有价值的数据。

对于投资者而言,无法对会计信息进行筛选和收集,更会导致其对于信息的真伪难以辨别,进而无法做出各项决策。

表1 所示,根据多家媒体和证券交易所出具的调查和研究包括中我们能够看到当前个人投资者或机构投资者对于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所表现出的态度。

表1 投资者对于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表现

根据调查我们可以看出,个体投资或者机构投资,对于企业所发布的会计信息产生不信任和怀疑的态度。他们认为企业内部会有做账造假的行为,可信度低。例如: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内部财务数据能够迅速在网上查找到,且被外界所熟知,如果企业没有对财务数据进行修订和有效核实,将会给投资者带来财产上的损失。其主要表现:一是企业内部会计所授信的程度较低。二是越来越多的企业信息难以受到外界的了解和信任,造成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会计信息认可度较低、可信度较低。

(三)云会计应用模式的虚拟化,增加财务数据安全性风险

大数据背景下的会计信息化,都是依托虚拟的云端环境开展数据传输和数据操作,如:企业可以借助云平台对财务数据开展有效的处理、分析和储存等。但是这种虚拟化在带来便捷性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一是黑客或病毒等攻入和侵入,造成平台失灵或操作失灵等导致财务数据出现丢失、毁损、泄露等。二是财务数据处理方式改变后,财务信息披露发生改变,决策者难以根据这些数据信息做出有利的决策。例如:A 公司所采用的云服务模式(公有云+虚拟私有云),能够连接私有的内部资源和隔离环境,提升云计算平台的安全性。同时,云计算也共同承担了相应的基础服务和平台服务,促进信息系统的正常运维,为企业带来更多经济利润和红利。但虚拟化的环境也并不是万无一失的,当前黑客侵入或者互联网安全技术越来越先进,财务数据安全性同样面临较大的风险。

(四)国家支持企业信息化转型,缺乏相应监管手段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国家支持企业转型,尤其是会计转型更加重视。但是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同时,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会计信息违规行为越来越多,主要是因为当前我国在大数据背景下对会计信息进行有效监管还不健全,没有制定完善监管制度。我国在加大企业信息化转型的前提下,在资金和政策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而根据当前会计信息行为的产生来看,企业出现的网络犯罪行为越来越多,其主要与相关法律监管不力、法规不健全等有直接关系。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没有得到法律的管制等问题更加严重。例如:A 企业在互联网中发布了很多的财务数据,借助媒体或者多家券商等发布数据或者相关文章,吸引更多投资者的目光。该公司在短短的1 个月时间股价飞涨,但是一些投资者在投资后却出现了业绩下降,很多信息与实际不符的情况,给投资者带来严重的损害。而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法律监管不严格有直接关系,严重影响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投资者对于会计信息产生较大怀疑。

二、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对策

(一)严惩信息造假问题,提升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

首先,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水平,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其次,明确企业负责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对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即必要时对个人出现的造假行为进行处罚,追究其民事责任。最后,加大对网络会计信息审查,尤其是对于一些投资者而言,要提升自身决策的能力,需从多方面考察其各方面能力(资金能力、应收账款、存货、营收能力),从而在审核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以做出重要的决策。

(二)完善信息化会计立法

针对于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会计信息在法律和法制等方面的缺失,需要加强企业会计信息的法律建设,加大对信息发布者进行严控。因此,针对于信息发布人员需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明确法律责任界定,针对于责任人发布的信息进行审核,从而全面提升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同时,还需要提升会计信息化相关人员的素养,在发布信息时避免出现一些违规的行为,利用相关法律和法规,对出现信息披露造假的行为当进行严厉惩罚,从而促进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三)加强财务信息化的安全性

1.加大对云端数据的控制和管理。一是企业在开展会计信息化发展时,可以在云上建立企业管理系统,在部署相应的数据库后,能够对系统集成软件中的区域数据开展有效集成,从而再将其集成通过网络上传到云端中。二是企业在这时通过对核心业务数据的控制,对业务数据开展保存和储存。数据储存过程中在云端数据库中增加防火墙的设置和堡垒机的保护。三是业务流程中通过设置专门的数据监测机制,以对数据传输和发布等的全过程的监督,针对于一些数据流发生异常的现象需第一时间发出警报信息,防止出现数据的泄露或者人员操作中所出现的风险。

2.内部控制的完善。企业在与云服务商进行合作后,共同对安全问题引起重视,同时加强内部控制,共同承担安全问题。一是对登录身份的有效管理,访问的权限等控制,对工作岗位开展明确和细分,在将安全责任等落实到个人。二是针对于认证问题进行管理。相关人员在对登录的设备进行认证后,设置密码加以安全管理。如:指纹、面部识别、虹膜等。三是建立会计信息系统,明确人员的操作规范,在进行相互的制约和监督后,从而加强自我约束和监督;四是定期开展工作检查,即结合系统的智能纠错功能和人工考核的功能促进信息化发展。

(四)加强对会计信息的监管

根据相关研究,会计信息质量不佳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化发展。其主要是因为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信息没有得到有效监管,没有专门的人员对数据开展审核,影响会计信息化的质量。一是会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应该加大外部舆论、舆论监督、国家机关部门的监督等,从而构建更加全面的监督机制。二是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时,应该明确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对会计信息开展自我监督。三是审计机构应加大对企业会计的有效监督,在建立网上监察系统后,加大监督的力度,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及时对出现违规行为等进行监督。四是国家监督部门应该发挥出自身的监督义务,提升监督的力度,真正对会计信息进行有效监督。

猜你喜欢
财务数据企业会计会计信息
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分析
现代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策略探讨
试论企业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2018上市公司中报主要财务数据(8)
2017上市公司年报主要财务数据(6)
2017年上市公司年报主要财务数据(1)
2018上市公司中报主要财务数据(3)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