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医护理联合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

2021-08-17 08:57赵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9期
关键词:腰部腰椎间盘针灸

赵娟

(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 中医科,江苏 徐州)

0 引言

腰椎间盘突出属于临床上多发病症,是由于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等腰椎间盘各部分出现不同程度退行性改变,在外力作用下,出现椎间盘纤维化破裂,组织由破裂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继而引发相邻脊神经根受到刺激压迫,患者表现出腰部疼痛、下肢疼痛、麻木等相关症状。由于该病症对患者生活质量、社交及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困扰,因此临床强调及时有效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预后质量。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通常以保守治疗为主,中医将其归属于腰痛、痹症等范畴,中医中的针灸、推拿在控制病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2]。而治疗期间,辅之以中医护理也极为关键,不仅可以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通过针对性中医护理,提高患者对于中医治疗的依从性,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本次研究对我院接收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展开研究,主要分析在针灸推拿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护理对患者病情康复的具体效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接收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纳入患者划分为两组,将实施针灸推拿的患者归为对照组(45例),将实施中医护理联合针灸推拿的患者归为观察组(45例)。其中,对照组25例男,20例女,年龄43~78岁,平均(54.58±8.24)岁,病程 1~7年,平均(3.52±1.35)年。观察组中,26例男,19例女,年龄42~79岁,平均(54.73±8.02)岁,病程1~6年,平均(3.32±1.40)年。两组基本资料比较,相差较小(P>0.05)。

纳入标准: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分级诊疗指南(2015年版)》中腰椎间盘突出临床诊断标准:患者表现出腰痛、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腰椎活动受限、姿势异常,经腰椎正侧位X线片证实存在腰椎间盘突出;均行保守治疗且符合针灸推拿适应证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存在其他腰椎相关疾病;存在恶性肿瘤;存在严重骨质疏松症;腰部出现皮肤溃疡、破损以及有伤口患者;近期采用其他治疗方案患者或不同意配合试验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针灸推拿治疗,每天进行1次,连续治疗3个月左右,具体为:(1)针灸治疗:患者保持俯卧姿势,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的具体部位选择穴位,对于L4~5节段患者取环跳穴、委阳穴、风市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腰夹脊穴等,对于L5~S1节段患者取委阳穴、环跳穴、太溪穴、殷门穴、昆仑穴、委中穴、腰夹脊穴等,针灸手法为平补平泻,并实施艾灸,留针时间保持20 min;(2)推拿治疗:协助患者保持俯卧姿势,通过按、揉、压、提等手法进行推拿,推拿部位含括臀部、下肢后外侧、脊柱两侧、膀胱经等。对于患者腰痛部位采用点穴颤按压法进行按压,采用按、揉、拍、打手法对腰部进行推拿。同时辅以常规护理,根据针灸推拿治疗给予对症护理措施。

观察组患者在针灸推拿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具体为:(1)情志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展开心理疏导,嘱咐患者保持心情愉悦,通过注意力转移疗法,怡养心神,对于因疼痛而烦躁的患者,实施静志安神疗法,静心静气,放松全身。(2)饮食护理:根据患者辨证分型,科学指导饮食,动态观察患者的胃纳和舌苔,及时更改饮食计划。气滞血瘀型:宜进活血化瘀之品,如桃仁、黑木耳、金针菇。寒湿痹阻型:宜进温经散寒、祛湿通络之品,如羊肉、砂仁等,湿热痹阻型:宜进清热利湿通络之品,如赤小豆、丝瓜、冬瓜等。忌辛辣燥热之品。肝肾亏虚型:(1)肝肾阴虛宜进食滋阴填精、滋养肝肾之品;(2)肝肾阳虚宜进食温壮肾阳之品,如黑豆、黑芝麻、核桃、腰果等。忌生冷瓜果及寒凉食物;(3)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如耳穴压豆,常用穴位:神门、交感、皮质下、肝、肾等;拔罐,常用穴位:腰阳关、肾俞、命门、阿是等;艾灸,取穴:腰阳关、气海、关元、足三里等;中药离子导入等;(4)生活起居护理:急性期卧床休息为主,下床活动时戴腰托加以保护和支撑,尽量避免弯腰、提重物,减轻腰部负荷。宜卧硬板薄软垫床,注意保暖;恢复期强腰背肌功能锻炼要持之以恒,如:卧位直腿抬高,交叉蹬腿及飞燕式等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

(1)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及腰部功能恢复情况。疼痛情况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测评,由患者进行自评,总分值为10分,分值越低,表示患者的疼痛感越轻;腰部功能恢复情况使用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JOA),主要对患者的腿痛、下腰痛、步态、感觉及运动障碍、直腿抬高、日常活动受限情况以及膀胱功能等方面进行测评,总分值为29分,分值越高则为患者的腰部功能恢复效果越好。(2)观察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情况,使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进行评价,各项满分为100分,分值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3)比较患者的满意度情况,使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患者的满意度情况,量表包括患者对于治疗措施认知程度、服务态度、饮食、生活等项目服务满意度,总分值设置100分,分值在80分以上则为满意;80~89分为满意,90~100分为非常满意,79分及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相关数据用SPSS 22.0来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及腰部功能恢复情况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低,JOA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高,二者比较相差较大(P<0.05),如表1。

表1 患者疼痛程度及腰部功能评分对比(±s, 分)

表1 患者疼痛程度及腰部功能评分对比(±s, 分)

组别 例数 JOA评分 VA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5 16.35±1.22 23.48±1.12 7.35±1.42 2.28±0.76对照组 45 16.33±1.24 20.34±0.89 7.54±1.38 3.66±0.69 t 0.077 14.724 0.644 9.018 P 0.939 0.001 0.522 0.001

2.2 观察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情况

观察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相较于对照组均更高,二者比较相差较大(P<0.05),如表2。

表2 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

表2 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功能观察组 45 86.75±5.42 84.25±5.01 81.17±5.3485.24±5.25对照组 45 72.84±3.46 73.55±3.46 72.87±4.5474.62±4.18 t 14.511 11.789 7.944 10.616 P 0.001 0.001 0.001 0.001

2.3 比较患者的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达到95.56%,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82.22%明显更高,二者比较相差较大(P<0.05),如表3。

表3 患者的满意度情况对比[n(%)]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机制是由于椎间盘髓核突出或退变,且纤维环变形破裂髓核脱出,导致神经根及马尾神经受到压迫及刺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属于脊柱退行性病变疾病,该疾病是一个逐渐进展的过程,病程较长通常会长反复发作。由于疾病引起的腰腿疼痛、坐骨神经痛、下肢无力或麻木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很大影响[3]。因此,需及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临床上多数患者经过标准保守治疗后,疼痛症状可得到有效缓解,因此临床首选治疗措施为保守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在祖国中医学中属于“骨痹”“腰痛”等范畴,该病的发病原因与五脏虚损、气血紊乱、寒湿、劳损、外伤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4]。故中医治疗应以帮助患者疏经通络、活血行气、消肿止痛、去湿除寒等为目的[5]。在中医保守治疗中,针灸和推拿均为常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中,针灸治疗中通过选取患者的阳陵泉穴、风市穴、环跳穴、秩边穴、足三里等相关穴位实施针灸,可对患者的坐骨神经节段的干部和根部起作用并刺激,以达到疏经通络及镇痛的效果,并为推拿奠定基础[6-7]。在推拿治疗中,可有效解除患者的肌肉痉挛、组织粘连等现象,矫正失常力线,纠正脊柱小关节位置以及坏死软组织,进而促进患者血液循环状态的改善,减少炎症反应,降低疼痛感[8]。在针灸推拿治疗的同时还需辅以中医护理,以巩固治疗效果。在此次研究中,实施中医护理结合针灸推拿治疗的患者,相较于单一实施针灸推拿治疗的患者来说,疼痛感明显较低,腰部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且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护理满意度也较高,表明中医护理联合针灸推拿治疗,治疗效果更加理想。其原因在于中医护理中非常注重食疗护理,调节患者的饮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通过情志护理,保持患者身心舒畅,消除负面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加强康复锻炼,可减轻患者的肢体感觉及运动障碍,促进功能恢复;同时加强生活护理,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9-10]。同时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保证治疗效果,缓解疼痛程度,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高满意度。

综上所述,针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治疗,在针灸推拿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改善腰部功能,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总体满意度较好。

猜你喜欢
腰部腰椎间盘针灸
护腰最多戴3个月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针灸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