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建构,悦然向善

2021-08-17 02:15徐琳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储户品行榜样

徐琳

在着力构建“悦动校园”的教育实践中,我校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以培养积极的共同需要的习惯为主,为儿童的向善生长有序地做着各种努力。

一、主动献策,“习惯绘本”重塑儿童心灵

为了践行“悦动校园”的教育理想,让儿童成为校园真正的主人,我校从“自主养成习惯”慢慢起步,由大队部发起“创编××小学十大行为习惯”的倡议,开启了养成教育的新征程。

1.问卷调查,倾听儿童的声音

为了征集最贴近民意的好习惯,实现民主的养成教育,从一份题为“你认为现在最需要养成的行为习惯是什么”调查问卷开始,我校大队部组织各年级学生推选年级十大行为习惯,进而对六个年级推选出的“年级十大行为习惯”逐条进行对比、筛选和整合,接着由六个年级的学生代表联系自身和班级的实际情况,达成统一意见,形成18条良好行为习惯初稿。

在征集初稿的过程中,教师团队仅作为引导者从旁协调指引,不参与决策,不随意左右学生的意愿,不泯灭学生的天性……因此,这样征集而来的“好习惯”是真正贴近儿童实际生活和心理的“好习惯”,是接地气的“好习惯”。

2.家校联动,凝聚集体的智慧

家庭是培养学生习惯的第一所学校,为了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家校合作、共同发力尤为重要。学生自主整合、创编的18条行为习惯是不是儿童最迫切需要养成的还需要经过每一个家庭的民主商讨与甄选。

学校借助网络平台,在校园网上公示18条初稿,发动每一个小家庭关注“十大最美习惯”征集活动,为此项活动献计献策。最终,经过所有小家庭的民主投票,推选出了我校学生最需要养成的“十大行为习惯”:举手投足,彬彬有礼的习惯;说到做到,敢作敢当的习惯;学会尊重,真诚待人的习惯;合理规划,按时作息的习惯;心存感恩,关心他人的习惯;勤劳节俭,珍惜资源的习惯;自己动手,自我管理的习惯;多多运动,锻炼身体的習惯;清晨快扫,主动保洁的习惯;主动思考,积极合作的习惯。这“十大习惯”从初稿征集到最终定槁,全校儿童作为主体全程参与决策,可以说,这是他们自身意愿的表达。有了这样一种主人翁意识,培养儿童自主养成良好的习惯便有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3.创意绘本,指引行动的方向

为了使“十大习惯”真正融进每一个儿童的骨子里,我校“彩虹设计院”的小小设计师们纷纷发挥自己的天才创意,将“十大习惯”细化成一个个实际行动,用漫画的形式涂鸦出来,制作成精美的校园绘本——“习惯成就未来”。

人手一本的“习惯绘本”,通过一幅幅生动风趣的漫画作品,“十大习惯”便衍生出了上百种文明行为。比如,“心存感恩,关心他人”篇在图文并茂中细化为:我爱我家,我懂爸爸妈妈的心;在家我能扫扫地,抹抹桌子洗洗碗;我是社区小主人,献份爱心有责任;感恩社会和国家,公益活动常参加。感恩之心由三口之家辐射到社会大家庭,满满正能量。好习惯,近乎美德;而“德不孤,必有邻”。“十大习惯”必能衍生出更多的好习惯,从而使人性变得更加美好。

二、榜样示范,“校园之星”传递正向能量

适时恰当的榜样教育能为儿童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触动他们纯善的心灵,培养高尚的情操,释放积极的能量,提升儿童的精神境界。养成教育也可以充分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树立和培养学生中间的一些忧秀分子作为榜样,让其他学生效仿学习,使学生赶有目标、学有榜样。

为了强化榜样示范的作用,在学生中树立典型,我校坚持每月号召学生主要养成一个习惯,并以班级为单位在学生中开展民主推选“校园之星”的活动:在同学身上找长处,在同学当中找榜样,在同学当中树新星;使学生们真正感到学习的榜样就在身边,真实可亲,实实在在;真正做到学生之间找差距,自尊自爱、自强自立;人人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少先队员,为树立良好的校风、养成良好的习惯而努力。比如,某月评选“轻声慢步”之星,参评者必须做到:升国旗、奏国歌时要肃立,行队礼;遇见教师同学主动问好,待人有礼貌;上下课时先敬礼,课间教师请先行;上下楼梯靠右行,不追跑,不滑行,轻声慢步。月末各班学生经自荐或他人推荐确定候选人,并由班委对照评选条件简要介绍其事迹后民主推优确定某月校园之星,最后学校对各班校园之星进行表彰,在文化墙上悬挂“校园之星”匾额,宣扬先进事迹,充分发挥榜样示范的感染、带动效应。每月的“校园之星”正积聚成一股强劲的正向能量,在我校师生中迅速传递开来,势不可挡。

三、全员悦动,“好习惯银行”助力向善成长

习惯培养是一个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长期过程。为了引导全体学生自动内化“十大习惯”,成为悦动文明的少先队员,我校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教育为主线,广泛开展“好习惯银行”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养成良好习惯,让整个校园洋溢着文明和谐的气氛。此次活动以学期为周期,与班级和学校的评优评先相关联,全体学生全程参与,全体教师全程监督。我们的教师团队希望通过这一品牌活动的长期开展,为我们的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片肥沃的教育土壤:

1.持久训练,养成稳定的自动化行为

“好习惯银行”作为一种学生自主管理模式,认真贯彻落实校园“十大行为规范”,以“银行储蓄”为手段,以“榜样教育”为途径,以“激励提供”为目的,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从课堂纪律、课间活动、文明礼仪、卫生保洁等四个方面加强各种文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每个学生都是“好习惯银行”的客户,他们每天都在“好习惯银行”的监督之下进行各种校园活动。为了争当银行“首富”,每个学生都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知不觉中,那些曾经是别人的好习惯变成了许多学生的自动化行为——他们正在逐步养成某些良好的习惯。

2.及时评估,时时为体验成功准备着

及时评估,即经常检查和奖惩。为便于记录和统计,学校为每个学生印发了一本“品行银行”存折,并在储蓄存折上预存100分作为基础分。各班储蓄小组每天根据评分条约对每个储户进行公正、公开、公平地记录。每周末,各班级评选出前十名“品行银行储蓄大户”,公布在各班级分行“品行银行荣誉榜”上。每月末,各班级分行从本月四周的“品行银行储蓄大户”中推选出优胜人选,参加学校总行的月度“金奖储户、银奖储户、铜奖储户”评选。每学期末,各班级分行再对每位储户的积分进行汇总,推荐参评学校级的“储蓄大户”“铜奖储户”“银奖储户”“金奖储户”“星级品行标兵”,学校总行在张榜表扬、向家长发送喜报的同时,将评比结果记入学生个人成长袋。

“好习惯银行”的评价机制很好地贯彻了养成好习惯的加减法——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想让学生养成什么样的好习惯,就利用积分奖励进行强化,千方百计让他把好的行为不断表现出来,表现出的次数越多,好习惯越牢,反之则扣除相应的积分,给学生一个可以接受的过程,让他们慢慢地把坏习惯改掉。不论是奖励积分强化好的行为,还是扣除积分弱化不良行为,对学生而言,都是成长过程中的成功体验。

3.形成环境,家校共扶儿童向善生长

校风文明,校园环境自然和谐。好环境好习惯的影响力具有迁移性,一个学生有某一好习惯,可以影响周边同学;某一个班级班风良好也可能辐射其他班级,这就是习惯的魅力。“好习惯银行”活动旨在通过一种长效的学生自治机制营造良好习惯形成的氛围,让所有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观察外在情境、模仿榜样行为、内化良好行为。除此之外,我们还将“好习惯银行”的活动延伸至家庭教育中。学生在家时,让家长参与对学生品行的评价,根据学生在家表现情况,客观、公正地做好评价和记录,并在学生人校后及时与储蓄小组做好交接,家校互动,共同做好对学生品行的评价。

通过征集编制“十大习惯”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我校学生在自主参与中认识了“十大习惯”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重要性,他们学着主动地对自己提出学会做人、做事与学习的要求与目标。创编“习惯绘本”和组织“校园之星”活动又以“十大习惯”为载体为学生确立了具体的行为规范,把好习惯内容具体为日常可观察与模仿的行为,这样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能主动认同并尝试养成身边的好习惯。“好习惯银行”德育实践活动使学生自动日积一行、周养一品、月成一习变得像吃饭那样自然。在校园德育建设中,我们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通过一系列德育行动让儿童的习惯养成由被动遵从转为主动认同,再由主动认同转为自动内化——为儿童悦然向善助力.我们一直是养成教育的主动思考者与践行者。

猜你喜欢
储户品行榜样
优良品行
“沉睡卡”
善念是一种高贵的品行
银行存款所有权的归属
——储户还是银行
富川县安监局开展“ 讲道德、有品行” 专题学习研讨会
彭林军:诚实守信 砥砺品行
银行储户悲观情绪传染的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
信用卡诈骗中银行承担责任的合同法律基础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