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数学作业辅导的家校沟通

2021-08-17 02:15周婷婷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书写题目笔者

周婷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在孩子的健康成长中不可或缺。但是,笔者所在的学校比较偏远,大部分的生源来自外来务工家庭,很多家长忙于生计,很少有闲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情况。笔者相信,所有的父母都是会在意自己孩子在校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的。只是他们在管教自己子女的过程中,往往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可能会出现想管却不知道从哪里着手,想管又担心自己管的方式不对,教错了孩子的情况。所以,很多情况下,有些父母干脆就不管了,全部交给了教师。长此以往,父母在孩子的学習成长中就是完全缺席的。教师们面对很多家长不管不问的学生,感到心力交瘁,学生自身也感到困惑迷茫。面对这样的情况,笔者常常思考:我们教师跟家长如何沟通,才能让家校共育的合力发挥最大化呢?

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常常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对于学校布置的活动,低年级家长参与的积极性明显比高年级高很多,随年级升高呈递减趋势。在这当中,如果哪位教师与家长沟通得比较频繁,这个班级的家长参与孩子学习的程度也相对更高一些。所以,笔者想如果要充分调动起家长的力量,就要从低年级开始,尽可能地保持家长参与的热情。在和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中,笔者发现QQ群是一种有效的途径,里面的很多功能非常便于操作。

一、口答用语音,打卡伴成长

一、二年级的内容虽然简单,但学生课堂上的接受能力也较弱,尤其在一年级的时候,很多时候需要一对一的辅导。可是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大部分情况下,又没有书面作业,笔者就会布置一些口头作业,如拍一些作业图片,让学生回家口答说给家长听。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让家长及时地了解了孩子的学习效果。如教学《分与合》时,笔者建议学生回家后在语音练习群里打卡,这样家长不仅能了解到自己孩子对各个数分与合的熟练程度,也能知晓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差距,从而加强练习。这为《十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打下了基础。

二、拍照反馈,促进书写进步

关于抓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笔者觉得任何时候都不迟,当然最好从低年级抓起,在教学0~9的书写时,笔者除了上课教学、课后指导外,同时还把规范的书写方式通过QQ群发给家长参考,这样学生回家,家长也能轻松地参与进来,不至于不知道怎么教。如利用低年级学生喜欢拍照的特点,日常作业天天反馈,拍照进群。笔者跟学生约定,作业全做对了只能保证得“优”,如果全对并且书写非常认真就能够得“优+★”,如果+★就可以有拍照发群的机会,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家长也很在意。他们总是希望在当天拍的照片中看到自己的孩子。似乎这不仅是对孩子的肯定,也是对他们自己的肯定。班上有个叫小琪的学生,他的爸爸平时管孩子作业的时间少,同时又希望孩子很优秀。他总认为小琪的书写已经很好了,为什么还得不到★,照片中没有自己孩子,他很失落,以为教师对孩子有什么意见,于是便在群里问笔者。当笔者把得★的作业拍照反馈给他时,他觉得很不好意思,表示没有对比,真没意识到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后面会继续督促孩子把字写得更好。这样的方式,不仅避免了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误会,也更利于学生的进步。

三、组织比赛,建立相册

阶段性的比赛对学生和家长的激励效果笔者觉得也很好。练习了0~9书写,一段时间后开展0~9的书写比赛,当然之前都告知了家长和学生,这样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最后,正式比赛的作品,笔者会一一拍照,并在群相册里新建一个“0—9”书写比赛的相册。全班30个学生,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各10人,给每个学生发奖品,表示对他们努力的肯定,学生和家长都很高兴。之后教学十以内加减法计算,二十以内加减法计算,都采取同样的方式。除了平时在家练习外,学生在校也见缝插针地练习,笔者帮助学生计时。虽然并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但是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班级的速度和正确率处于什么水平,这样的方式也大大促进了学生加强练习的积极性。学生一二年级的基础计算扎实了,后面的复杂计算的正确率也就高了,所以每次考试,我们班学生的计算题正确率都是很高的。

四、范本参考,关注每一个

关于学生的错题订正,笔者非常重视,在校时间尽量争取面批每个学生的作业,告诉他们具体的规范以及了解他们的错误原因。笔者经常会找一份特别规范的作业作为范本,拍照发到班级群,给家长参考,了解自己孩子的错误原因,以便于查漏补缺。有些题目即使有参考答案,有的家长也会有些疑问,不知道怎么讲给孩子听,就会单独私聊笔者,这时笔者也单独给他讲解思路,直到家长完全搞明白。我们班的小俞同学理解能力较弱,他的爸爸是一位认真负责的家长。每天回家都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辅导小俞学习。可是由于家长讲解的方式小俞很难听懂,于是小俞爸爸经常私聊笔者咨询或者告知笔者哪道题目小俞搞不懂,希望教师到校再给孩子讲解一下。在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小俞的成绩也能处于班级的中游水平。

五、重视阅读,提高学生理解力

面对很多学生理解能力较弱的问题,笔者和搭班教师希望学生通过多阅读来改善。我们通过QQ信息告知家长,让孩子每天准备一本课外书,每天的午自习我们都尽可能地让他们阅读。有时候也让学生阅读数学报。笔者担心学生回家不读数学报,所以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校阅读。这样的方式刚开始效果也许不明显,可是慢慢地确实发现学生们有很大改变,审题能力提升很多,审题不清明显导致的错误少了很多。周末让家长和孩子共读小学生数学报,既有利于增进亲子关系,又有利于学生思维开发。班上有个学生叫小妍,在她上幼儿同时父母就离婚了,爸爸带着她再婚。爸爸平时工作很晚,一般要晚上十点以后才能到家,这时孩子已经睡着了,根本顾不上孩子。周末在家有空时就会和小妍一起探讨数学报上的小故事和小知识。小妍感到很满足,并没有因为父母离婚而郁郁寡欢,给人感觉永远都是一个天真活泼、充满灵气的小姑娘。另外,班上还有个叫晨晨的学生,非常聪明,就是好动,静不下心来。别人读书,他总是东张西望。我们和家长沟通了解到,之前家长忙于工作,把孩子交给老人,孩子从来没有阅读的习惯。后来通过频繁的沟通,我们共同努力让他读课外书、读数学报。慢慢地,班级阅读氛围渐浓,晨晨也静下心来,能够认真看书了。好几次的考试,他都能细心审题,考到了100分。

六、课外拓展,自主打卡

如果一二年级重点抓计算,三年级的重点还在这里就远远不够了,因为三年级的题目明显加深了很多,有很多题目对家长来说似乎难度都很大了。笔者发现我们班学生解决问题的错误率很高。所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就特别有必要了。这就需要让学生多接触些不同的题型,增强辨析能力。笔者采取了一个方式,QQ群里有一个自定义作业的功能,让家长帮助孩子在班级群里自主打卡。除去完成必要的家庭作业外,家长可以针对自己孩子情况自由选择课外习题进行查漏补缺,把孩子完成的习题上传到群里,这种形式其实是家长和教师一对一的形式,家长只能够看到自己上传的内容。但是,教师可以看到所有上传的内容,针对上传的内容笔者能够看到每个学生选择的题目是否适合他的情况,进行批改和反馈。对于学生们反馈特别多的题目,笔者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全班讲评。有些题目家长并不理解,或者不知道如何跟孩子讲解,就私发给笔者,笔者也愿意和家长沟通,告知他们,再由家长传授给孩子。家长也很高兴,达到了和孩子共同学习的目的。班上有个很活泼的男生叫小涵,很爱说话,但是不够稳重,导致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尤其是到了三年级,教师和家长都感到他退步很多。他的爸爸想通过课后辅导,促进他的进步,但是有很多题目小涵爸爸自己也不会做。这个自主打卡就给小涵爸爸带来了很大帮助,他把孩子的课外拓展内容拍照后一对一咨询,解决了很多孩子学习中的难题。

当然,班上也有几个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始终不管不问,从一年级开始,不管笔者如何反馈、沟通就只是口头应付一下,有时甚至都不理睬。这样的学生,学习上始终是困难的,笔者也感到很头疼。虽然是少数,但笔者也在思考更好的解决办法。笔者想只要教师多用心,都可以帮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相应的提高,这也是我们教师的责任所在。

猜你喜欢
书写题目笔者
Unwritten 尚未书写
用什么书写呢?
老师,别走……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书写春天的“草”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