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态保护视角下紫鹊界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的研学旅行开发研究

2021-08-20 01:39彭惠军黄翅勤廖海兰张诗颖
广西农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活态梯田研学

彭惠军 黄翅勤 廖海兰 张诗颖

摘要:【目的】探究活态保护视角下紫鹊界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研学活动的学生参与意愿、感兴趣程度及其关系,为紫鹊界梯田的旅游开发与利用、活态传承与保护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与决策依据。【方法】按照"文化学习-文化认知-文化体验"的活态保护路径,结合紫鹊界梯田实际情况编制紫鹊界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研学旅行参与意愿与活动感兴趣程度量表,并对初中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学生的紫鹊界梯田研学旅行参与意愿较高;活态保护视角下紫鹊界梯田研学活动主要包括梯田文化、村落文化、民俗文化、农事活动等四个方面;学生对研学旅行活动感兴趣程度与其参与意愿具有一定相关性。【建议】紫鹊界梯田农业文化遗产地应提升梯田文化研学活动的吸引力、强化村落文化研学活动的知识性、增强民俗文化研学活动的趣味性。

关键词3紫鹊界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研学旅行开发;活态保护

中图分类号3F592文献标识号3A文章编号31003-4374(2021)05-0075-05

Research on stu4y Travel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 in Ziquejie Terra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ving Protection

Peng Hui-jun, Huang Chi-qin  Liao Hai-lan  Zhang shi-ying

(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Hengyang,Hunan 421002,China)

Abstract:【0bjective】To explore the willingness of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degree of interest in and relationship  with  the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  research  activities  of Ziquejie  Terra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ving conservation,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decision-making basis for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living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Ziquejie Terrace.【Method】 According to the living protection path of "cultural learning - cultural cognition - cultural experience",and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Ziquejie Terrace,a scale of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agricultural heritage study travel and degree of interest in activities in Ziquejie Terrace was developed. an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arried out on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Result】The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the study travel of Ziquejie Terrace is hig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ving conservation,the study travel activities of Ziquejie Terrace mainly include four dimensions: terrace culture,village culture,folk culture and agricultural work. There is a certain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study travel activities and their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suggestion】Ziquejie Terrace  Agricultural  Heritage  site  should  enhance  the  attraction  of  terrace  cultural  study  travel activities,strengthen the knowledge of village cultural study travel activities,and increase the interest of folk cultural study travel activities.

Keywor4s: Ziquejie Terrace,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study travel development,living protection

梯田多以其歷史悠久而成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类型。梯田是一个包含社会、经济、自然因素在内的复合生态系统。因此,对于梯田的保护对象不仅包括农田结构、水源涵养林、农田灌溉系统和村落系统,而且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1]梯田保护受到人为破坏、自然环境污染、长期撂荒、过度旅游开发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2.3],科学的旅游开发是梯田的重要发展模式[4]。游客通过欣赏梯田景观、感受农业文化氛围、体验农耕活动的方式亲密接触与深人链接农业文化遗产,从而使梯田农业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国内学者在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方面进行了积极的理论探索与案例研究,主要的案例研究包括云南哈尼梯田[5]、广西龙脊梯田[6]、湖南紫鹊界梯田[7]等。

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是指让文化遗产回归到真实的生活中,在民众现实的生态场景中进行保护的一种方式[8],他强调的是文化遗产在流传中继承、在展示中保护、在利用中发展,从而实现文化遗产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的最佳结合。[9]我国的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适应性、复合性、战略性、多功能性和濒危性等显著特征[10],与其他遗产类型相比,农业文化遗产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一种活态遗产[11],开展农业文化遗产研学旅行不仅是活态文化育人的一种表现,也是保护和传承活态文化的有效途径。本文借鉴文化活态保护理念,探索研学旅行发展背景下紫鹊界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成果旨在为紫鹊界梯田的旅游开发与利用、活态传承与保护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与决策依据,并将有效助推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利用及乡村振兴与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1紫鹊界梯田及其旅游开发

紫鹊界梯田农业文化遗产位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水车镇,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紫鹊界梯田形成于先秦,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是南方稻作文化和苗瑶两族渔猎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遗存。紫鹊界梯田景观优美,兼秀美、大气、险峻、飘逸于一体,有"梯田始祖""梯田王国"的美称,该区域保持传统的耕作方式使得当地农耕文化保存完整、农业文化氛围浓厚。紫鹊界拥有独特的民俗文化,民間流行的梅山武术、梅山傩戏、新化山歌已被列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紫鹊界地区还分布着众多的古村落,其中,人选"中国传统村落"并享有"中国最美乡村"美誉的正龙古村就位于紫鹊界梯田的核心景区内。近年来,紫鹊界梯田旅游发展迅速,特别是2018年被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以来游客人数与日俱增。旅游开发改善了村民的生活居住环境并且给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但随之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加剧,如梯田景观遭到破坏、生态环境受到污染、传统农业技术受到冲击、村民社区参与不足等,紫鹊界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研究方法

2.1问卷编制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开展研究。研究人员在总结相关文献研究成果和本案例背景资料的前提下,设计了基于活态保护的紫鹊界梯田农业研学旅行需求调查问卷。问卷共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紫鹊界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研学旅行的参与意愿。第二部分为对紫鹊界梯田研学旅行项目感兴趣的程度。此部分的各项研学旅行活动是按照"文化学习-文化认知-文化体验"的活态保护路径,结合紫鹊界梯田的实际情况编制而成,21项与紫鹊界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相关的研学旅行活动主要涉及梯田文化、村落文化、民俗文化、农事活动等四大方面。第一、第二部分均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的测量方式,其中1表示非常不愿意/非常不感兴趣,5表示非常愿意/非常感兴趣。第三部分是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

2.2数据收集与样本概况

采用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发放问卷与收集数据,调查对象为初一至初三的中学生。线上通过问卷星(www.wjx.cn)与初中学生研学旅行微信群发布电子问卷,线下则由研究人员前往中学实地向初中生发放纸质问卷。共发放问卷290份,回收问卷284份,其中有效问卷263份。参与问卷调查的有效样本中女生占大部分(60.84%)、初三次之(52.09%)、初二年级学生最多(40.68%)、大部分学生来自城市(66.54%)、没参加过农业研学旅行活动的学生(54.37%)多于参加过的(45.63%)、对于梯田农业文化遗产了解程度一般(均值M=3.29)。

3研究结果

3.1紫鹊界梯田研学旅行参与意愿

"你是否愿意参加梯田农业研学旅行"题项的均值为3.99,趋近于4,表明被调查者参加紫鹊界梯田研学旅行的愿意总体较高。"你是否愿意参加紫鹊界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研学旅行"与"你对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的了解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变量在0.000水平上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315,说明被调查者对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的了解程度与其参与紫鹊界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研学旅行意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同学们对梯田农业文化遗产了解程度越高,其参与紫鹊界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研学旅行的意愿就越强。

紫鹊界梯田农业文参与化遗产研学旅行参与意愿变量在性别、所在年级、居住地三个特征上的方差分析结果的P值都大于0.05,说明不同性别、年级和居住地的被调查者的研学旅行参与意愿没有显著差异。参与意愿在"是否参与过农业有关的研学旅行活动"变量上的方差分析P值的显著性为0.000,说明参加和未参加过农业研学旅行活动两个群体的紫鹊界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研学旅行参与意愿存在显著差异,均值比较结果表明参加过研学旅行的同学(M=4.19)其参与意愿显著高于未参加过研学旅行的同学(M=3.83)。

3.2活态保护视角下紫鹊界梯田研学活动

活态保护视角下的紫鹊界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研学活动主要包括梯田文化、村落文化、民俗文化、农事活动等四个方面。其中,梯田文化研学主要包括学习梯田与传统农耕工具知识、欣赏与参观梯田景观、体验插秧割稻农作活动等活动,通过"知识学习-参观游览-实地体验"循序渐进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与深度理解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紫鹊界梯田。此维度的均值为3.56,表明学生对于梯田文化研学活动比较感兴趣,但其均值在四个维度中为最低,说明该维度的吸引力低于其他三个维度。村落文化研学包括品尝紫鹊界的美食(如稻花鱼、猪血粑等)、参观正龙古村、参加正龙古村长龙宴、学做干栏式建筑模型、在古民居中住宿等活动。此类研学活动主要以紫鹊界梯田旅游景区内的传统村落一正龙村为依托,以参与性、体验性较强的研学活动为主要内容。此维度的均值为3.70,为四个维度中均值最高,说明学生对于参加村落文化研学活动的积极性较高。民俗文化研学包括学习梅山文化、学唱新化山歌、观看梅山傩戏、制作傩面具、编制香草龙、体验舞草龙等活动,该类活动以紫鹊界梯田所在区域的梅山文化为对象,以了解与体验特色民俗活动为主要形式。该维度的均值为3.58,说明学生对于参加民宿文化研学活动较为感兴趣。农事活动研学主要包括磨豆腐、打糍粑、酿酒、春米、抓鱼、摸虾、抓泥鲰除草、摘菜、挖竹笋等农事活动,该类活动的类型较为丰富,涉及农业生产、生活、娱乐等多个方面。该维度的均值为3.66,在四个维度中排名第二,说明学生对于农事活动研学的兴趣较为浓厚。

各项活动方面,被调查者对于21项紫鹊界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研学旅行活动感兴趣程度的均值都高于临界值3,说明被调查学生对各项旅行活动均感兴趣。其中"欣赏梯田景观"活动的均值达到3.82,表明该活动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梯田研学旅行活动。除此之外,均值在3.7以上的研学活动有:品尝紫鹊界的美食(M=3.78)、参加稻神节、山歌节等活动(M=3.76)、在古民居中住宿(M=3.73)、体验磨豆腐、打糍粑、酿酒、春米等农事活动(M=3.73)、参加正龙古村的长龙宴(M=3.72)、参观正龙古村落(M=3.71)。说明学生们最感兴趣的紫鹊界梯田研学活动主要与古村落、农事活动等相关并且参与性较强。排名后五位的活动分别是学唱新化山歌(M=3.38)、参与插秧、割稻等农作活动(M=3.40)、学习梅山文化(M=3.43)、学习梅山武术(M=3.48)、学习梯田有关知识(M=3.48),说明学生们对于梅山文化及农田劳作等研学活动的兴趣相对较弱。

3.3参与意愿与研学旅行活动兴趣的关系

相关系数测度结果表明被调查者对21项紫鹊界研学旅行活动的感兴趣程度与参与意愿的相关系数在0.01水平上均显著,相关系数介于0.176至0.331之间,说明紫鹊界研学旅行活动感兴趣程度与其参与紫鹊界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研学旅行的意愿具有一定相关性。其中,相关系数排名前五位的紫鹊界研学旅行活动分别为:学习梅山文化(相关系数r=0.331)、了解传统农耕工具与使用方法(r=0.264)、学习梅山武术(r=0.256)、制作傩面具(r=0.248)。

4研究结论与对策

4.1研究結论

第一,学生的紫鹊界梯田研学旅行参与意愿较

高,且参与意愿与其对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的了解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说明学生非常渴望通过紫鹊界梯田研学旅行了解农业文化遗产知识。一方面,学生的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知识较少,在好奇心、探索欲的驱动下学生希望通过参加全球主要农业文化遗产紫鹊界梯田研学活动获取梯田及农业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目前研学旅行市场上主要以参观爱国主义基地、户外拓展活动等为主要形式,内容与形式相对较为单一,紫鹊界梯田研学旅行融知识性与参与性于一体,学生对于这种全新的研学活动具有较强的参与愿望。

第二,活态保护视角下的紫鹊界梯田研学活动主要包括梯田文化、村落文化、民俗文化、农事活动等四个方面。学生对于村落文化研学类型最为感兴趣,而对梯田文化研学类型的兴趣程度相对较低。学生对于各项紫鹊界梯田研学旅行活动均感兴趣,其最感兴趣的研学活动主要与古村落、农事活动等相关并且参与性较强,而对梅山文化及农田劳作等研学活动的兴趣相对较弱。本研究中的活态保护视角下紫鹊界梯田研学活动是遵循"文化学习—文化认知—文化体验"活态保护路径而设计的,并且依据紫鹊界梯田的实际情况在各维度研学活动中均安排了知识性与参与性项目。研究结果表明,学生更喜欢参加参与性、互动性与娱乐性更强的项目,而对于知识性较强且相对陌生的梅山文化研学活动感兴趣程度较低。

第三,紫鹊界研学旅行活动感兴趣程度与其参与紫鹊界梯田研学旅行的意愿具有一定相关性。其中,梅山文化及农耕农作研学旅行活动相对于其他研学活动而言相关性更高,说明以上研学旅行活动对其参与紫鹊界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研学旅行的意愿意向效应更大。但前面研究结论表明,学生对于梅山文化即农事相关研学旅行活动的感兴趣程度在所有研学旅行活动中是最低的,因此,旅游目的地应加大地方特色文化与农业文化的宣传力度,着力培养学生对于梅山文化与农事农耕文化的兴趣。

4.2对策与建议

4.2.1提升梯田文化研学活动的吸引力梯田农业文化遗产是一项重要的研学旅行资源,梯田研学活动紫鹊界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研学旅行的核心内容,也是其活态保护的重要形式。为此,学校应提前对学生进行梯田农业文化遗产和活态保护知识的宣传与普及,调动学生参与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研学旅行的积极性,并形成活态保护意识。农业文化遗产地在设计梯田文化研学活动时应突出项目的多样性与参与性,将梯田农业知识与研学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深度研学体验中了解梯田农业文化遗产,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文化的活态保护。

4.2.2强化村落文化研学活动的知识性村落是紫鹊界梯田农业文化遗产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其活态保护的重要依托。城市学生对于古村落较为陌生,他们想通过吃、住、玩这种最为直接的方式了解农村生活,因此,学生对于品尝美食、古民居住宿、学做干栏式建筑等村落文化研学活动非常感兴趣。农业文化遗产地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与求知心理,重点突出村落文化所包含的历史底蕴与丰富知识。同时,向学生阐明古村落文化与梯田农业文化遗产之间的密切联系,让学生知晓村落文化研学是梯田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重要参与形式。

4.2.3增强民俗文化研学活动的趣味性在紫鹊界地区梅山文化源远流长,学生通过学习梅山武术、观看梅山傩戏、学唱新化山歌不仅能体验紫鹊界独特的民俗文化,也体现了对紫鹊界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紫鹊界梯田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重要体现。但作为地域特色文化之一的梅山文化对于研学学生而言较为抽象和难于理解,因此,紫鹊界梯田民俗文化研学活动的设计应在保证知识性的前提下增强其趣味性。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男女同学对歌、小组比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梅山文化研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学习氛围中真正理解紫鹊界梯田的民俗文化。

参考文献:

[1]胡最,闵庆文,刘沛林.农业文化遗产的文化景观特征识别探索一以紫鹊界、上堡和联合梯田系统为例[J].经济地理,2018,38(2):180-187.

[2]张永勋,刘某承,闵庆文,等.农业文化遗产地有机生产转换期农产品价格补偿测算一以云南省红河县哈尼梯田稻作系统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5,30(3):374-383.

[3]KladnikD,KruseA,KomacB.Terracedlandscapes:anin一creasinglyprominentculturallandscapetype[J].ActaGeo一graphicaslovenica-geografskiZbornik,2017,57(2):73-81.

[4]闵庆文.如何保护农业文化遗产[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5]周小凤,张朝枝.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化与旅游化的关系演变与互动机制[J].人文地理,2019,34(3):154-160.

[6]李军明,邓敏.龙脊梯田农业文化与梯田景观保护机制研究[J].农业考古,2014(4):324-328.

[7]窦银娣,李伯华,刘沛林.南方稻作梯田区农业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关键问题与途径一以湖南省紫鹊界梯田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8,34(1):94-98.

[8]尹笑飞.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空间建构一以民间工艺美术类别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14(2):94-97,77.

[9]王晓琼.浅析对中国农业文化的活态保护[J].农村·农业·农民,2011(3):36-37.

[10]张灿强,吴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内涵再识、保护进展与难点突破[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 (1):148-155,181.

[11]闵庆文.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特点与保护要求[J].资源科学,2009,31(6):914-918.

猜你喜欢
活态梯田研学
地域文化视域下南宁长塘芭蕉龙的活态传承研究
桂中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固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研究
甘肃梯田
水天一色梯田美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晨云soho》《初晨soho》《漫漫云峰》《日出梯田》
龙脊梯田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