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下游某水电站坝址左岸边坡稳定性分析

2021-08-20 01:03林金洪张俊林王磊巩贵彦赖亚光张津铭
四川水利 2021年3期
关键词:轴线导流渗流

林金洪,张俊林,王磊,巩贵彦,赖亚光,张津铭,3

(1.华东勘测设计院(福建)有限公司,福州,350003;2.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3.青岛市即墨区自然资源局,山东青岛,266200)

引言

随着大规模基建工程的建设,边坡稳定问题不断突出,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1-3]。大渡河下游某水电站坝址左岸边坡坡度较陡,物质组成较为复杂,铁路路基与大坝之间发育F10断层。在水电站施工建设和后期蓄水期间,均会对左岸边坡原始的地质平衡产生较大的扰动,改变边坡的几何边界、渗流场和应力场等,左岸边坡必然会对这一系列的扰动产生响应,产生变形和改变稳定性等。目前各种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得到广泛应用[4],数值仿真软件主要为GeoStudio、ANSYS、ABAQUS以及FLAC3D[5-7]等,用于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方法主要为极限平衡条分法和有限元法。虽然有限元极限平衡法近年来已经能成功应用于边坡稳定性分析[8-10],但极限平衡法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并且能准确快速求解出最小安全系数,确定最危险滑动面。

1 坝址区左岸边坡地质简介

1.1 左岸边坡概况

研究边坡位于坝址左岸(图1),边坡中下部建有成昆铁路,在铁路地面以下的自然坡度为35°~45°。高程598m以下为由人工堆积物和冲洪积物组成的土质边坡,位于上部的人工堆积层厚度约4m~5m;下部为冲洪积层漂卵石层,呈中密~密实状,在坝肩附近的厚度为2.3m~5.0m,在坝轴线至坝前厚度为19m~25m;下伏基岩为白云岩和蚀变辉绿岩,浅表层岩体强风化,厚2m~3m。区域断层F10发育在铁路路基与大坝之间,断层组成物以全风化~强风化碎裂岩、碎粉岩为主,夹少量角砾岩及黄色断层泥。受F10断层的影响,左岸边坡岩体处于较破碎~破碎,自然边坡总体性状较差。

图1 坝址左岸边坡位置

1.2 计算模型、计算工况及岩土体参数选取

1.2.1 计算模型

根据图2所示的工程地质模型,可概化出11个岩土体单元:1-覆盖层、2-强风化白云岩、3-弱风化及以下白云岩、4-断层影响带、5-断层带(岩)、6-断层带(土)、7-强风化辉绿岩、8-弱风化及以下辉绿岩、9-强风化蚀变辉绿岩、10-弱风化及以下蚀变辉绿岩和11-人工构筑物,共概化出11个岩土体单元。

图2 坝轴线Ⅰ-Ⅰ′剖面工程地质模型

1.2.2 计算工况

在水电站的建设过程中,主要经历3个施工阶段:一期导流阶段、二期导流阶段和正常蓄水阶段。一期导流阶段施工时,将右岸围堰合拢,导致河流过流宽度减少,将壅高左岸过流水位。二期导流段施工时,将左岸围堰合拢并开挖基坑,水位逐步降低至532m,施工工序为左岸边坡自上而下分五级开挖:一级开挖至571.5m高程;二级开挖至557m高程;三级开挖至551m高程;四级开挖至541.5m高程;五级开挖至532m高程。正常蓄水阶段将大幅提高坝轴线上游范围的河水位至577m高程。在这3个施工阶段,由于河水位的动态调整,将引起边坡体内渗流场的动态变化,影响边坡的稳定性。概化后的计算工况见表1。

表1 坝轴线Ⅰ-Ⅰ′剖面计算工况 单位:m

1.2.3 强度参数选取

边坡的渗流及稳定性分析计算中,岩土物理力学参数选择合理与否至关重要。左岸边坡各岩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通过3个步骤确定:

(1)基于物理力学试验数据,结合规范和手册等初步确定大部分岩土体单元的物理力学参数;

(2)其中部分岩土体单元缺乏有效的物理力学参数试验成果,针对这部分岩土体单元开展工程地质类比法研究,通过参考《工程地质手册》(第五版)、《水力发电工程地质手册》、以及相关的规范[11-13]及学术论文等,初步确定物理力学参数;

(3)在上述两步的基础上,结合现场的工程地质调查和工程地质综合判断,开展物理力学参数反演分析,进一步优化调整各岩土体单元的物理力学参数。

最终确定的各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见表2。

表2 各岩土体单元物理力学参数

2 渗流场计算结果分析

根据坝轴线Ⅰ-Ⅰ′剖面工程地质模型,在GeoStudio中建立渗流计算模型,见图3。

图3 坝轴线左岸渗流计算模型

根据表1所示的计算工况,分析水电站在建设过程中地下水渗流场的变化,对初始状态、一期导流、二期导流一级开挖、二期导流二级开挖、二期导流三级开挖、二期导流四级开挖、二期导流五级开挖以及正常蓄水等8个状态的渗流场分别进行计算,以孔隙水压力作为表征地下水渗流场的特征。计算结果见图4和图5。

图4 开挖前坝轴线左岸边坡渗流计算结果

图5 开挖后坝轴线左岸边坡渗流计算结果

由图4(a)可知,在初始状态的地下水渗流场中,浸润线与前期勘察的推测水位线几乎吻合;在断层带中,渗流线有明显的跌落现象,断层带内外两侧存在一定的水头差,实际勘察中也发现了渗流水具有一定的承压现象。上述两个现象验证计算模型与计算参数的准确性。在一期导流阶段(图4(b)),随着左岸边坡前缘河水位的上涨,边坡体内部的浸润线也随之提高,对水平方向的影响深度在50m左右。

在二期导流阶段(图5(a)~(e)),随着逐步降水并开挖基坑,边坡体内部的浸润线逐步降低,断层内外两侧的水位差增加,当水位降低至基坑底部532.0m时,断层前后的水位差达到15m左右,断层带后侧承压水水头达到15m。正常蓄水之后(图5(f)),随着蓄水位逐步增加至正常蓄水位,边坡体内的浸润线也逐渐抬升,超越初始状态的浸润线,对水平方向的影响深度约150m。

3 稳定性计算结果分析

按照施工工序,在渗流场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开展动态稳定性计算,计算坝轴线Ⅰ-Ⅰ′剖面左岸边坡整体稳定性。左岸边坡整体稳定性计算结果见表3,绘制成左岸边坡整体稳定性趋势见图6。

图6 坝轴线左岸边坡整体稳定性系数

表3 坝轴线左岸边坡整体稳定性系数

坝轴线Ⅰ-Ⅰ′剖面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各工况下的稳定性系数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且随着施工步骤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一期导流和一级开挖阶段,各工况下的稳定性系数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在二级开挖至五级开挖过程中,稳定性系数均逐步降低;在正常蓄水阶段,自然工况和暴雨工况下的稳定性系数有一定程度提高,但是地震工况下的稳定性系数有所下降。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左岸边坡最小的稳定性系数出现在五级开挖阶段的暴雨工况,稳定性系数为2.535。因此,根据表3所示的稳定性系数判定,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左岸边坡整体稳定。

4 结论

对大渡河下游某水电站坝址左岸边坡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主要有以下结论:

(1)在各施工阶段,边坡体内部的浸润线随河水位变化而变化,在二期导流阶段由于降水开挖,浸润线逐步降低,F10断层内外两侧的水位差逐步增加至15m左右。

(2)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各工况下的边坡稳定性系数的总体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随着施工步骤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最小的稳定性系数为2.535,左岸边坡整体稳定。

猜你喜欢
轴线导流渗流
专利名称: 导流筒钼质固定装置
导流格栅对发射箱内流场环境影响研究
利用轴线交错修整砂轮凸度曲线的方法探讨
深基坑桩锚支护渗流数值分析与监测研究
风电叶片成型所用导流网导流速率研究
复杂建筑群项目的建筑轴线相关性分析
渭北长3裂缝性致密储层渗流特征及产能研究
非均布导流下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量模拟
空铁联运+城市轴线,广州北“珠江新城”崛起!
大咖妙语论道!于轴线之上开启广州城央最宜居的大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