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

2021-08-22 14:53鄢裕军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深度学习应用策略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合理设计教学方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实现深度学习。本文对初中数学学案导学背景下的深度学习进行了分析和探究,阐述了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导学案设计的策略,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借助学案导学开展课堂深度学习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学案导学;初中数学;深度学习;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1-0025-02

引  言

学案导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策略,改变了传统数学课堂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模式,凸显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应通过设计相应的导学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结合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落实并践行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

一、深度学习背景下导学案设计的基本策略

(一)根据学生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整合教学资源

由于学生在学习能力及学习兴趣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要立足学生实际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在传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科学设计导学案。例如,在设计“有理数乘法”这部分内容的导学案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特征设计乘法法则的合理性探究、乘法法则运算探究、分数乘法探究这三个问题。

(二)提升导学案的可操作性

导学案的本质是教师通过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学习方案,它是符合学生学习认知的可实践和可操作的学习方案。在实际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将学习内容用问题化的形式展现出来,以帮助学生明确预习目标。例如,在预习学习环节,教师可结合关键知识点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降低学生预习的盲目性。其次,在设计导学案的过程中,教师应体现问题的教学价值。只有富有探究性的数学问题,才能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有效的交流和互动,避免因问题过于简单而影响课堂探究互动质量[1]。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探究-22,(-2)2,-23,(-2)3的结果这一问题,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发散数学思维,促进课堂深度学习行为的发生。

(三)设置层次性导学案内容,关注学生学习个体化差异

在深度学习的课堂设计中,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内容也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并且具有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设计导学问题,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课堂学习重点;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设计层次性辅助学习问题,以满足不同学习基础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借助学案导学开展课堂深度学习的策略

(一)利用导学案营造深度学习环境

在数学教学中,营造乐学、好学的课堂学习氛围是促使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基础和前提。要想构建深度学习課堂,教师需要借助导学案的设计,在班级内构建广泛参与的学习共同体,吸引各个层次的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并在学习中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从而为深度学习行为的发生创造有利的条件。基于这一教学需要,教师可以通过导学案的设计,为学生营造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氛围,使其借助小组之间的合作互助,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深度分析和讨论,在探究学习中逐步促进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2]。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进行课前预习,明确预习的重点和难点,为深度学习活动的开展制定明确的目标。

(二)创设问题情境以引发学生深层思考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和交流的范本,设置有效的数学问题则是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必要手段和途径。在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不断进行探究和学习,同时借助教师的指导和点拨进行自我反思和认知提升,从而促进导学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这部分内容时,根的情况与b2-4ac的值有直接关系,在教学互动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公因式法解决典型的方程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导学案设计问题引导的形式,带领学生主动参与到根的推导过程中,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和分析过程中透过数学知识表象深入本质,并在自己的实践分析过程中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从而促进其深度学习质量的提高。

(三)立足学生实际学习需求指导学习活动

课堂深度学习的主体在于学生自身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主导作用,借助导学案的应用带领学生有序开展深度学习活动。基于此,教师要立足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重视学生学的过程,以学定教。在深度学习的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工作,从学生实际学情出发,多元化设计课堂教学策略,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自身新旧知识的融合,从而在实践探究的课堂互动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质量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线段的和与差”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在线段上画出已知线段a与b的和与差(a>b),然后画出线段2a+b和3a-b,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中点的定义及其应用。

(四)利用变式练习完成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训练

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概念,还要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原有知识框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拓展数学知识体系,丰富数学知识储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变式训练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提高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除此以外,为了保障课堂深度学习的质量,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在知识的生成和迁移过程中,创造性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从而使其获得更深层次的数学能力的提升。

例如,如图1所示,分别以Rt△ABC的三条边向外做三个正方形,其面积分别为S1、S2、S3,则S1、S2、S3的关系是         。变式一:如图2所示,分别以Rt△ABC的三条边向外做3个半圆,其面积分别为S1、S2、S3,则S1、S2、S3的关系是         。变式二:如图3所示,分别以Rt△ABC的三条边向外做三个正三角形,其面积分别为S1、S2、S3,则S1、S2、S3的关系是         。变式三:如果以Rt△ABC的三条边向外做三个一般三角形,其面积分别为S1、S2、S3,要满足S1、S2、S3之间仍具有上述关系,所做三角形应满足什么条件?证明你的结论。教师通过变式练习的应用,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了课堂深度教学质量。

结  语

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形式的一种创新和完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立足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科学设计导学案内容,并以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础,采用多元化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深入学习知识,从而提高深度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言恩熙.运用导学案促进初中数学深度学习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

袁敏华.初中数学常态课堂中深度学习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02):99.

作者简介:鄢裕军(1969.5-),男,江西上饶人,本科学历,教务处副主任,中学一级教师,晋江市骨干教师、罗山街道优秀教师和先进德育工作者。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深度学习应用策略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学案导学”之我见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