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提问 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果

2021-08-22 14:53李小华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有效提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摘 要:教师有效进行课堂提问,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在互动中,教师会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并据此调整教学进度、方法和策略,从而不断优化课堂提问,让学生逐渐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思考。本文探讨了优化课堂提问带来的积极成效,旨在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提问;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1-0029-02

引  言

初中是一个新的开始,初中生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要渐渐适应新的课堂环境和教学模式。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优化课堂提问和解答环节,让初中生适应课堂提问,集中注意力,并做好时刻回答问题的准备,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第一步,教师通过优化课堂提问,能活跃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找出学习中的不足,并给予问题针对性解答,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1]。

一、把教材中的内容和实际联系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具體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所在,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提出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参与回答的兴趣,使学生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不但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还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探索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其也能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发现自身在学习方面的不足,并努力改进[2]。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是从友谊的力量、友谊的澄清和呵护友谊三个方面探寻朋友对自己的影响,包括积极的或者消极的。友谊会随着环境发生改变,那么当你发现朋友变了时,该怎样做?用什么心态面对?当朋友之间出现问题甚至裂痕时,要如何做才能更好地维系关系、呵护友谊?这些问题和学生的真实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根据这些问题,进行延伸式提问。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朋友,这显然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教师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交友情况:当友情出现危机时,你是如何挽救的?当一段友谊彻底失去后,你会持续陷入失落吗?怎样调整自己的心理和状态?……另外,对友谊的话题讨论,也能反作用于学生的实际交友,指导他们正确交友,不能为了维持友谊而放弃自身原则,以让学生交到真正兴趣相投、惺惺相惜的好朋友。这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又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提升整体课堂教学效果[3]。

二、设计一些难度适中、能让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

在课堂提问时,教师要设计一些没有固定答案且学生能开动脑筋发散思维的问题,而非仅仅为了提问这一环节而设计生硬的问题,让学生简单地回答“是”或者“不是”。这样,虽然表面看得到了“一呼百应”的效果,但实际作用微乎其微,因为学生可能根本不在乎教师问的是什么,只要跟着其他同学大声喊就可以了,其学习的兴趣也会慢慢降低。另外,教师提问时要注意把握好问题的难易度,在刚开始提问时,可以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然后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逐步增加问题的难度,但问题不可过难、抽象。令学生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作答是课堂提问的大忌。初中生的想象力很丰富,只是很多时候教师没有给他们提供一个合适的平台让他们去发挥,如果教师提出的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如“智能”“互联网”,相信学生一定有很多有趣的故事跟大家分享[4]。

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阐述了网络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彻底打破了原有的信息传递方式,以更新、更快的方式传递了更多的信息,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提出简单的问题:你都用互联网做什么?有过网购的经历吗?网上视频聊天是什么感觉?……结合课本知识,教师告诫学生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要学会辨别网络上真真假假的信息,合理利用网络。初中生的心智还不成熟,多姿多彩的网络世界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网络信息有好有坏,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网络优势,查找资料,开阔自己的视野,自觉抵制网络暴力、诈骗、色情等不良信息,为营造安全网络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课堂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谈一谈遇到诈骗、传销、钓鱼网站应该怎么做。这样不仅能教授学生课本知识,还能使学生明白应理智、合理地利用网络,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5]。

三、优化课堂提问,增强提问意识,增加课堂互动占比

教师要增强自己的提问意识,不要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应在教学前精心设计问题,并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调整问题;要有包容心,不论学生回答得如何,都要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要引导他们予以纠正,不要挫伤他们回答的积极性和自尊心[6]。另外,教师不要拘泥于自己事先准备的问题,要找准机会引导学生大胆提问,锻炼学生的思考意识和能力。教师只有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才能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七年级上册“绽放生命之花”这一课讲到了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精彩两个重要命题。既然探讨“生命”这个话题,课堂互动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挖掘多个话题供学生讨论:你将来的目标是什么?曾经做过、见过或听过的哪些事情,让自己想感叹一句生命的奇妙?同时,教师可以结合社会新闻,告诫学生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境或问题,都要珍惜生命;也可以让学生把这堂课的所学和感悟讲给父母听,给早已远离课堂的父母一点“警钟”,告诉他们要敬畏生命,在工作中要注意安全,不做违法之事等。关于“生命”的话题互动,师生互相提问,互相答疑,不仅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还拉近了彼此的关系。

结  语

课堂提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相长。因此,教师应不断优化课堂提问,在提问时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探讨热情和兴趣;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把握好提问的难易度,不断提高自己的问题意识;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参考文献]

孙培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8.

刘磊.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果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9(51):123.

叶熙梅.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分析[J].考试周刊,2021(49):147-148.

周新勇.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中课堂提问策略分析[J].新课程(中旬),2018(05): 61.

何玉良.基于生活化思维下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21(35):135-136.

郭桂芬.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优化提问技巧[J].教书育人,2018(26):75-76.

作者简介:李小华(1975.3-),男,福建泰宁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作品“可持续发展战略专题复习”荣获2016年三明市初中毕业班复习教学“微课”评选一等奖;2020年6月执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被评为2019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市级优课。

猜你喜欢
有效提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