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选矿厂尾矿再利用试验研究*

2021-08-23 01:06毕兵兵林小凤
现代矿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强磁矿样铁精矿

毕兵兵 林小凤 陈 洲 刘 军

(1.上海宝华国际招标有限公司;2.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3.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金属非金属矿山开采出的矿石经选矿厂破碎和选别,选出大部分有价值的精矿后,剩下泥砂一样的“废渣”称为尾矿[1]。一般尾矿库堆存的尾矿粒度较细,无需采矿、破碎,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2]。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采,人们认识到尾矿资源的重要性,对尾矿资源进行了多种综合利用的探索与实践[3]。

某铁矿选矿厂尾矿库虽然已闭库,但尾矿库中所含的重金属以及尾矿表面含有的浮选药剂[4-5],可能会造成地下水、地表水的污染,危害周边生态环境;尾矿的大量堆积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尾矿中还含有有用矿物成分,由于受当时选矿工艺等影响一时无法全部选净,将其贮存于尾矿库中,有待回收利用。目前,铁矿石的价格形势大好,若能从尾矿中回收铁精矿,不仅具有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1 矿样性质

矿样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1,矿样粒级筛析及铁物相分析结果见表2、表3。

?

由表1可知,矿样铁含量较高,为21.34%,碱比为0.38,属于酸性铁尾矿,矿样中的铁元素具有回收价值。

?

由表2可知,矿样粒度相对较细,-0.074mm粒级累计含量达到72.54%,大量的铁矿物存在于微细粒中,-0.030 mm粒级铁分布率达42.87%。

?

由表3可知,尾矿中含铁21.34%,主要以赤(褐)铁矿、磁铁矿物和碳酸铁矿物的形式存在,其中赤(褐)铁矿含量9.25%,占全铁的43.35%。

2 尾矿选矿试验研究

2.1 湿式弱磁选试验

对矿样进行湿式磁选试验,弱磁磁场强度为159.15 kA/m,试验流程见图1,试验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矿样经1次弱磁选,可获得产率8.06%、铁品位65.02%、铁回收率24.98%的铁精矿。

2.2 湿式中磁选试验

对矿样进行湿式中磁选试验,磁场强度为318.31 kA/m,试验流程见图2,试验结果见表5。

?

由表5可知,矿样经中磁选别后,可获得产率8.59%、铁品位63.09%、铁回收率25.97%的铁精矿。

2.3 强磁选试验

对湿式中磁选尾矿进行不同磁场强度的强磁选试验,强磁选设备为SLON-750型湿式高梯度强磁选机。试验流程见图3,试验结果见表6。

?

由表6可知,随着磁场强度地升高,精矿产率及全铁回收率逐渐升高,铁品位逐渐降低;当磁场强度为159.15 kA/m时,可获得产率17.79%、铁品位39.24%、铁回收率41.74%的强磁精矿。

2.4 弱磁—强磁选验证试验

对矿样进行弱磁—强磁选验证试验,弱磁磁场强度为159.15 kA/m,强磁磁场强度为636.62 kA/m,试验流程见图4,试验结果见表7。

?

由表7可知,矿样经弱磁—强磁选后,可获得产率8.73%、铁品位64.12%的弱磁精矿和产率31.42%、铁品位29.85%的强磁精矿。

2.5 降低强磁磁场强度试验

为进一步降低强磁磁场强度,探索提高强磁精矿品位的可能性,对矿样弱磁尾矿进行高梯度强磁选试验,强磁磁场强度为79.58 kA/m,试验流程见图5,试验结果见表8。

由表8可知,降低强磁磁场强度后,可获得产率14.21%、铁品位41.85%、铁回收率34.67%的铁精矿,试验结果表明,即使降低磁场强度也较难获得高品位的强磁精矿。

?

2.6 全流程试验

在条件试验的基础上,确定的最终选铁数质量流程见图6。

由图6可见,采用弱磁—强磁选工艺,能获得铁品位50.70%、铁回收率50.97%的铁精矿。

3 结论

(1)某铁选矿厂尾矿不经磨矿直接采用弱磁选工艺,能获得铁品位65%以上的铁精矿产品,且可选性相对较好,其弱磁精矿产率在8%左右,具有一定的回收利用价值。

(2)对弱磁或中磁尾矿进行强磁选,可获得相对原矿产率约16%、铁品位约40%的强磁精矿。

(3)该试验属探索性试验,试验的工艺参数和流程尚未进行深入优化,建议下一步开展系统的选矿试验研究,为可研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强磁矿样铁精矿
一种基于铁精矿采选精益成本六环六控数字化管控方法
白马钒钛磁铁矿提质降杂研究及工业实践
陕西商洛黏土型钒矿酸浸提钒工艺的研究
Acute salbutamol toxicity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A case report
袁家村铁矿闪石型氧化矿选矿工艺技术研究①
能量矿物的选择及强磁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扫强磁工艺选别效果的影响因素探索
MAGSUCK强磁吸附正负齿盘片实测
攀西地区钒钛铁精矿球团制备工艺及应用
硫化矿石诱导自燃过程及分阶段混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