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家营露天采场边坡监控预警平台的构建

2021-08-23 01:06陈志强田益琳郝红泽刁鹏飞
现代矿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监测数据采场风化

陈志强 田益琳 郝红泽 刁鹏飞

(河北钢铁集团司家营研山铁矿有限公司)

目前司家营露天采场随着采场深度的不断加深,台阶高度也在增加,意味着边坡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也相应上升。单个台阶所承受的各方面的作用力也相应增加,集中程度上升,相邻台阶对应力的分散作用能力减小,大大降低了台阶的自稳性[1];加之采场一方面受东部滦河水系和西部地下水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其矿山本身的地质条件(如节理、裂隙、地质构造、断层等)的影响,使得边坡稳定性大大降低。为保证采场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后期安全生产,亟需一种行之有效的边坡监测手段及预警体系,对高陡露天采场边坡安全稳定性进行预防和预警。

1 采场边坡稳定性及地质灾害现状

1.1采场边坡稳定性现状

目前,司家营露天矿分为I和II 2个采场,采场地质条件复杂,采场一方面受东部滦河水系和西部地下水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其矿山本身的地质条件(如节理、裂隙、地质构造、断层等)的影响。东帮主要岩性为混合岩化黑云变粒岩和黑云变粒岩,局部有闪长岩入侵,东帮浅部是混合岩化黑云变粒岩,岩体风化程度较高;混合岩化黑云变粒岩由于风化程度不同,可细分为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3种;深部主要是黑云变粒岩,岩体完整性较好、强度较高;且东帮岩体普遍存在顺层层理结构[2]。根据目前采场内矿体赋存情况及已揭露的岩层地质条件发现,东帮矿岩体质地较软,节理裂隙大多与边坡方向一致,且受东帮渗水影响,发生边坡地质灾害事故概率较高。

1.2采场边坡地质灾害现状

1.2.1 I采场东帮主路西侧山体滑坡

2018年7月,I采场东帮主路西侧边坡受连续强降雨影响,-6~-67 m台阶水平发生大规模山体滑坡,滑坡体总量大致为8万t,宽度为30 m,整体前移15 m,横跨5个台阶,如图1所示。

1.2.2 采场东帮山体滑坡迹象

2018年8月,I采场东帮主路东侧边坡受降雨影响,-6~+18 m台阶水平发生轻微山体滑坡,造成边坡多处出现裂缝,裂缝最大宽度已达10 cm,目测滑坡体宽度为15 m,跨度为2个台阶,滑坡体总量为5 000~10 000 t,如图2所示。

1.2.3 西帮山体滑坡迹象

2017年6月,I采场西帮边坡受降雨影响,+18~+6 m台阶水平发生轻微山体滑坡,造成边坡多处出现裂缝,裂缝最大宽度已达5 cm,目测滑坡体宽度为30 m,跨度为1个台阶,滑坡体总量为3 000~5 000 t,如图3所示。

2 采场边坡稳定监测现状

露天边坡监测不等价于位移监测,在实际作业环境和工况条件下,需采用多种技术手段进行联合分析。露天边坡监测系统的研究工作与建设工作并重,多专业联合攻关,逐步深化对边坡机理的认知,应对边坡预警方案和建设方案单独立项,建立准确的监测数据驱动的边坡机理模型,给出临滑判据并动态更新阈值,再基于论证结果开展建设[3],构建过程应该与生产同步,从而确保采矿安全。

当前,II采场最低生产标高为-172 m水平,最大边坡高度已达240 m;I采场最低生产标高为-157 m水平,边坡最大高度200 m。2018年,2采场已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在I采场以北-42 m以上边坡监测区域等共布置6个GNSS监测点。在II采场采用测量机器人监测和GNSS监测2种方式,在东帮布置7个测量机器人测点,西帮N6~N18线6 m以上边坡监测区域布置22个测量机器人测点,10个GNSS测点,西南帮布置测量机器人观测站,南帮布置另1个控制点,目前已经成功运行。监测系统在经过前期调试和近2 a的运行使用过程中,能够基本满足监测采场边坡稳定性的要求,但是不足也很明显,主要有数据表达形式单一,缺少三维模型表达;采场有2套系统,缺乏一个整体的集成系统;缺少结合本矿山地质条件,并基于已有中长期监测数据分析建立起的监测预警指标体系。

因此,基于以上的采场现状和为满足安全的生产实际需求,亟需建立统一的监测数据集成和处理云平台,确定并逐渐完善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发布监测预警平台三维可视化客户端,才能完善当前边坡在线监测系统,有效预警甚至预报,最大限度地发挥露天边坡监测系统的功效,确保矿山生产安全。

3 采场边坡稳定监测方案

3.1 边坡重点监测区域

根据勘察资料和现场实际情况,本着对采场容易滑坡区域、尽量靠帮、重点工程设施设置部分实施在线监测的原则,确定边坡重点监测区域如下。

(1)I采场东帮的顺层强风化岩质边坡。该区自上而下岩层分布为第四系、石英砂岩、白云母片岩、岩性主要为黑云变粒岩(上部按风化程度可分为强风化、中风化和微风化等)[4],局部岩层互层。固定公路之上边坡以第四系为主,部分为岩质边坡。固定公路至-42 m边坡为岩质边坡,岩体风化程度不等。目前N26线防洪管道附近宽80 m,高50 m区域边坡完成了锚索加格构梁加固。为了确保固定运输道路安全以及及时评价加固效果,此区域需要重点监测。

(2)II采场西帮土坡。该区地表30 m边坡靠界,6 m平台边坡接近靠界,此区域边坡治理工程接近完工。其中在N9~N14区域,采场边坡距离高压线杆及矿山排岩胶带距离较近,上部边坡进行削坡减载,6~30 m边坡治理采用人工灌注桩加固方式配合疏干排水工程。N14~N18线区域边坡第四系厚度较大,对边坡进行削坡减载工程,进行生态护坡,配合疏干排水工程,此区域需要重点监测。

(3)II采场东南位置及N9~N10线间-82 m转载站监测区域。此区域-82 m平台以上至南帮-42 m平台区域基本靠界,为保护以后边帮胶带及转运站等重点工程设施,需建立在线监测系统。

3.2 整体边坡监测方案

结合边坡重点监测区域、技术规程对边坡监测的要求,对现阶段靠帮边坡采用表面位移监测、地下水位及降雨量监测和视频监控多种监测手段。随着开挖不断加深,边坡高度增加,未来边坡的安全等级将从目前的II~III级逐渐上升至I~II级,需在重点区域增加深部监测手段,如深孔测斜和锚杆应力计监测。

(1)地表及深部位移监测方案。结合重点监测区域及目前矿山的靠帮情况,地表位移及深部位移主要布置I采场东帮N26加固区域,II采场西帮土坡加固区域,北端帮全风化花岗岩和南端帮区。

(2)锚杆轴力监测方案。为确保运输道路的安全稳定,在N26勘探线加固区域进行锚杆轴力的监测,观察锚杆每段的受力状态及时判断边坡潜在滑坡模式。锚杆轴力监测位置分布平面图及剖面图见图4,监测位置拟分布在东帮N26勘探线运输平台附近,锚孔直径拟设计为110 m,孔深拟设计为20 m,锚杆入射角拟设计为与水平线成15°。

4 边坡监测预警体系的构建

4.1 边坡监测数据集成处理云平台建立

针对司家营露天采场边坡各部分不同的地质条件和边坡稳定状况,单一监测方案不能满足保障边坡安全稳定的需要,需要采用多种监测手段相互配合,强调边坡表面和坡体内部协同测量和实时性。基于不同的监测原理,采用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可实时获得矿山的地表位移、内部位移、应力等数据,此步骤即为监测数据的获取。然后利用数据采集器和GPRS移动通信技术,完成数据采集器与监控中心之间的数据交换,实现监控中心与矿山监控点之间的远程网络数据传输[5]。

随后,监测的数据将会传输到云服务器,云服务器起到一个信息中转与处理的作用,除了将监测信息以数据库文件格式保存在云磁盘以外,还将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实时结合初步确定的监测预警指标和多源监测数据自动预判,将潜在的预警信息通过短信或邮件实时发送专家系统[6]、现场相关工作人员及矿山领导部门;专家系统结合监测数据预警信息、三维可视化信息集成客户端及现场实际反馈情况,决定是否达到预警条件以及预警级别,并及时建议矿山有关领导作出决策,最终整个系统实现实时在线监测、预警目的。

4.2 监测预警平台客户端

在平台建立的初始阶段首先需要利用3D Mine软件建立整个矿山的三维数字模型,还有岩性模型、断层模型、勘探线、矿体、卡车、监测仪器、坐标网格等模型,以及后续的各模型贴图,已完成贴图的地面模型如图5所示。

基于Unity 3D综合集成的专业引擎进行数据发布、预警平台的建设,在PC端实现的功能在移动端也可实现,从而达到更便捷监测的目的。

目前已制作了一个初步的数据发布预警平台,部分功能包括开采现状地表模型、矿区的岩性分布以及矿区的应力、位移云图和塑性区位置的估测模型。

5 监测与预警

通过模型与数据的结合,可以实现对模型的点击查看监测数据,从而达到便捷地查询所需监测数据的目的。以边坡位移监测为例,如图6所示。另外与监测厂家数据平台实现了数据对接,建立了监测与历史数据查询功能,可实现累计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实时查询。另外还可以通过日期面板上对初始日期与终止日期的选择,查询所需时间段的历史数据,从而进行历史数据对比。

由于目前采场监测设备处于安装和调试阶段,缺乏实际的监测数据,所以尚未对预警功能进行较多的开发。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将会重点进行边坡位移、滑动力和微震监测数据的分析以及预警阈值的计算。以预警阈值为基础,将会开发相应的预警模块,实现实时分析判断接收的监测信息,对于达到预警标准的数据进行自动保存与预警。

6 结 论

(1)结合目前采场边坡稳定性和监测现状制定出了露天边坡监测方案,初步实现了以云服务器为载体的监测数据集成处理平台的搭建,包括从监测数据的获取、传输以及监测数据到云服务器的简易处理与存储。同时以3DMine模型制作和Unity 3D虚拟开发平台为基础,开发出司家营露天采场边坡数据监测预警平台客户端,最终实现对不同类型在线监测系统的整合。在长期的监测过程中,对系统不断地调整完善,最终达到精准预警确保生产安全的目标。对于国内其他露天矿山高陡边坡稳定监测具有借鉴意义。

(2)已经可以实现查看地表、断层、矿体、岩性等三维模型;可以通过预设的自动观察路径或者自由选择路径,对司家营矿区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可以通过查看应力、应变、塑性区随开采进行发生的变化,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可以通过数据的模拟实现边坡位移监测与预警。

猜你喜欢
监测数据采场风化
杜达铅锌矿薄至中厚矿体回采采场参数优化研究
基于FLAC3D的采矿方法优选及采场结构参数优化①
GSM-R接口监测数据精确地理化方法及应用
随风化作满天星——吴江涛诗词读后
地面激光雷达在斜坡风化探测中的应用
磁海铁矿露天采场边坡防治措施探讨
GPS异常监测数据的关联负选择分步识别算法
缓倾斜矿体露天采场台阶矿量的分配计算
基于小波函数对GNSS监测数据降噪的应用研究
变电站监测数据采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