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欣赏,静待花开

2021-08-23 03:01陈默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养花水源灵魂

陈默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地长大,幸福一生。有朋友跟我抱怨,他的孩子上小学二年级,写作业特别磨蹭,这让他很焦虑,言语间忧心忡忡。深入攀谈才得知,孩子周末两天被线上线下的培训班填满了:英语、钢琴、绘画、舞蹈、思维……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和妻子全力以赴对孩子进行“包装”,文理兼修,全面发展。这是当下家庭教育的普遍现象,多数家长认为:要尽全力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以免未来后悔。

《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孩子完全没有时间去思考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些事,只是听从家长描画一个可能的未来,天长日久,怎么做事不会在乎,结果如何也不关心,又何谈收获?这样的课内课外全武装,对孩子来讲就是一层玻璃铠甲,只要他蕴蓄到足够的力量,就会被顷刻摧毁。

当下,社会上“虎娃”“牛娃”比比皆是,最近又流行“鸡娃”教育,甚至有“素鸡”“荤鸡”的说法。青少年是成长的黄金期,孩子们需要时间去奇思妙想,但由于时间被填得太满,生活现实问题和个性成长需求之间冲突不断。孩子表现出来的不是累,而是疲倦,他们只是想放慢节奏停下来歇一歇,普遍外显的就是做事拖沓,易发脾气。我在美术馆里曾经遇到这样的家长,强拉硬拽地想给孩子讲清楚每一件作品,全然没看到孩子一副不耐烦的表情。其实,家长只需要想办法给孩子创造可能性,自然带入,不要强加,孩子反而生长得好。

我们要把孩子当成植物来养。养男孩子就像是养树,养女孩子就如同养花。我用“花树理论”劝导朋友:我们能否把思维从“我的孩子”回落到面对一个普通的生命,思考如何恰当呵护这一朴素问题。我們知道,无论是养花还是植树,肥沃的土壤、干净的水源、充足的阳光都非常重要,接下来就是日复一日近距离、不间断地关注与欣赏,静待花开。对待孩子也应如此,细心呵护,静静观赏,给予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这样树也能参天,花也能绽放。

生命各有不同,而自有其价值,生命之间不必简单盲目比较。让我们学会欣赏生命的成长,尊重每一个自由的灵魂,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为他们提供可持续成长的土壤、空气和水源,以及充足的阳光,静静地陪伴,慢慢感动于他们灵魂的丰满,一起走过这多彩绚丽的人生。

编辑 _ 汤灏

猜你喜欢
养花水源灵魂
保护水源
南水源头清如许
他有睿智的灵魂 却孤苦修行一生
我爱养花
养花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发刊词)
乐在百日养花中
养花
灵魂树 等
寻找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