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在合唱指挥中的重要性研究

2021-08-23 02:13赵文培
大观 2021年6期
关键词:合唱指挥视唱练耳

赵文培

摘 要:在合唱指挥过程中,视唱练耳是较主要的训练环节。文章结合合唱表演与指挥的实际情况,以典型歌曲为例,从视唱练耳影响合唱指挥节奏、视唱练耳影响合唱指挥协调性、视唱练耳影响合唱指挥情感的沟通三部分对视唱练耳进行阐述,着重从了解合唱指挥作品、分析视唱练耳关键点等方面,对视唱练耳在合唱指挥中的重要性实践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视唱练耳;合唱指挥;内在价值

视唱练耳是声乐知识学习和训练中最基础的步骤之一。它主要是教师根据每首作品的要求,组织表演者对已经学习过的音乐内容进行温习和熟练,以创造温故知新的学习效果。尤其是在合唱表演过程中,表演者有效进行视唱练耳环节训练,有助于开发整体协作能力,增强合唱表演效果。

一、视唱练耳对合唱指挥的影响

(一)视唱练耳影响合唱指挥节奏

视唱练耳主要是通过针对已有的音乐作品、乐理知识点等进行梳理,以确保表演者能够更精准地把握表演内容的核心,将个人情感与作品很好地承接起来,这一点在合唱中体现得最为直接。合唱,是多人进行集中性演唱表演,但由于每一个人对歌曲的掌握能力不同,歌曲演唱时声音的传播效果也会不同。此时,指挥借助视唱练耳环节,对演唱者进行声乐训练,就可以将参差不齐的演唱速率调整到同一频率上,从而保障歌曲演唱的整体性。同时,合唱分为低音、中音、高音三个区域,由于歌曲表演的需求不同,指挥需要指导表演者分声部进行演唱,视唱练耳环节可以帮助演唱者找到歌曲演唱的衔接点,从而提升歌曲演唱的流畅性和完整性。这是从视唱练耳与合奏指挥节奏之间的关系层面,对其重要性进行阐述。

(二)视唱练耳影响合唱指挥协调性

视唱练耳也会对声乐表演指挥的协调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一,合唱指挥工作需要在歌曲演唱开始一直跟随到结束。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指挥者对音乐的曲调、节奏指挥产生误差,均会直接造成合唱表演的失误。在视唱练耳环节中,合唱指挥可在视听整体训练、局部训练等环节,更加深入地熟悉歌曲的旋律,从而保障歌曲指挥活动能够协调有序地开展下去。其二,合唱指挥中的视唱练耳是指挥者与合唱演员们一同进行的歌曲视听学习过程。随着指挥者与演唱者之间的合作次数逐渐增加,演唱者就会逐渐了解指挥者的指挥习惯,而指挥者也能够清楚演唱者演唱中的问题,二者之间进行协调沟通可以为其表演提供更加协调的实践保障。这是从合唱指挥的协调性层面对视唱练耳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三)视唱练耳影响合唱指挥情感的沟通

合唱指挥中视唱练耳活动的开展状况,也会对合唱指挥的情感融合与沟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在视唱练耳环节中,合唱指挥者可通过一次次重复性的视听感受,对不同音乐的旋律起伏、节奏点衔接情况进行熟悉,进而寻找合唱指挥中的情感变化起伏点,增加合唱指挥工作的情感魅力;另一方面,视唱练耳活动也是指挥者对合唱表演者演唱情感进行指导的主要渠道。指挥者只有通过视唱练耳的多次协调调整,才能将合唱歌曲中的情感很好地融合其中,从而将合唱歌曲中隐含的情感很好地表达出来,完成合唱指挥中的情感沟通,为听众展现音乐的内在魅力。这是从合唱指挥的情感沟通层面对视唱练耳的重要性进行研究。

二、发挥视唱练耳在合唱指挥中重要性的方法

(一)全面了解合唱指挥作品

合唱表演成功,演唱指挥精准到位,前期的视唱练耳环节功不可没。但要想充分发挥视唱练耳的作用,并不能盲目地开展大规模练耳训练,而要先对合唱作品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其一,了解合唱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无论是节奏欢快还是节奏悲伤的作品,均与创作背景、创作者的生活无法分离,合唱指挥者要想将合唱表演安排到最佳,指挥活动流畅进行,就必须要了解合唱歌曲的产生基础。其二,了解合唱作品的结构、组成。读懂合唱歌曲,也是指挥了解作品的主要方面。与了解其宏观产生环境不同,读懂合唱歌曲需要从歌曲的曲调、音律变化、音高、段落、节拍等专业的乐理知识层面加以解读。

(二)注重衔接节点的视听训练

在合唱指挥中,视唱练耳训练活动开展时,要注重关键节点的把握,这是确保合唱歌曲精髓充分展现的首要条件。其一,在视唱练耳训练时,演唱者与指挥需要先按照由前到后的顺序进行训练。这一过程可以从歌曲的演唱流畅度方面进行视唱练耳梳理,形成音律和节奏感。其二,在视唱练耳训练时,对于歌曲的高潮部分、前奏与高潮衔接环节,都要注重衔接点的详细品读,从而確保指挥和演唱者之间很好地组合在一起。

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例,合唱指挥进行视唱练耳训练时,衔接部分的关键点分析包含:一是按照由前到后的顺序进行视唱练耳。首先是合唱者对于歌曲整体节奏的把握,待演唱者与指挥者对歌曲的整体节奏把握到位后,再将这两部分组合起来,整体进行歌曲演唱与指挥层面的连贯性调整。二是针对歌曲演唱中的关键部分进行精细化处理,包括《我和我的祖国》起始部分的节奏感、声调高度、起伏联动状态的感知,对于部分高低音衔接层面的声音采用层次化处理的方式。三是合唱指挥要通过视唱练耳,将歌曲中最初声音的慢、柔,逐步转换为高、饱满,最后到慢,柔的曲线变化过程呈现出来,尤其要注意每一个部分演唱声音与节奏之间的变化情况调节。值得注意的是,在视唱练耳环节中,应逐一将每一个点突破,而不是急功近利地寻找突破口,否则就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情况。

视唱练耳在合唱指挥中的运用,能够通过循环往复的实践过程,在整体解读歌曲节奏的基础上,实现合唱指挥的系列化学习,通过分段、分区域的训练过程,可以及时发现合唱指挥中的问题,从而将合唱表演的效果控制到最佳。

(三)练耳与内在能力相互衔接

合唱指挥训练期间,视唱练耳活动的深入性开展并不是演唱者与指挥者按照某一规则进行套用就可以达到预期性效果。与外部的形式相互对应,它更重视训练主体内化程度,即视唱练耳期间,合唱者和指挥者是否可以结合自身的乐理知识、演唱技巧,逐步对演唱内容进行内在转换,真正实现演唱和传情二者的结合。其一,在视唱练耳训练中,表演者与指挥者要善于利用乐理知识,对歌曲演唱的效果进行评估,比如运用高音合适,还是运用低音更有欣赏价值。其自主感知过程是从专业技能层面出发,对合唱指挥的视唱练耳环节进行评估调整。其二,在合唱指挥训练时,视唱练耳需要参与者有一定的情感投入,并逐步将内在情感与音乐联合起来,以实现合唱与指挥表演情感层面形成共鸣,呈现良好的合唱效果。

视唱练耳在合唱指挥中的应用,不仅在于反复跟随节奏进行演唱、熟悉节拍,更重要的是不断对歌曲情感、歌曲内在精髓部分进行深入的挖掘、感知,最终在合唱指挥的内容与自身的能力之间建立起合适的关联,从而使音乐自主欣赏和表达之间有很好的承接,并将歌曲传唱的内在价值最大化展示出来。

(四)多层次开展影响因素调节

要想使视唱练耳与合唱指挥充分融合,指挥者需要对影响合唱表演的因素进行分析,以确保视唱练耳后可以将视听表演的效果展现到最佳。其一,在视唱练耳训练期间,合唱指挥人员,可以依据演唱者的特征,进一步明确表演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弥补歌曲合唱中的缺失部分,将歌曲演唱的美感最大化地呈现出来。其二,在视唱练耳训练工作开展期间,节奏指挥和演唱者之间的不协调,可通过集中进行训练,或者是确定合唱节点,实现歌曲演唱层面的协调和整体性分析。

(五)练耳训练循序渐进推行

视唱练耳训练应在合唱指挥中循序渐进地推行,而不是单纯为了一次合唱表演而组织开展视唱练耳。视唱练耳的作用需要通过日常点滴积累在合唱表演中呈现出来。

综上所述,视唱练耳在合唱指挥中的重要性研究,是当代音乐传播和表演的理论归纳。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全面了解合唱指挥作品、注重衔接节点的视听训练、练耳与内在能力相互衔接、多层次开展影响因素调节、练耳训练循序渐进推行等方面,对视唱练耳在合唱指挥中的重要性发挥途径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马霜.中职音乐视唱练耳教学中音程听觉训练探究[J].戏剧之家,2020(34):98-99.

[2]梁景泓.台湾中国文化大学视唱练耳课学习有感[J].戏剧之家,2020(33):89-90.

[3]许多.隔空不隔教,学习正当时:以“超星慕课”为线上教学平台的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方法讨论与案例分析[J].北方音乐,2020(20):215-217.

[4]黄河.视唱练耳在合唱指挥中的重要性[J].艺术评鉴,2019(10):48-49.

作者单位: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合唱指挥视唱练耳
论视唱练耳对于节奏的训练
浅谈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在教学中融合应用策略
运用多媒体加强高考生音乐视唱练耳辅导的几点认识
浅谈学前音乐课中的有效教学
音乐软件EarMaster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论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艺术表现
肢体语言艺术在合唱指挥中的表现
浅析合唱指挥技法对合唱团员情感激发的影响
浅谈合唱指挥的综合能力
预示在合唱指挥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