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与美术教育深度融合实践研究

2021-08-23 07:25刘建雄
大观 2021年6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创新创业实践

刘建雄

摘 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就现阶段来看,高校美术教育领域还未将创新创业教育元素充分融入,学生未能获得实用性美术技能,因而错失很多创新创業机会。重视创新创业元素与美术教育的深度融合,成为当前高校美术教育的改革方向,旨在培育实用性人才,为艺术市场输送专业的人才。文章首先对创新创业与美术教育融合情况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多项融合实践策略,以期深化创新创业与美术教育的融合程度。

关键词:创新创业;美术教育;融合;实践

注:本文系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昭通甲马研究”(JD2019YB19)阶段性成果。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时代,社会对创新型、应用型、进取型美术专业人才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社会用人的转变持续推进高校美术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纵深融合。近年来,高校美术教育对创新创业教育元素在教学中的渗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依然存在“重理论轻实际”或“重讲授轻实操”“重比赛轻研究”的问题,导致学生难以通过充足的实践体验将头脑中的创意转化为美术产品,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除此之外,部分高校美术教育与艺术市场、社会用人需求、企业美术创作、地域文化等实际脱节,在教育中所引用的案例和开展的实践活动等无法使学生获得实用性的美术技能,学生未来就业创业中会因资质不足、技能滞后错失良机。为此,学校美术教育要深入领会与创新创业教育纵深融合的要义,通过理念、教学、资源、活动等各个方面的改革培育出知行合一、德才兼备的应用型美术专业人才。

一、创新创业与美术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性

创新创业是一项针对学生未来就业、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活动,能够使学生提前了解到自己所学专业相关行业的发展形势,体验各类与专业相关的岗位工作,还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将创新创业理念与内容融入美术教育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其一,以学生就业创业为导向重塑美术教育目标,重构美术教育课程及教学体系,将与学生未来创业相关的知识、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结合为有机整体,使学生在具体、真实的工作情境下掌握灵活运用美术技能的方法,在促进美术专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提升学生创新与艺术创造能力。

其二,构建理实一体的美术教育模式,在理论知识教学中嵌入真实案例、企业任务等,使学生切实体会到美术的功能性与实用性,以此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专业课程、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因。不仅如此,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契机推进产学研的融合,可以为学生创造更为丰富的就业机会,以实训与实习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在未来就业创业中能够尽快适应社会环境。

二、创新创业与美术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途径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总结教育经验,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深度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美术教育。

(一)促进知识融合,提升学生美术创造能力

学生在美术专业课程学习中逐步形成创新创业理念,需要经历经验型认识、形式化认识、关系型认识、观念型认识四个环节,继而将创新创业知识、概念与思想嵌入其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并运用已有的信息为自身的行为与心理提供指导。基于此,教师在向学生教授美术基础知识时,便需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促进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融合,使其能够从生活化场景中提炼出有助于美术创作的新技法、新形式,并在反复训练、实践中使学生将创新创业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1]。

近年来中国动画电影迅速崛起,其独特的中国美学风格、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灵活运用标志着中国艺术创作的民族寻根、传承与弘扬中国文化的自觉意识。教师可以在教授美术基础知识时为学生播放《姜子牙》动画电影,以该电影的文化内涵为引使学生深入思考美术创作的本质及社会价值。该部电影对申公豹等传统神话故事人物形象的解构体现了中国传统“人性本善”的思想。观看影片后,教师再引入我国著名中国画大师黄胄之的名言“绘画是要把作者最受感动的东西表达出来,这张作品就会有分量,耐看”,学生便会对美术创作产生新的理解,继而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力提升奠定基础。

(二)完善实践教学,增强美术教育的针对性

美术是一门极具主体性、实践性的学科。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中,教师一般采用讲授、示范等方式为学生解读美术原理与规律,再引导学生仿照范例训练美术基础技能。此种教学模式很容易削弱学生的思辨能力,限制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建议教师以真实的美术设计项目为驱动,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此重构教与学的关系,为学生提供更为充足的实践机会[2]。

在“民间版画”专业课程中以地域美术创意产品——昭通甲马版画设计为例。

首先,教师将带有微课、任务的导学案发送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美术创意产品设计所需要的知识体系、美术创作理念、创作技法及表现手法等。同时,学生可以在班级微信群内自主建立合作小组,交流预习的心得。交流后各小组形成“昭通甲马版画”设计或翻刻方案。

其次,在正式授课时,教师请各小组代表上台汇报设计方案,阐述本小组的设计理念、产品用途、目标市场等。汇报完成后,各小组间互相评价,教师给予专业评价。

最后,教师请学生以“昭通甲马文创产品市场调研”为题,调查学校专业师生对昭通甲马版画的艺术形式、色调、功能等各个方面的需求,调查后对本小组设计方案进行自主改进。

上述教学案例内,借助真实的企业美术设计项目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为整体,并有意识地渗透创新创业知识,结合地域特征开展对产品需求的调查、对方案的改进等,能够使学生形成美术创作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意识,加强美术专业学生对美术作品与市场关系的理解。

(三)创设校园文化,为学生的创新搭建平台

校园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尤其是开放、和谐、尊重创意与个性的校园文化氛围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为此,建议教师在学校的支持下引导学生发挥美术特长、发挥想象力与联想力创设校园文化,为学生的创新搭建平台[3]。

其一,组织美术专业学生参与“建党100周年”手绘文化墙绘制、“校园井盖”绘制等活动。创新创业教育旨在解决学生未来就业问题,使学生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来临之际组织开展手绘文化墙活动,既能够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还能够使学生亲身体验到美术创作凝聚的精神力量。为此,学校及美术专业教师要充分重视活动的策划与组织,提前与学生制订手绘方案,鼓励学生在手绘中融入自己的感悟,有效融入课程思政内容。

其二,多校联合开展美術创意作品义卖展。多校联合可以扩大活动的规模,吸引更多相关企业的关注。与此同时,以义卖的形式开展活动可以使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义卖后将所获资金捐赠给学校需要帮助的同学或是地方红十字会,进而增强学生的自豪感,使学生积极投入未来的美术学习与实践中。

(四)加强校企合作,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校企结合可以充分运用企业资源为学生开辟创新创业道路。其一,由美术专业骨干教师领导组建直接面向市场的美术创作“工作室”,美术创意产品销售所获的资金全部用于“工作室”的运营[4]。一方面,学生参与美术创作及产品销售,可提前适应企业岗位工作;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合作更有助于发挥教师的实践指导作用,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其二,与企业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创业或参加任一“公司”,以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创业基础。

三、结语

在美术教育中融合创新创业理念与内容,能够促进美术专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育具有时代性、创新性的美术专业人才。为此,建议美术教育加强美术基础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融合,提升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并完善实践教学,引入先进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以此增强美术教育的针对性。同时创建和谐、开放的校园文化,为学生的创新搭建平台。最后,推进校企合作,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使学生提前适应岗位工作,夯实学生创新创业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化、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慧.基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美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0(49):16-17.

[2]陈昆宇.基于创意市集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拓展探究:以美术设计类专业学生为例[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6):66-70.

[3]刘伟.浅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美术专业教育的融合[J].美术教育研究,2020(20):98-100.

[4]张如画,仝柯.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美术专业教育的整合[J].大观(论坛),2020(10):131-132.

作者单位:

昭通学院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创新创业实践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