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生计与生命: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食品安全

2021-08-23 02:50罗康智谢景连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食品安全城镇化

罗康智 谢景连

摘 要:随着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的进程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在这样的发展历程中,国家将食品安全纳入官员政绩考核的内容之一,无疑是一种富于预见性的决策。但通过对农村食品现状的调查发现,随着城镇化的进程,乡村的食品在结构和品质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食品安全观培育的缺位,从而引发了较为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立足这一实情,从民族文化的视角出发,综合运用宏观分析、微观分析、比较分析的方法,揭示我国当前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严峻形势,并力图从提升文化自信和自觉的视角为应对这一挑战提出切实可行的文化对策。

关键词:城镇化;乡村社会;食品安全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 621X(2021)03 - 0038 - 10

一、缘起:尴尬的个案引发的思考

自2009年7月起,由吉首大学、贵州大学、凯里学院和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组成的项目组成员在贵州省ZD乡NJ村进行石漠化生态恢复实验,经过3年的努力,治理成效取得了预期的成果,裸露的基岩已基本披上了绿装。2014年4月,为了将生态维护与利用有效结合起来,推动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在该实验区投放了200只小鸡进行半野化生态饲养,希望形成生态鸡的饲养基地。在饲养初期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鸡群开始扩大,不仅在野化状况下产下近千枚鸡蛋,而且还孵化出了100余只第一代的半野化生态鸡。但在2014年9月份,看管鸡群的村民梁ⅩⅩ称,饲养的鸡群开始出现两肢无力,无法站立的症状,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鸡群死亡殆尽。乡民措手不及,欲哭无泪,项目组成员更是百思不得其解。如果说原先的设计违反了生态规律,那么鸡群断然不会按照原先的规划,迅速扩大 种群;如果是染上了传染病,那么与其他鸡群完全隔离的半野化饲养状况下,其传染源又从何而来;如果说是乡民管理不当,那也于理不通,因为这些鸡群是在半野化状况下饲养,常规的管护根本不需要人工干预,鸡群可以自谋生路,鸡群的突然死亡,顯然也与管理的质量好坏关系不大。

凭借乡民的报告,再结合实际的尸检,才逐步意识到饲养的鸡群是按照同一症状死去,表面上看很像是患上了传染病,但详加分析后却进而发现,残存的4只鸡并未表现出免疫能力有所提高。而且乡民将残存下来的4只鸡移入村寨饲养后,并没有传染给村寨中的其他鸡群,因而据此断定,鸡群的死亡肯定导因于食物中毒。但令人困惑的是,在半野化饲养下,如何会出现集体性的食物中毒,更奇怪的是与鸡群伴生的牛和山羊却没有出现中毒症状。于是,不得不将负责管理的乡民梁ⅩⅩ找来询问,追问曾经给这些鸡喂过什么样的食物。乡民在手足无措的情况下说了实话。原来,他是出于一番好意,将自己家中贮存的玉米,加量给鸡群喂养,目的是希望这批鸡群能尽快出栏,不仅使自己获得经济实惠,也能给项目组增光。对乡民的这番好意,项目组成员在报以同情和感激的同时,不得不关注所喂食的玉米是否是导致这批鸡群死亡的问题所在。带着这一疑问,项目组查询了有关鸡群食物中毒的相关资料,立即发现鸡群所染的疾病果然是食物中毒症,学术界称为“软脚病”。1而且进而查到软脚病的病源是六氯代环己烷,也就是俗称的“六六六粉”的农药。然而,这种农药在我国的相关法律中,从2002年起就已经明令禁止生产和销售。2时间已经过去了12年多,让鸡群中毒的“六六六粉”又从何而来。

凭借这一线索,项目组成员入户调查了乡民的粮仓,而调查的结果不得不让项目组成员大吃一惊。为了防止玉米被虫兽毁坏,乡民们贮存玉米的办法竟然是在水泥地板上撒一层“六六六粉”,铺一层玉米,再撒一层“六六六粉”,一直堆砌到半米多高。一旦走进粮仓,就会让所有人呛得流眼泪,捧起这样的玉米还能清晰地辨认出残存的“六六六粉”。用这样的玉米喂鸡,哪有不毒死的道理。病因算是查准了,进而追问“六六六粉”的来源时,更让项目组成员倍感意外。原来,该村及周边的十几个乡,不仅集市上有公开销售,而且在农资部门还天天有人公开出售,贩卖者在追问下还进而说明就在附近还有货源。当事人对这样的违法行为,居然缺乏最起码的常识,这就难怪乡民们不知道病因,项目组也大费周折了。

但由此引发的食品安全隐患,却不得不让每个当事人都备感尴尬,如何应对上文论及的食品安全问题,本文拟从民族文化的视角关注文化归属的紊乱,文化自信和自觉的失落对时下的乡村食品安全危机造成的特殊性和易受损性,希望通过与法制相结合的民族文化教育和复兴,去保护我国乡村各族居民的食品安全。

二、审视:乡村与城镇食品安全的勾连

从某种意义上说上述个案,可以称得上是不幸中的大幸了,因为整个事件的危害性集中暴露在实验用鸡的身上,似乎没有伤及居民。但请不要忘记,在距今十多年以前,当地乡民种植玉米主要是做主粮食用,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当地居民才通过市场购买大米作为主食,生产的玉米主要作为饲料使用。这将意味着,他们除了将玉米用作鸡饲料外,还会理所当然用作猪饲料食用,必要时还会作为精饲料去催肥那些即将上市的山羊和黄牛。而上述个案所提及的村寨所处的广大喀斯特山区,在近15年来却一直是大宗畜产品的输出地,大批的猪牛羊,天天都在输往广州、贵阳、桂林、昆明等大中城市,而且还一直被城里人视为难以获得的生态绿色产品。更可悲之处在于,目前乡镇食品的监管机构很少将“六六六粉”的污染列入监测项目,以至于从这里输出的畜产品,可以在城镇市场通行无阻,而牛羊猪等大牲畜,即使中毒染病,主管食品原料加工和销售的单位,甚至监控官员都很难觉察,一般不会去检查他们屠宰牲畜的神经末梢远端已经出现了病变。可是买肉吃的城镇居民,“六六六粉”的残余毒性却可以通过畜肉中的脂肪传递给人们,在体内沉积下来,给健康造成致命的伤害。其间残缺的环节不在于立法和执法,而在于城乡双方之间的食品安全观培育出现了断裂,而这样的断裂却会使得城乡居民同时受损。

正当有毒的牲畜肉食流入大中城市之际,当地的各族乡民受害更深。在城市的严密监控下,过期变质的工业化食品无处藏身,假冒伪劣食品更是成了过街的老鼠,但是在大多数的乡村,上述产品却是当地各族居民梦寐以求的现代高档食品。留守儿童的祖父祖母,外公外婆平常舍不得花一个小钱,但在留守儿童的苛求之下,他们却会慷慨解囊,用子女们打工换来的血汗钱,去采购这样的黑心食品,以宽慰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悲剧的根源仍然在于,在不同文化氛围下的食品生成过程不透明。而这样的不透明留下的“生态位空缺”,恰好成了不法奸商为非作歹的天堂。在这一事实面前,城里人最好先收敛一下自己对乡下人的贬低和歧视,千万不要说这是他们“愚昧”和“落后”所致。因为在上述个案中,城里人追求生态绿色食品的做法,其“愚昧”和“落后”程度与乡民并无二致。

诚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速度在不断加快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利弊得失,已有诸多学人加以论及,在此不再赘述。不过,绝大多数学人对城镇化过程中必然并存的文化转型过程却鲜有论及。而这一问题的艰巨性,英克尔斯早已做过清晰的说明:城镇化并不仅仅是将人住到城里去就算了事,其间必然涉及从传统文化到工业文化的划时代转型,这一过程显然需要耗费漫长的时间去加以磨合 [1]。而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社会的冲突、震荡在所难免,而这样的冲突和震荡必将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得到集中的体现,还必然会表现为乡村食品安全的危机将远远甚于城市,非工业文化居民,特别是农民工和农村留居者将蒙受远甚于城镇居民的威胁和损害。

面对日趋严峻的食品危机,特别是农村食品安全,充分享受着工业文化红利的城里人,会不自觉地蒙生两大偏见:其一是将食品安全问题一股脑儿问责于立法和执法部门,并由此而产生盲目乐观的情绪。每一项有关食品安全的立法和执法出台,他们都会感到庆幸,而没有意识到食品安全绝非政策一家的事,背后的坚实保障是民族文化,可是他们对民族文化却缺乏必要的认识;其二是不加区别的责难乡村各族居民,简单的认定他们之所以受害最深,完全是因为他们的“愚昧”和“落后”,并“好心”的呼吁政府,要对这样的不幸居民加强知识教育和“文明”培训。

这样的偏见不仅由来已久,而且牵涉面遍及全国,由此而造成的社会思想混乱和摩擦已经到了无法回避的严重地步。然而,恰好是持有上述偏见的城里人,还奢望通过生态领域和文化领域的渠道,企图享受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食品和美好的文化感受。却没有意识到就在城市食品危机爆发的同时,乡村的食品危机更有甚焉。不会想到幻觉中所追求的生态食品可能会是真正意义上的毒药。要知道,如果乡村的食品危机更严重,早年曾经长期存在过的生态食品,在今天已经彻底变质,早年的田园风光已进掺入了太多的商业欺诈,也就是工业文明的副作用在城市可以受到法律的制裁,但在广大的乡村却可以大肆泛滥,城市人的美好需要也因此而化为泡影。

上述偏见的实质更会让当事人触目惊心,因为他们似乎忘记了工业文化下的食品,其原料在当下的中国主要仰仗乡村,城市食品工业的能力仅限于加工食品,而不能提供原材料。如果原材料都缺乏安全,加工环节即令全部符号国家标准,企业主管人,乃至普通工人都能遵守诚信规范,而加工的原材料不安全,那么这一切都无法确保食品的安全。其结果必然表现为,无论你如何强化法治,都很难解决食品原材料的安全问题,问题还得回到原点上,如果我国的乡村缺乏食品安全,城市的食品安全也无从谈起。对此,享受着工业文明红利的城市居民,恐怕不能过分乐观,过分自信。

三、反省:乡村食品安全观的培育缺位

一提到食品安全,“三聚氰胺” “苏丹红”“塑化剂”“黄金米”等等触目惊心的字眼就会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但此起彼伏的食品安全事件,却不断地刺痛了民众的神经。不过,真正感受到食品安全危机的民众,起先仅限于熟悉了工业文化的城镇居民,应该说他们在食品安全危机面前还算是幸运者,因为他们至少算得上是知情人了。真正不幸者是那些真正意义上的乡村居民,当然也包括农民工在内,对他们而言,其实还根本没有弄明白食品安全危机为何事?他们不仅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心安理得的接受危险食品,甚至他们自己也会在无意中混迹于危险食品的生产和传递旋涡之中,成了最大的受害者,也是最大的危险食品推波助澜的肇事者。这是因为,许多在农村走亲访友的人都会发现,过期食品、绿毛蛋糕堂而皇之地成了礼品,像“娃恰恰”“康帅博”“奥立奥”等在城市很容易被察觉的山寨货,在乡村小卖铺里却很受欢迎。换句话说,在人们聚焦城市食品安全问题的当下,农村地区正以惊人的速度成为问题食品的“卸货场”。在城市人人喊打的问题食品,到了农村,却被一些人采用降低价格、改换包装名称等手段粉墨登场。由于价格低、卖相好、面子大,假冒伪劣商品扎堆横行,十里八乡纷纷进货,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负面效应。

他们的不幸大都因文化而起,因为他们都是非工业文化的成员,从非工业文化的视角是无法弄清工业文化的利弊得失的,当然也无法利用工业文明的手段去保护自己,这就会使得即令我们的政府出台了各式各样的有效对策,打响了史无前例的“餐桌保卫战”[2],但在这些对策面前,他们却无法成为被保护的对象,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局外人。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正确的决策和执法之所以行之有效,其前提正在于,保护者和被保护者对同一种文化具有无用争辩的同质性。不具备这一前提的社会成员,既然弄不清立法的依据和执法的标准,他们就无法凭借法律实现自我保护,在这样的背景下,单方面强调“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就会失去其意义,一味强化执法,不仅保护不了他们,反而会将他们推向绝境。食品安全危机在我国农村有甚于城镇,其根本原因正在于此。

上述个案提供的教训,具有多重性,但就其根本而言,都表现为食品安全观的培育缺位。若想多视角的解释培育缺位的实情,则最好从如下3个方面入手。其一是对文化传播的剧变缺乏关注;其二是对传统民族文化价值的失落疏于关注;其三是对食品生成过程的风险失去了警觉。

文化传播本来是一个正常的过程,但同时又是一个稳妥推进的漫长过程,在这样的文化传播背景下,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可以通过长时间的磨合,达成相互之间的适应。在这样的背景下,食品安全问题一般不会出现重大的断裂,问题在于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進,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认同和适应,不能确保其必须的磨合时间,因而才在食品安全上以特殊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上述个案中,科研人员仅是一味地坚信恢复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实施半野化饲养就可以确保食品的安全,但万万没有想到,乡民会将受到污染的粮食去喂养野化饲养的鸡群。乡民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好心仅仅因为饲料不安全而闯下了大祸。有关行政部门仅仅知道按规章执法,却没有注意到乡民在没有意识到工业文化的利弊得失的背景下,自己不仅成了非法牟利奸商的牺牲品,同时还为这些奸商逃避法治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当事各方,虽然都有责任,也都事出有因,但对其间根本原因都疏于关注。

在文化传播极为频繁,极为普遍化的今天,乡镇集市已经发生了剧变。在优质产品引入的同时,非法商品也必然会混入其中。文化再适应还来不及建立的背景下,各族乡民根本无法识别商品中的罪与非,当然也就无法支持执法部门依法监管,乡村也就成了不法奸商为非作歹的乐园。当我们向乡民问及国家出台过禁止“六六六粉”生产和销售的法规时,不要说普通乡民,就是市场监管部门的干部也茫然不知,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我们该向谁问责呢?事实上,谁都无法承担直接责任,因为根源来自对商品安全的教育和培训长期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他们都可以理直气壮地申辩说,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人向我们安排过这样的任务,培训的空缺其实由来已久,事出有因,但最可悲的是却是各族乡民。

在传统的乡民社会,食品的生产和消费,总是处在特定民族和文化的规约下展开。食品的来源,加工的程序,食品的去向,人人都了如指掌,人人都有监控之责,而且这样监控都能在传统文化的运行中落到实处。他们才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到食品安全的那份幸福,但在当前的农村集市则不然,蜂拥而至的工业文化商品从何而来?其间的利弊得失是什么?这些产品会在何种程度损害食品安全,他们全然不知。既然一概不知,监管也就无从做起,他们就只能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深受其害,甚至害从何来都一概不知,对他们奢谈执法从严,其实毫无意义,对不知情的受害人,不要说提起上诉,就是连提供证据都做不到,执法再严,又怎么能够保护他们。这显然不是纯法律问题,而是一个跨文化的普及教育问题。这样的普及教育缺位,才是造成上述个案悲剧的根源所在。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俗话又说“食以安为先”,可是在当代的中国,诸如此类的俗语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光辉,在食物安全违纪面前,不管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谁也不能幸免。诚如上文所言,在传统的乡民社会和传统的城镇社会,食品生成的过程,食品的地位,所有社会成员全都心知肚明。但是在城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文化传播和穿插极为频繁和广泛的今天,跨文化的食品生成过程,相关各民族都失去了透明度,只能听任几率的摆布,人人都将承受着食品不安全的威胁。

总结其间的教训,发生这一悲剧的原因主要在于,乡村居民对自身的传统文化失去了自信,而对工业文化的副作用亦失去了自觉。在这双重作用下,乡民们才会将城市的糟粕当成宝贝,将城市的毒药视为先进的代表,将城市的伪劣食品当成了现代化的标志。同样的,由于城里人对传统文化的鄙视和贬斥,他们才会将乡民误用工业文化生成的有毒食品当成了宝贝,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落后”的乡村是不会有工业污染的,就是万万没有想到,乡民们在现代化冲击面前,也会重蹈工业文明发端时期的各种覆辙,在无意中将他们深受之害反馈给自视清高的城市居民。传统乡村所生产的食品原料,之所以称得上是绿色生态食品,完全是仰仗其传统文化在其间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旦这样的传统文化失落,乡村就会成为工业文化的垃圾堆,这样的垃圾堆不铲除,要到乡村去追求绿色生态产品,无异乎是井中捞月。以此为例,食品安全观的再培训,还有谁能够置身事外。

食品安全是一项庞大的社会性系统工程,从原料的生产到食品原料的加工贮运,再到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在工业文化的氛围下,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加监控,原因全在于,工业文化的实质就是要实现日常生活的社会化,生产利益的最大化。不管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在社会化的氛围内谋取生存,以至于任何人的一举一动都必须纳入有效的监控之中,食品安全则更有甚焉。随着食品生产过程的加工链条的拉长和延伸,食品生成过程牵涉的个人和单位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任何微不足道的疏忽都可能引发严重的食品灾难。因而都需要监控,更不用说有意作弊的奸商所构成的巨大食品风险了。

同样是面对错综复杂的跨文化交流和相互之间的不透明,还必然会造成立法和执法上的艰难。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需要面对的食品原料监控已经实现了批量化和规格化,相关的安全执法主要聚焦于食品的加工过程和贮运过程,以至于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食品原料的冒滥事件,使用有毒饲料饲养家禽,以猪肉冒充牛肉出售的事件就屡见于报端。中国在这一问题上的无法幸免,更不该掉以轻心。这是因为在当下的中国,现代化的食品原料基地和个体家户的传统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几乎是对半并存。发达国家可以将监控的重心聚焦在食品的加工和贮运环节,自有他们的道理,但这样的道理却不适用今天的中国。因为我们至少有一半的食品原料来自个体家户的家庭农场产品,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够引发有毒物混入食品的风险,绝非“六六六粉”一项,各式各样的有毒农药都会混迹于食品的产出,各式各样的动植物病虫害也会在不经意中,随着食品原料注入市场。上述个案中,该村所在区域输出的畜产品在大中城市长盛不衰就是一个明证,而遗憾之处正在于,相关的监控立法和制度保障恰好有所缺位。就这个意义上说,需要实施食品安全培育的恐怕不仅仅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就连主管食品安全的所有部门,即令是那些首席官员,还是知名的专家学者都得人人有份,否则的话,不仅乡村的食品安全没有保障,城镇居民也难以心安,真可以说得上是“食品安全,匹夫有责”了。

四、回归:文化对策的创新

基于乡村的食品安全问题,很多的学人都在宏观的层面上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可行对策,也深化了对这一问题的理解。解铃还须系铃人,要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其首要任务还是一个安全意识的问题。因此,如今从民族文化的视角,对乡村民众进行食品安全意识的培育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现实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做好这样工作可以从如下3个方面展开。

(一)讓乡村民众树立对自身传统食物的“自信”

反观我们长期调查的一些乡村,他们对传统食物的消费却很少导致食品不安全问题的出现。这是因为,在传统的食物消费习俗中,分享、烹调、食物流动都要受礼仪节制。传统食品的分享要求在家人、社团甚至整个社区范围内,通过食物馈赠和食物交换来实现。而这样的食物获取和食用具有即时性、季节性,即食物就地获取立即消费,食物来源随季节作周期性的循环,食物的新鲜就有了充分保证。食品烹调后,立即分享不需包装,这就免除了熟食在贮存过程中被污染的风险。由于食物无需长期贮存和运输,因而也不会因添加防腐剂、保鲜剂、冷藏剂等附属加工而引起次级污染[3]。

有鉴于此,我们应通过大量的宣传,让生活在乡村的民众们树立起他们对传统食品的自信。这样的自信,千万不要被电视的虚假广告所击倒。在自信的基础上,弘扬传统食品的技艺,开发传统食品。使乡村社区所拥有的每一种“食品”都能够获得明细的制作路径,而这样的技术路径都可以在保证食品安全与质量的基礎上延展,还有就是这样的技术路径所形成的产品能够经得起各类健康标准的测定。充分体现乡村的“绿”与“自然”。在“绿”与“自然”的意识中,建立起对乡村社区传统产品的“自信”。

(二)对外来食品进行认真而科学的甄别

其实,乡村社区一旦在“绿”与“自然”的意识中建立起了对自己所生产产品的自信以后,也就主动提升了对外来食品的防范能力。以往是由于在“无知”(就是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或者对来自外界虚假信息的无知)与“溺爱”(过分追捧工业文明的产品)的结合使自身在食品安全上成为受害者。而今,看重生命的意识随之提升,这可以成为抗拒外来不安全食品的自觉力量。当然,这也需要更多的甄别不安全产品的知识。这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经验教训吸收的过程,更是一个对自身文化自信和自觉的过程。

除此之外,相关职能部门要注意收集来自政府的权威检测机构,比如工商、质监、商务,或其他渠道的食品安全不良信息,可以采用乡村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或利用散发宣传材料、板报等,在农村场镇的赶集天向群众披露涉及食品安全的不良信息和资料,公示一批假冒伪劣商品名单,使农村消费者能够及时掌握假冒伪劣商品的相关信息,切实做到打防并举,堵疏结合,防范于未然,才能有效地构造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使假冒伪劣食品在农村无容身之地。同时,加强各部门间有关企业食品安全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并及时对外发布。

(三)在乡村公共空间建立一个“食品安全”的博物馆

人们的记忆总是模糊的,中国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也就是说,你的记性再好,还是不如用文字记载下来,即使历经时日,仍然可以翻开来看看具体的场景。这里我可以进一步地说,“烂笔头好,但不如博物馆好”。烂笔头只是文字的记载,文字的记载有其特长,但也有其不足,尤其在今天,各种信息铺天盖地,人们要接纳这样的信息已经显得十分困难,就需要一个简洁明了的方式来处理这些纷繁复杂的信息。笔者认为,博物馆是一个比较好的形式。它可以有文字、有图片、有实物、有影视,有动漫等,将有助于人们掌握信息的多种形式汇于一体。于是,要以特定乡村社区的“食品”故事为主线,在乡村博物馆里演绎出食品安全、食品价值、食品加工、食品市场的文化场景。这些资料的收集与筛选,是一个细致而艰难的过程。这既需要学者的努力,也需要乡村民众的积极参与,只有二者的密切配合,这样的博物馆才会建立起来,建立起来之后,也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预期的效果。

(四)建立乡村饮食产品安全的文化机制

目前,学术界在讨论饮食文化,有从古代历史的角度,也有从当代的特定民族的饮食习俗出发对中国的饮食文化开展研究。这样的研究,有的从健康的层面,有的从食物加工技术技艺层面,有的从饮食的习俗,有的从饮食的符号,都力图揭示中国各个民族的饮食文化体系。我们认为在乡村饮食意识的培育上,其着力点应该在重点放置在建立乡村社区的“食品安全体系”的文化机制,以此来维护乡村社区的食品安全,从而达到乡村社区民众的身体健康与活出尊严。

食物,不只是吃饱的问题,更是一种荣耀,是人类尊严的体现。我们不仅要关心食物的结果,更要关心食物的形成过程,我们在食物形成的过程享受生活。我们只要关注了食品的生产过程,其实我们不仅是掌握一门技术记忆,更是对产品生产的监督,从而使得对产品质量的监控。美食,是需要给大家分享的。在一个熟人社会,面子社会,我们给予他人的都应该获得面子的东西,而能够获得面子的东西,自然就是美好的东西。那些被污染的霉变的不安全的东西,能够获得面子吗?这些不仅不能获得面子,反而是减损面子的。因此,在乡村社区的各个环节中,不论聚会、庆典,还是人生漫长的过程,都是一个不断增添“面子”的过程,也就是一个部分分享美食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就会自觉的抗拒不安全的食物,自觉地形成对食物的安全观与价值观。

综上所述,无论是乡村食品安全形势的严峻,还是特殊个案中的生态灾祸的暴发,甚至是食品安全观的再培训,从表面上看似乎是纯粹的经济或执法问题。但就本质而论,全都是民族文化问题,而且是新形势下的民族文化问题。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在民族文化相互穿插互渗的新背景下,跨文化之间的平等和信息的畅达已经成了亟待解决的头等难题。不从文化入手去寻求对策,肯定不会有食品安全可言。

应当看到,我国此前的各项民族政策确实收到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但不争的事实也恰好在于,此前的民族政策关注点长期倾向于对民族间政治问题的化解,对经济问题都习惯于将主流的“先进”文化去置换各民族的传统生产方式。这样的传统做法,尽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如果依然抱残守缺,那就势必会铸成大错。为此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们此前梦寐以求的工业文化已经落户于我们的大中城市,可是,我们同时也在蒙受来自国外工业文化的巨大食品安全冲击。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核心食品,已经进入了我们的超市,这将意味着我们此前向往的“先进”的优秀文化,其不足和缺陷已经敲开了我们的大门,我们还能够将这样的先进用于置换各民族的传统生产方式吗?要知道,当代西方最时尚的绿色生态食品,恰好在此前的各民族传统文化中早已有之。还想去置换这样的传统文化,那不就等于笑话别人之短,以损自我之长了吗?由此可见,要应对农村的食品安全危机,需要转型的恐怕不是具体的生产环节,或者强化监管力度所能奏效,需要转型的恰好是观念形态的创新,需要将众多习惯性的看法和观点加以重新审视,对城市和农村都得在这一基础上重新认识其长短利弊,才能从中找到创新的取向和切实可行的做法。

首先,文化的对策应体现为多元文化并存下的文化平等。时下,我们正在为实现这一目的而努力,并将这样的保护视为一种义务或者职责。但是为保护而保护的习惯性偏见几乎无所不在。但立足于食品安全问题,要保护的目的恐怕不仅止于绿色生态食品本身,因为失去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节制下的绿色生态食品,以及各式各样的健康生活方式都将随之而丧失。因此,多元文化并存下的文化平等不仅会涉及城镇居民的食品安全,也将涉及为城镇居民提供生态屏障。而且只有实现了这样的观念转型,多元文化并存下的文化平等才可能具有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必须注意到保护传统文化并非为少数民族而设置,我国的主流文化中的优秀遗产也需要保护。原因全在于,工业文明的利弊得失,其实是中性的客觀存在。立足于中华民族而言,如何趋吉避凶,主动权应当掌握在我们手中。为了将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文化陋习和弊端阻遏在国门之外,同样得仰仗我国主流文化发挥捍卫之功。如果主流文化的优秀遗产也在全球化浪潮中,变得支离破碎,我国的发达地区同样会像今天的少数民族地区那样,成为国外工业文明的垃圾堆。对这样的严峻形势缺乏警觉,想要实现真正的食品安全也将无从谈起。

最后,食品安全问题其实是一项全球性的社会工程问题。食品安全的任何一个环节都牵涉到各民族的文化,关系到每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安身立命准则。因而要确保我国的食品安全,势必牵扯到我国各民族族际制衡格局的创新重构。费孝通说得好,对待各民族文化,应当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需要补充说明之处正在于,认识到他者之美的同时,理所当然的也要认识到他人之丑与恶,这才能做到美美与共,丑恶共诛,我们才能对外来的干扰和侵害做出成功的排抗与反制。我们应当从当前农村食品安全严峻形势中吸取教训,绝不能让这样的形式在我国的发达地区重演,而这正是当下文化对策创新关键中的关键。

五、结论与讨论

时下对我国农村出现的食品安全危机,同情与怜悯者众多,谨防农村食品危机反冲城市者鲜少;致力于法制健全,经济模式移置者众多,致力于乡村民族文化复兴和优秀遗产升级换代者鲜少;关注食品安全本身,甚至由此而引发为恐慌者众多,认识到民族文化价值者鲜少。而这样的社会关联,恰好是食品安全形势严峻的总根源,这乃是本文反复强调文化价值的依据所在。平心而论,民族平等已经倡导了多年,推行了多年,在已有的成就面前,自我欣喜与自豪并不算过分,但没有注意到形式的变迁,没有注意到工业文化的长短利弊,却是一个不该疏忽的观念缺失。对待食品安全问题,任何民族都无法置身事外,都得与时俱进,而遗憾之处正好在于,我们恰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忽视了文化的价值。这不仅体现在少数民族身上,也体现在汉族居民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4]。以至于我们既缺乏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同时也缺乏对其他文化的他觉和尊重,这才是食品安全愈演愈热的观念缺失所在。当务之急,我们必须在民族文化观上来一个全面的清理,切实做好扬长避短,才能从根本上化解食品安全问题,中国的食品安全也才能梦想成真。

参考文献:

[1]  英克尔斯,史密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中的个人变化[M].顾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309.

[2]  张尚初.中国整治食品安全不断加力 重典治乱史上最严厉[J].中国食品,2011(12):13.

[3]  罗康智.侗族传统文化对物质生存空间的能动适应——以黔东南侗族为研究对象[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4(4):106 - 111.

[4]  杨庭硕,彭兵.论文化适应的主体、客体及场域[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1(1):8 - 16.

[责任编辑:王 健]

猜你喜欢
食品安全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市场经济下食品安全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分析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