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女青年彭珮云在南京学生运动中

2021-08-26 21:41钱江
世纪风采 2021年12期
关键词:叛逆金陵南京

钱江

彭珮云曾任国务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于1946年至1947年间,就读于金陵大学外文系,是中共地下党员。在南京求学的一年中,她积极参加了著名的五二0学生运动,那是青春岁月中一段难忘的经历。

“复员”清华大学途中,彭骊云暂留南京

1946年7月,坐落在昆明的西南联大结束使命,而17岁的社会学系二年级学生彭珮云将跟随自己就读的社会学系,回北平清华大学继续学业。这些因抗战胜利而回迁的大学,当时称为“复员”。

就在此前两个月,1946年5月,彭珮云由西南联大地下党负责人之一的王汉斌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时,他们两人确立了恋爱关系。

7月,从西南联大“复员”回清华大学的学生们坐上了由校方提供的汽车。他们中就有彭珮云和对贵州近代工业的发展颇有建树。抗战胜利后,彭湖奉国民政府之命先到青岛接收、处理敌伪资产,1946年初回到南京复职,任中国银行南京分行经理。

此时,父亲正在南京等待多时不见的大女儿彭珮云。彭珮云也多时未见到妹妹和弟弟了。

王汉斌与袁永熙也在南京下船,他们一起到梅园新村,向中共代表团中负责学生运动的钱瑛汇报工作。

这时,全面内战已经爆发,钱瑛指示王汉斌和袁永熙马上去北平,作为北平高校里中共地下党组织“南系”的负责人,与原在那里的高校地下党“北系”相互合作,推动爱国学生运动的开展。

王汉斌和彭珮云遂相约在清华园见面。

考入金陵大学外文系

看到大女儿春城归来,彭湖既高兴又有些担心。他始终关心成长中的大女儿,从不少熟人那里得知彭珮云在西南联大积极投身于爱国学生运动。彭湖是一位倾心经济的实业家,不赞成女儿献身革命,主要是觉得这样做对女儿充满了危险。现在女儿来到了身边,彭湖坚决表示,不同意彭珮云北上清华读书,要她留在南京,就在自己身边上大学。

彭珮云正在考虑是否留在南京上学的时候,在上海的老同学传来的意见影响了她。原来,她在西南联大读书会中的好几位同学到上海后,本想通过中共驻上海办事处介绍去延安,但上海的中共地下党组织认为上海的工作需要他们,把他们都留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了。这些同学劝说彭珮云在南京上学,他们说西南联大“复员”后,清华大学的进步力量明显增强,而南京的学生运动需要人手,她应该留在南京搞学生运动。

显然,在南京搞学生运动是新的挑战,彭珮云接受了同学们的意见,顺利考取了金陵大学外文系学习英文。这使疼爱大女儿的父亲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金陵大学是一所教会学校,抗日战争时期搬迁到成都,抗战胜利后即迁回南京复课,当时全校约有900多名学生。初入金陵大学,彭珮云把功课抓得很紧。她从来认为,在学校上学就要取得好成绩,学到真学问。她还认为,在学校里把功课学好才能为自己投身学生运动打好基础,要不然,说话就缺乏说服力。她的英语任课老师是一位中国女士,英语发音很标准,彭珮云很珍惜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南京上学的日子里,彭珮云住在家中走读,和妹妹弟弟的接触多了起来。几十年后,妹妹彭蔚云对姐姐在南京求学的日子还保持清晰的记忆。她说,姐姐从小功课就好,阅读很广泛。到了南京以后,有一天我走到她房间里看看,发现她的书架上有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时我还不知道这是一部著名的苏联小说,心里很奇怪地想:“她又不是学冶金专业的,看炼钢的书做什么?”

又有一次,妈妈看彭珮云读书用功,要彭蔚云把一些橘子送到姐姐房间里。彭珮云见到妹妹进屋,马上说:“你不要给我,我没有时間剥橘子皮。”这让彭蔚云大吃一惊,心想:“难道连剥橘子皮这点时间也没有吗?我可没有她这样用功。”

当时彭蔚云在上初中,参加学校的中文、英文演讲比赛经常得奖。彭珮云回南京了,帮助妹妹写了一个演讲稿.主题是反对美帝国主义扶持日本复活军国主义。

彭蔚云觉得这个讲演稿很好,拿着这个稿子参加了演讲。不料想这个讲演稿的政治色彩非常浓郁,校方不赞成,结果这次彭蔚云没有得奖。这让她留下了深深的记忆。

彭蔚云就读的是一所教会学校,牧师经常来传经布道。有些牧师语言很有魅力,讲得很多同学当场受洗人教。有一回彭蔚云想,我是不是也应该加入基督教呀?她回家征求大姐的意见。彭珮云认真地给妹妹讲了一通,坚决地劝说妹妹不要信奉宗教。听了姐姐的话,彭蔚云放弃了这个念头。她说:“如果那天不是姐姐及时地劝阻我,我差点就入基督教了。”

金陵大学内的中共地下党组织

迁回南京以后,金陵大学已有中共地下党组织活动。彭珮云后来了解到,当时的师生中大约有20余名地下党员,分属中共上海局、上海市委、南京市委这3个不同的组织系统,相互之间没有横向联系,但他们在学生运动中默契配合。

听说彭珮云在南京被父亲“扣住”,就近考入了金陵大学,王汉斌心急万分,连续从北平来信,催促彭珮云北上,没有把她的组织关系转到南京地下党组织。但后来他同意彭珮云暂留南京,还介绍彭珮云去看望中央大学医学院的女生王湛,与她建立联系。王湛是中共地下党员,丈夫卫永清曾是抗战中迁校到成都的燕京大学地下党负责人。抗战胜利后,卫永清来到南京,在中共代表团中负责学生运动。

那时北平和南京之间的火车费,对收入微薄的王汉斌来说是很重的负担,他只能在北平等着彭珮云。

考入金陵大学以后,彭珮云参加了“励行”团契。这个团契的人数曾达30余名,彼此团结友爱。彭珮云看重这个团契,积极参加活动,结识和团结同学。

1947年的一天,彭珮云请团契中大约十来位同学到自己家里晚餐。同在外文系的乔惠珍也去了。以前,她对彭珮云的朴素有深刻的印象,然而来到彭家,她不禁为这幢独门独院的房子暗暗吃惊。晚餐是在客厅中举行的,家中厨师烹调了美味佳肴。餐桌是一个大圆台,中间是转盘。乔惠珍虽来自上海一个富裕人家,还没有见过带有转盘的餐桌。

这时的乔惠珍已经是中共外围组织中的积极分子,和党组织有密切联系。她当时就判断,彭珮云至少是一个追求进步的青年,也许已经是党员。来到彭珮云家吃饭,使她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像这样富裕家庭的子女都投身革命了,革命必定拥有美好的未来!

身为名校金陵大学女生,而且是富家女儿,彭珮云的衣着却相当朴素,看上去是个普通人家姑娘。加上性格开朗,她和众多同学很快熟悉起来,顺畅交流。她和来自上海的同学许复宁很快成为好朋友。

许复宁是1946年5月在南京入党的新党员,她认定金大新生彭珮云追求进步,把她选作自己准备第一个发展的党员。当她婉转地向彭珮云试探的时候,早被彭珮云看透了意思,还暗暗点出了许复宁的党员身份。许复宁马上心照不宣,明白彭珮云已经是地下党员,但不属于中共上海局系统。

彭珮云和许复宁成为好朋友以后,曾相约一起到南京由中共新开设的新华书店购买进步书籍,挑选了许多书。书店里的一个“伙计”警觉性高,发现了店里有不明身份的人,就把两位年轻姑娘买的书拿回柜台里放下,大声说:“你们看好了书,下回来交钱。”彭珮云、许复宁心里纳闷,我们不是已经交过钱,手里有发票吗?不过她们觉得,“伙计”既然这样说,一定有缘由,所以没有拿书就回来了。

她们回到学校,把事情告诉了年长几岁的同学张一诚。这时她们还不知道,张一诚早在1942年就是中共地下党员了。这位同学姐姐婉转地批评两位小妹妹,说她们做事有些莽撞,现在事已如此,你们就不要再去拿书了,免得惹出事来。

此前不久,彭珮云、许复宁都觉得张一诚追求进步,应该发展她入党,就由许复宁向她当面提起,没有想到被她谨慎地推辞了。张一诚说得婉转:自己早就和“那边的来人”有过接触,但这是关系到一个人命运的大事情,我要慎重考虑。

这回,张一诚批评彭珮云、许复宁去新华书店“买书”莽撞之后,自己却把这件事接了过去,安排人分批把这些书稳妥地取了回来。待到彭珮云、许复宁知道张一诚是一名老党员,已经是后来的事了。

金大学生钱树柏是1945年5月在上海南洋模范中学读书时加入中共地下党的,和彭珮云一起考入金陵大学。钱树柏的父亲时任国民政府农业部次长。根据地下党指示,钱树柏进入金大农学院读书,有一些共同课和彭珮云一起上,彼此熟悉起来,心照不宣地认定对方是自己的同志。钱树柏父亲是彭家邻居,同在江苏路上,走几步就到了。彭珮云曾到钱家作客。有一次见面,彭珮云和钱树柏讨论了南京学生运动的情况。

参加中共领导的南京进步学生运动

刚刚迁回南京时,金陵大学的进步学生运动并不活跃,这个局面到1946年以后逐步发生了变化。1946年12月下旬的圣诞夜,发生了美国兵在北平强暴北大女生的“沈崇事件”。消息传来,在南京各大学中激起了强烈反响,青年学生们愤而发起抗议活动。

许复宁正是沈崇的中学同学。她和彭珮云认为,应该发起学生运动,抗议美军暴行,由进步同学组织金陵大学学生上街游行。这是抗战胜利后金陵大学学生第一次在南京上街游行,其中有8名女生参加,彭珮云是其中之一。

游行当天,金大学生们汇人了以中央大学学生为主的游行队伍。游行队伍先到国民政府门前,然后前去包围美国大使馆,递交请愿书。这次示威游行组织得很成功,进步同学得到了锻炼。

1947年,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人民解放军逐渐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政府教育经费也难以保证,学生求学普遍面临困难。

针对这种情况,中共中央要求积极开展学生运动,推动蒋管区人民反对内战。中共上海局刘晓、钱瑛等决定,以首都南京的各大学为突破口,开展反饥饿、反内战运动。

斗争从学生伙食团的活动开始。当时大学的公费学生一天的副食费只能买到两根半油条。学生们白发地酝酿进行抗议活动,5月10日,中央大学学生伙食团决定,按照勉强能够吃饱的要求,将全月的副食费提前全部用光,当时称“吃光”运动。中共地下党建议,把这个口号改成“反内战、反饥饿”,赢得普遍支持。

5月16日上午,金陵大学学生在校门口集合,准备向教育部进发,却受到军警阻拦。一个大汉突然用匕首刺向高举校旗的学生自治会理事杨亚平的手臂,顿时鲜血直流,校旗也被抢了。这时,军警鸣枪威胁学生。没想到枪声如同一声号令,学生队伍迎着枪声冲出了校门。许多本来在一旁围观的同学也被激怒,蜂拥而上,加入进来,使游行队伍扩大到500人左右。彭珮云当时也行进在队列里。

来到教育部门前,教育部次长杭立武出面与游行的学生对话。学生代表邓鸿举当着杭立武的面提出五项要求,要求增加教育经费、停止内战等等,均被杭立武拒绝。

游行队伍掉头向行政院进发。行政院副院长王云五出来应付,表示不能接受学生要求,他只向立法院负责,说罢拂袖而去。

王云五的离去出乎学生们意外,学运的组织者商量,下一步怎么办?

发现有冷场的苗头,彭珮云、许复宁当场将一首大家熟悉的民歌改填新詞,由许复宁站出来领唱并指挥,同学们一起高唱:“你是副院长唉,我们是穷学生,你吃饱大肚皮唉,我们吃不饱。你们要打内战唉,我们要吃饭,为什么教育经费,不许我们问……”学生们的斗争热情马上进一步激发,群情激奋。

5月16日,各校学生成立联合会,着手组织几天后的大规模游行示威。5月18日,蒋介石发出“维持社会秩序”的紧急通知,南京各大学学生坚持在5月20日上街游行,这就是著名的五二0运动。

这天早晨,彭珮云不顾父亲的反对,很早来到校园。这时传来消息,国民党军警已经包围了各个大学,阻止学生出校门。金陵大学校门也被军警封锁。彭珮云和一批同学勇敢地冲了出去,前往中央大学。中央大学的学生队伍也很快冲出来。各校学生汇合在一起,有5000多人。

他们前进到珠江路口的时候,遭遇军警用水龙头喷射。学生在冲破警察阻拦时受到殴打,30多人被打成重伤,60多人被捕。

游行队伍没有被冲散,继续行进到国府路口,国民党政府出动马队阻拦。士兵们骑的都是进口的高头大马,如果在平时,女学生们看到了这些大马常常会退避三舍。但这回不同了,彭珮云等人带领同学走到马队前高喊:“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士兵们,请你们拿出良心来!”

此时天降大雨,学生们的衣服全被打湿,学生的激情在雨中更显高昂,连许多马队骑兵也受到了感染,有的骑兵对女学生们说:“你们不要喊,不要惊了马。”

游行队伍来到了国民大会堂,颇有民主思想的国民党元老邵力子出来和学生对话,他个人表示同情学生,可以转达学生的要求。

经过几番交涉,双方都有所让步,军警和马队撤下去了,学生们的游行队伍顺利返回学校。这天南京、上海、北平等大城市同时举行的学生游行,被称为“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五二0运动,在革命历史上留下了“开辟第二条战线”的伟大一页。

离开南京去北平

五二0运动以后,南京各校的进步学生力量迅速壮大,金陵大学改选了学生自治会,进步学生林庭桂任会长,王行慈任副会长,许复宁当选为女生自治会会长。进步学生运动在全国各大城市开展起来。

五二0运动是内战期间蒋管区爆发的最大规模学生运动。事后国民党政府加强了对南京高校学生的防范,警察机关拟出了一个“黑名单”,伺机下手。

彭珮云在示威游行中表现突出,上了“黑名单”。这时,王汉斌从北平来信,要彭珮云赶快去北平,回清华大学复学。彭珮云决定离开南京去北平。

父亲彭湖知晓了女儿连续上街游行的情况。5月20日那天一早,就有金陵大学的熟人告诉彭湖,你家大女儿上街游行了,还非常活跃。彭湖听了很着急,马上安排人开车上街寻找却没有结果。随后他听到传闻,说彭珮云已经上了“黑名单”。

最关键的信息来自南京当局的宪兵司令张镇,他是彭湖的湖南老乡,彼此常有往来应酬。他很快通知彭湖:“你的女儿看来有问题,你告诉她快走!”

张镇的话不能不引起重视,这一来,彭珮云要去北平就读清华大学,彭湖不再阻拦了。

母亲很快为女儿整理行装,还在女儿就要出门的时候交给她两枚小小的金戒指,以备万一。

在古都南京的金陵大学,彭珮云学习了一年,这是她成长的一年,终生难忘。

猜你喜欢
叛逆金陵南京
“南京不会忘记”
南京大闯关
登金陵凤凰台(节选)
海水为什么不能喝?
成长之痛
心病还须心药医
叩问灵魂的乐章
师生冲突中遇到学生挑衅,怎么办?
南京:诚实书店开张
南京、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