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机电深化设计分析

2021-08-26 12:47热依拉肉孜
科技视界 2021年21期
关键词:预制构件机电工程机电

热依拉·肉孜

(新疆阿克苏技师学院,新疆 阿克苏843000)

0 引言

本文从装配式建筑特点角度出发,以装配式建筑中机电设计与安装为研究内容,探讨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如何确保机电设备设施得到科学合理地设计、安装与运行,从而保证人们的生产生活向着更高层次迈进。

1 装配式建筑机电优化设计的方法

对于装配式建筑机电优化设计工作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1 提高机电安装项目部的设计与安装能力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提升,使装配式建筑行业的施工流程得到优化、促进后续质量检测得到满足等等,做好机电的优化设计十分必要。为此,必须从建立并完善机电安装项目部的职能与体系开始,严格按照GB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等规范来约束和监督设计施工行为。实际上,机电安装项目部的工作量很大,大量的机电工程建设施工,包括建筑供暖、供水、消防、电气等。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高层建筑逐年增多,项目部还要考虑到电梯工程的安装问题等。

1.2 优化装配式建筑体内机电系统工作流程

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内的机电系统工程的合理建设,需要严格按照实际需要开展预制构件的机电深化设计工作,完善设计图纸的考量内容,严格按照图纸开展装配制作,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明确每一个施工环节及流程,保证预制组件应用的有效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体的附加工程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也随之增多,可以说现代化建筑产业已经成功地由传统单纯的居住房屋建造转变为越来越注重工业化房屋建造上来。传统的房屋建设中,机电系统工程需要以房屋的标准要求来进行原材料的购置,然后再进行机电工程系统的安装。而装配式建筑中的机电系统设计工作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它需要对整体机电系统进行分组设计。总承包商负责设计预制构件,科学划分好每个需要的零部件,然后将各个组件送至施工现场进行组合安装,以满足建筑体的工程需要。

一般来讲,装配式建筑机电系统的安装流程可以分为五个步骤:一是制作、运输和安装预制组件,保障整体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对建筑体进行现浇层底板预埋预留工作,从而为预制构件的顺利安装提供保障;三是选派技术人员对管线的敷设与预留就行定位,从而保证后期安装的准确性;四是将预制构件及组件与施工管路进行对接,保证连接的密切性;五是封堵预留手孔,为整体建筑结构提供结实性的保障。在整个流程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着眼于房屋布局的合理性,结合实际内容有序推进。

1.3 深化装配式建筑机电高级设计流程

装配式建筑体内对于机电系统的需求内容较多,无论是整体系统还是插座位置设计,从整体到局部、从大设备到小部件,想要确保建筑机电系统的施工质量,则必须从全面化的角度进行机电设计流程的优化,特别是对于细节之处的合理化、人性化设计尤能彰显装配式建筑机电系统设计的高级。为此,一方面要结合建筑体实际需求进行整体项目计划的制订,确定机电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方案,然后根据施工需要进行构件的购置与划分。另一方面,为确保机电工程设计与装配式建筑需求的一致性,提高整体工程质量,机电工程施工人员应与高级装饰专业与结构专业进行深入合作,在互动交流中探究最佳施工方案。如参照装配式建筑的整体布局,对插座位置、数量等进行预制,明确灯预留、通风口预留位置等,从细节之处对居住和使用人提供最舒适的需要。最后,为了保证装配式建筑的强度,在结构上多采用钢筋作为主要原材料,所以,一定要对施工点加以明确,在不影响整体建筑的结构质量的基础上,对机电点进行协调,从而保证装饰效果以及构件组合的顺利进行。此外,设计过程中,各个部门要加强信息交流,随着施工进度的深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且及时地进行设计方案的修改与完善,如选择预制件的生产厂家,从而确保机电系统工程的施工质量。

2 装配式建筑机电系统深化设计内容

2.1 预嵌入管道的设计

分散性是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特点,所以,为了确保机电系统设备在组装后,能够与建筑物完美融合,必要的预留工作需要提前做好。其中包括根据预制组件的实际需要,设计嵌入管道的预留工作。深化机电设计主要有预制垂直组件、预制剪力墙、预制柱体等。此外,对建筑内部的预制梁、层压板等也要进行合理的预制建设,从而使各个组件在安装后,能够保证建筑物的承载能力。为此,人们可以借助智能化的BIM技术进行模型化建设,以提高嵌入管道等建设的合理性,通过将建筑体所需要的实际数据以及预制部件数据输入系统之内,来完成模型的构件,再经过对模型的深化分析,提高生产精准度,实现最终的深化设计目标。

2.2 防雷接地的设计内容

防雷减灾是建筑物的一项重要功能。因此,在机电深化设计工作中,为了保障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做好防雷接地的设计工作十分关键。结合建筑体实际情况,对如预制柱等垂直部件的科学设计与生产,采用灌浆套管的方式进行连接,可以保证连接的紧密性。目前,在预制柱的连接过程中,有时会因水平不对称的问题,致使垂直钢筋上下连接不紧密的情况。所以,必须要提前对水平测量工作进行深化研究,从而确保在防雷引线在接地安装时,能够保证精准性。将连杆的一端与立柱的对角主杆进行连接,在连接钢板上对一端进行焊接,可以达到电流阻断的效果,最终保证整体建筑的安全性能。

2.3 优化密闭空间与潜在管线的对接

在传统建筑中,机电工程建设与建筑物主体施工同时进行,由于大量的管线连接、安装工作的存在,需要进行预留管道的施工,这样一来,就很容易造成一些机电设备的位置产生偏移,没能符合最初确定的安装位置。而在装配式建筑机电施工过程中,为了降低手孔预留所带来的误差率,可以在深化设计建筑体所需要的机电系统预留管线管,采用埋入式管道的设计方法,对手孔大小及宽度予以合理设计、全面考虑,从而确保管线、管道的精准对接。

2.4 预制空调面板的设计

对于预制空调面板的合理建设和质量保证,可以更好地为装配式建筑整体进行服务。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并结合预制的建筑机电,可以对预制构件的生产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机电预留孔的建设需要根据设计图纸有序推进,同时还要保证预留孔的中心间距的合理设置。在预制组件完成安装后,将其按照预留孔的位置进行嵌入式部件,可以让模具安装更加牢靠,最终确保机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5 其他注意事项

对机电系统设计图纸进行严格的会审工作,在确定无误后,开始进行二维套图的汇总以及机电三维模型空间探究,反复探讨之后确定机电图纸的最终稿。然后,通过套入预制生产图纸来完成二次会审,实现深化与优化的图纸定型。在会审过程中,人们要充分考虑到电线管、线盒的规格、型号以及安装位置等。同时对预埋与非预埋的预制组件进行区分,整理出预制机电设备的清单,经过准确地核对后提供给预制构件厂商。

3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趋势的不断扩大,作为新兴建筑模式,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备受瞩目,所以,为了全面保证建筑体的质量与安全,促进建筑体内机电系统工程的实用性与人性化,应根据装配式建筑需求,进行机电工程系统的深化设计。无论是设计人员还是施工人员都必须掌握具体的机电施工设计内容及相关流程,确保预制组件的组合安装的顺利推进,以及机电工程项目建设与建筑体的实际需要相符合,最终为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预制构件机电工程机电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提升探讨
轨顶风道预制构件力学性能加载试验研究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精细化管理在机电工程中的应用
交通机电工程设计模式创新探讨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BIM技术在PC预制构件工厂建设和运营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高速公路机电工程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