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国画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
——以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有特点的人脸”教学为例

2021-08-26 01:36谷日升
辽宁教育 2021年15期
关键词:人脸国画笔墨

谷日升

(大连市西岗区大同小学)

“竹帛所载道,丹青所画魂。”中国画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中国民族传统绘画,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性格、心理、气质,以其鲜明的特色和风格,在世界画苑中独具体系。国画教学既要传承传统文化、传授学生传统的技法,同时又要激发学生学习国画的兴趣,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美术教师在国画教学中要进行理念的提升和教学方式的创新。

在小学国画教学活动中,低年级以彩墨游戏为主,教师应鼓励学生自由涂抹,感受彩墨在宣纸上的丰富变化。笔墨是工具,建议教师在教学中不过多干预,让学生从自主探索体验中了解中国画的精髓。中高年级学生进一步学习笔墨技法、感受国画的水墨韵味、读懂中国画作品,领略中国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一、案例分析

《有特点的人脸》是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6 课,综合了中国画学习和人物画学习两方面的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每张面孔的共性与个性,在实践中感受水、墨、色在宣纸上表现出的多种不同效果,体会运用国画工具产生的浓淡干湿的笔墨情趣,尝试用墨色表现画面的主次、虚实、远近等关系。

教材的主体文字中重点强调了要让学生认真观察、仔细分析、抓住每张面孔的与众不同之处。同时,在绘画步骤的文字中,强调了五官和头发的表现形式以及不同的用笔用墨方法。

本课教材中有三幅中国画人物画家的绘画作品。《小金花》(局部)延续了画家刘文西构图的严谨精细,以灵动的线条勾出人物形象,人物形态自然,表情生动,笔墨张驰有底,富有极强的张力,将小姑娘粉雕玉琢的样貌尽现笔端。另外两幅作品《齐白石》的作者王子武和《伙伴》的作者程十发都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人物画家。

教材第2 页是绘画步骤图。教师在教学中可强调在中锋蘸淡墨时,水分要控制好,让墨生动而富于变化。教材中部是五幅学生作业,全部是正面男子像。教材底部还有五幅黑白照片头像。教学时,教师可布置学生参考黑白照片中的一幅,如作业提示文字中强调的完成自己的绘画创作。

二、教学目标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观察人脸的脸形、五官和表情特点,用国画的笔墨方法画有特点的人脸。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观察示范、艺术实践等过程,学习用国画技法创作一幅有特点的肖像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提高学生的探究、表现和感悟能力,提升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观察、分析人物脸形五官特征,用国画的笔墨方法画人脸。

教学难点:用浓淡干湿的笔墨表现有鲜明特点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流程

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学,一切促进学生的学”为依据,教师可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方法,灵活调节教学内容和进程,使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和主动学习的过程。运用“视频导入—知识探究—微课示范—学生实践—评价延伸”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合作、探究、表现的乐趣。

(一)视频导入

Black or White是国际巨星、世界舞王迈克尔·杰克逊填词与谱曲,并与美国说唱歌手L.T.B.共同演唱的歌曲,教师请学生欣赏MV片段,观察人物特点。

教师小结:不同的肤色、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每张面孔都有自己的特点,引出并板书课题“有特点的人脸”。

(二)知识探究

1.猜漫画人物形象

屏幕出示两幅知名人物的漫画,请学生猜猜他们是谁。

(王宝强:中国内地男演员、导演;罗温·艾金森:《憨豆先生》的主演)

我们要抓住人物五官和脸部的特点,对最突出的特点进行适当的夸张与变形来表现人物。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明星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注意到人物的特征,有意识地由特征联想到人物形象。)

2.分析马三立的脸部特点

这位相声界的泰斗级人物大家认识吗?

(分析相声大师马三立的脸部特点时,教师结合自身的五官特点,请学生进行直观的比较)

他是相声大师——马三立,论年龄我们应该称呼他马三立爷爷啦。他的那句“逗你玩儿”在当年可是家喻户晓,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马三立爷爷的脸部有哪些特征?

脸型:申字脸,老师呢?是方形脸。脸形是表现人脸特征的主要因素。

眼睛:小且深邃。老师呢?是大大的圆圆的。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主要因素。

嘴:小小的薄嘴唇。

耳朵:他的耳朵是大大的招风耳,而老师的耳朵小小的,那就叫我元宝耳吧!

(设计意图:加深对脸形、五官的认知,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突出特征,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表达)

3.探究国画表现人脸的方法

想一想,我们应该运用什么样的笔法和墨法才能表现得惟妙惟肖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微视频。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记忆,微视频学习人物头像的方法和步骤。直观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忆能力。)

4.微视频呈现马三立肖像的绘画步骤

视频中,老师是怎样画的马三立先生呢?

第一步:中锋淡墨勾轮廓;

第二步:侧锋重墨画头发;

第三步:淡赭加水染肤色。

下笔前要概括人物的主要神态,抓住形与神,注重中锋与侧锋用笔,墨色的浓淡、干湿的变化,笔锋中水分控制更要准确,只有那样才能使画面更加生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艺术造型能力和对中国画工具的使用能力。)

5.作品赏析

中国画注重“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抓住人物形与神进行表现。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画家笔下的作品。

A:《与阿Q像》(蒋兆和)

阿Q 是鲁迅小说里塑造的人物,是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形象。阿Q 面目消瘦,额头上青筋凸出,身着破烂的衣衫,攥着拳头。画家多处运用枯笔与焦墨来表现人物特征,用充满表现力的线条勾画形象,皴以凹凸结构,写形传神。

B:《小金花》(刘文西)

人物面部丰满红润,一双又黑又大的眼睛炯炯有神。生动传神地表现了清纯、俊俏、可爱的小女孩形象。这幅画是从有血有肉的现实生活中来的。画家用简单的线条来进行人物的造型,色墨结合恰到好处,能够用不露笔痕的饱色表现面部皮肤的新鲜圆润。

(三)艺术实践

用写意的方法画一幅有特点的人脸作品。

1.注意抓住人物的脸形、五官和表情等特点;

2.运用中锋和侧锋用笔,注重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

(四)作品评价

你是怎样抓住人物的特点的?抓住了人物的什么特点?用笔、用墨的方法是什么?是否运用笔墨表现了人脸的特征?作品是否运用墨色的浓淡、干湿、黑白变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评价中发现自身优点,开拓眼界,在评价中巩固本课所学知识,同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四、融合传统与现代理念的国画教学的思考

随着国家及社会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日渐关注,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也逐渐引起重视。在小学12册美术教材中关于国画的课程涉及欣赏评述和造型表现两大领域。其在题材内容方面,由一开始不强调具体形象的游戏,到涵盖中国画题材的花鸟、山水、人物;在过程与方法上从最初的以游戏方式入手,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笔墨情趣的渗透,到中国画技法逐渐系统全面。我们不难发现,教材编写的意图是由浅入深、全面系统地引领学生学习中国画。在这种现状下,如何拓展学生的国画学习渠道,丰富国画学习内容,掌握和传承国画的传统绘画形式,培养国画基本素养,体会国画的精神内涵,都需要美术教师进行深入的研究。

中国画历史悠久,前辈们已经总结了丰富的经验,也制定了特定规范。著名国画家潘天寿先生是这样阐述国画技法的:“法自画生,画自法立,无法非也,终于有法亦非也。故曰:画在有法无法间。”这说明国画学习是有法度的。教师可针对小学国画教学的现状,结合美术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探索中国画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的国画教学与传统的水墨画教学有很大的区别,更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与感受,激发学生对国画学习的兴趣,提高国画学习的水平。传统的教学中更重视画面的构图,每位学生在已有的框式下进行临摹,对此,我们要改变传统教育中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方式,在国画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赏析名家名作:在欣赏中领悟艺术魅力

名画欣赏是国画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国画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引导学生赏析画家作品,感受了解大师们作品的构图、笔墨、设色等精妙之处,知道了中西方绘画构图的异同。让学生了解和感知中国画的美,能激发学生对国画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

(二)引导体验与尝试:在游戏中激发兴趣点

在国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去体验和尝试笔墨,点燃他们绘画的热情。在《有特点的人脸》的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人物的照片、视频,让学生们观察人物的面部结构特征、探究笔法和墨法的运用,学生在生宣纸上勾勒着墨,尝试表现,绘画兴趣深厚。

学生在笔墨体验和尝试过程中,感受到水的多少会影响墨色的浓淡,笔锋在宣纸上停留时间的长短就会影响到线条的粗细变化……这样的教学方式就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国画的兴趣。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发现笔墨在宣纸上产生的一些奇妙的笔墨效果和墨韵变化,让他们尽情地在水、墨、色的交融中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自由发挥,画一画、玩一玩、试一试,在玩中学习,在体验中收获,感受笔墨带来的乐趣。

(三)张扬情感与个性:在实践中拓展创新点

在学生进行创作时,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题材进行绘画,学生就能大胆、有个性地去表现,从而激发潜能,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张扬情感和个性,画出不同于老师、不同于他人、又不重复自己的作品。国画技法复杂多样,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学生要想了解这些文化,示范和演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在宣纸上讲解演示中锋勾线、侧锋染色的运用以及以墨撞水、以水撞墨、以色冲墨等用笔用色技法,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师可有意识地引领学生观察墨法和笔法的变化,从无意到有意,再从有意到无意,学生逐渐掌握基本的笔墨,有助于满足创作的需要。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践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收集素材,进行创作的前期准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人脸进行创作,还可以写生人脸。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下笔,勇于概括、提炼和发挥想象,将内心的情感和体验表达出来。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内容将富有生活情趣,充满童趣,形象更生动。

时代在变化,国画教学也应当随时代的前进而革新。教师要力求研究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在传承中创造,在创造中成长。

猜你喜欢
人脸国画笔墨
国画《鲦鱼》
国画《鲿》
有特点的人脸
一起学画人脸
笔墨童年
三国漫——人脸解锁
国画欣赏
长得象人脸的十种动物
国画等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