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在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及培养路径

2021-08-27 17:36董飞
领导科学论坛 2021年6期
关键词:年轻干部干部发展

摘要:年轻干部群体是高校最具活力、最具战斗力的一支人才队伍。重视培养年轻干部,着力打造一批忠诚干净担当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既是地方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适应国家战略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地方高校应注重年轻干部培养,积极探索构筑与实际相符的年轻干部人才培养体系,持续提升年轻干部人才综合素质,建立优秀后备人才库,为地方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年轻干部;地方高校;干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1)06-0103-04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协同共建模式下的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路径探究”(2016SJB880129);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协同共建模式下地方高校与城市融合发展研究”(16JYB012)。

作者简介:董飞,淮阴工学院讲师,博士。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8年6月29日审议通过《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意见》强调,要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经得起风浪考验,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国务院于2019年2月13日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未来5—10年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并指出,到2022年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要向应用型转变。2020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738所。其中,本科院校1270所(含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1所),高职(专科)院校1468所[1]。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年轻干部既是推动转型发展的力量,也是保证学校教育事业长久发展的基石。

作为一所正在快速发展中的地方应用型高校,近年来,淮阴工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聚焦事业发展重点环节,在持续做好干部日常教育、选拔任用等工作的基础上,坚持以点带面、重点突破,不断创设工作机制,探索完善年轻干部人才培养路径,大力激发年轻干部在促进学校和区域融合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推动学校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不断迈进。

一、坚定理想,提升年轻干部政治标准

坚定的理想信念不仅是检验年轻干部的核心标准,也决定着年轻干部的发展前景。淮阴工学院围绕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已经常态化开展干部理论学习培训和实践训练,鉴于新形势对干部提出的新要求,该校正着力通过以下措施,进一步筑牢年轻干部思想根基,提升年轻干部政治标准。

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新干部、年轻干部尤其要抓好理论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促进年轻干部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2]。

二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首要任务,深入巩固和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效,发挥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淮工精神和“明德尚学,自强不息”的淮工校训对年轻干部理念信念的激励作用,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理念根植于腦海、显现于行为、见效于育人质量,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贯穿于工作全过程。进一步运用周恩来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强化为师生服务意识,切实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坚定理想信念转化为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源源动力。

三是加强政治教育训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政治训练是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的教育训练,年轻干部可以快速把党的政治主张、政治纲领、政治精神转化为日常工作中的自觉行动,是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年轻干部队伍的重要之举[3]。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的提升,需要年轻干部在理论学习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政治训练,保持政治定力。通过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三会一课”等实际工作,不断增强年轻干部的政治定力。

二、压担负荷,提升年轻干部育人本领

“青年者,国之魂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当前,年轻干部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叠加期,更是自身人生和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始终注重在关键工作中、重点环节上给年轻干部压担子、增负荷,与此同时,也从中发现培养了一批优秀年轻干部。立足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应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年轻干部成长成才规律,因人施策、因事择人,不断提升年轻干部立德树人、服务社会的能力。

一是善于“助教式”压担子。从年轻干部快速健康成长角度考虑,进一步增强善于发现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年轻干部工作体系,通过助教、以老带新等形式引领和促进年轻干部快速融入工作岗位、适应学校发展格局,增强发现问题的敏锐度、分析问题的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执行力。通过高效递进式锻炼,开阔年轻干部工作思路,深入了解学校实际,在岗位上发挥关键作用。

二是注重在基层一线大力发现培养年轻干部。身处一线的高校年轻干部是负责各项工作的排头兵。面广量大、千头万绪的一线工作既体现着学校统筹布局能力,更是发现培养考验年轻干部的主阵地。经历一线工作锻炼的年轻干部往往对学校工作要求理解得更加透彻,对基层困惑更为了解,对复杂事情的处理能更好地把握分寸,更能催生出符合新时代高校发展要求的干部。

三是了解急难险重时的心境和做法。学校的首要职责是育人,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当代年轻学生思维活跃、个性张扬、追求多元,给年轻干部或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错综复杂的事务性工作,年轻干部需要稳住心态,强化学习研究,积极领悟琢磨,不断增强处理事务的工作水平,要克服心态过急、经验不够、把握不准、领悟不透等不足,提升服务师生满意度和立德树人质量[4]。

三、催化转型,激发年轻干部内生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对高校年轻干部群体而言,更应该加强主动意识,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提升业务能力。

一是培养扎实学识。扎实的学术能力是地方高校及干部教师的立身之本,决定着地方高校育人的能力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水平,更决定着年轻干部自身职业生涯高度和学校发展前景。地方高校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要职能,年轻教师一般专业水平高、适应快,应该围绕学校和地方发展需要,进一步融入工作团队,凝练专业发展方向,不断积累扎实学识。

二是积极做好转型发展。新形势下,淮阴工学院始终加强发展规划政策导向,结合学校优势定期组织研讨交流和学习培训,结合省市产业行业人才需求适时调整专业研究方向,构建协同发展新机制,应对时代发展诉求。

三是注重培养复合型干部人才。引导年轻干部全面做好自我分析、找差补齐,不断增强综合能力和业务水平,对学校长远发展至关重要。淮阴工学院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中,能够结合专业和特长等要素,引导年轻干部分类发展,强化培养有专业背景、精通管理知识的复合型领导干部,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四、内外交流,引导年轻干部分类发展

加强内部轮岗和对外交流合作,既是促进高校职能部门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提升年轻干部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多领域、宽视野干部人才的有效途径。由于传统等要素的制约,有些地方高校仍存在干部校内轮岗交流少、对外交流合作主动性不够等问题,已经制约了干部培养和自身成长中的因素,长远看甚至有影响学校持续发展的可能[5]。因此,科学引导年轻干部参与校内外交流任职,充分发挥年轻干部接受新知识快、环境适应能力强的优势,对干部队伍长远建设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

一是加大年轻干部校内轮岗交流。年轻干部学习能力强、工作思路开阔、适应性强,通过校内轮岗交流,可将年轻干部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同时,通过校内轮岗交流,年轻干部可以经历不同岗位环境,增进对本校办学特色的了解,深化运用高等教育管理规律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年轻干部对全局的洞察力、思辨力、掌控力。

二是积极推动年轻干部参加校外挂职锻炼。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淮阴工学院切实把外派挂职锻炼作为培养年轻干部的有效途径之一,每年积极选派优质的管理干部和师资队伍挂职任科技镇长团成员、扶贫工作队队员、驻村第一书记等参与锻炼,在释放地方高校人才智力资源、推动校地融合发展、促进政产学研齐头并进的同时,实现在一线历练培养干部的目标。

三是拓展年轻干部全球化视野。在全球化发展形势下,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需要具有更高站位、更宽视野的干部队伍做好前进引领。国际化交流合作,可以进一步强化年轻干部立足全球化意识,提升其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塑造具有全球站位、未来视野的新时代领导干部[6]。

五、严格纪律,督促年轻干部廉洁自律

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是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肩负着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在干事创业的重要时期,要对年轻干部強化底线思维、红线意识,督促其做到坚决不触底线,不碰红线。

一是加强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督促年轻干部要把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作为人生信条,认真区分工作创新和严守规矩之间的关系,严格把握好分寸毫厘,既要防止以规矩制度约束工作创新,也要杜绝以一味创新突破规矩要求。

二是加强廉洁文化教育。要教育引导年轻干部强化自我修炼,正心明道,防微杜渐,做到有原则、有底线、有规矩。淮阴工学院通过干部专题培训、党务工作例会、廉洁文化教育基地等渠道,不断加强年轻干部的廉政教育。

三是经常咬耳扯袖提醒。年轻干部工作热情充足、经历相对少,对其工作中的一些不足,要做好督促提醒工作。近年来,淮阴工学院校认真学习贯彻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经常性对干部政治生态进行摸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这对新时代年轻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真正以问题为导向,立足岗位实践,锤炼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高校年轻干部身处科技攻关、脱贫攻坚的历史关键时期,时代迫切需要年轻干部挺身而出、冲锋陷阵、奉献年轻活力干劲,成就时代伟业。在今后的干部工作中,淮阴工学院将一以贯之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督促年轻干部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坚持扎根基层,密切联系师生,培土墩苗;坚持对标先进,向典型和优秀看齐;坚持经常性反思自省,在知行合一的感悟中增强主动性,在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中实现人生梦想。

参考文献:

[1]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EB/OL]. http://www.gov.cn/shuju/2021-03/01/content_558 9503.htm,2021-03-01.

[2]中央编办召开青年学习小组座谈会深入推进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J].机关党建研究,2020(6):65.

[3]林永煌,林丽芳.政治训练:干部教育培训实践与反思[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9(2):27-32.

[4]曲孝丽.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J].党建研究,2020(6):14-16.

[5]蒋超良.履行好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政治责任[J].领导科学,2018(30):1.

[6]陈家志.迎接经济全球化必须培养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J].桂海论丛,2002(4):17-19.

责任编辑:陈若水

猜你喜欢
年轻干部干部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年轻干部面对“三重门”
年轻干部要过“一道坎”
年轻干部要做到“五个过硬”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