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08-29 09:30虎珲
求知导刊 2021年32期
关键词:解决策略写作教学小学语文

摘 要: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之一,语文科目对小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高效的写作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及观察理解能力,進而为小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有力的支撑。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2-0028-02

引 言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写作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然而,现阶段的小学语文写作状况不容乐观,学生每天的生活就是上课、下课,生活经历并不丰富,导致他们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无法与生活相衔接[1]。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形式过于简单

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较为简单,导致小学生在课文阅读、学习的过程中难以积累优美的语句,写作内容较为空洞。同时,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弱,无法深入了解文章的内在意义。

(二)小学生没有足够的写作素材和知识

首先,小学生积累的语文知识是有限的,不能很好地运用语句及修辞手法进行表达。其次,小学生没有足够的写作素材作为支撑,盲目写作,无法写出优秀文章。再次,语文教师在小学生没有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写作教学,容易打击小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最后,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传授的知识是有限的,如果小学生课后无法理解写作知识和素材,很容易对写作产生抵触情绪。而且,一些教师仅是将写作素材机械地讲授给学生,导致学生对写作知识理解片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写作效果。

(三)小学语文教师没有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情感

小学生必须融入真实情感,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然而,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经常让学生记忆好词佳句,导致学生作文华而不实。如果一篇作文中仅蕴含好词佳句及富有哲理的句子,而没有作者的真情实感,将无法触动读者的心灵,长此以往,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将无法得到提高[3]。读者无法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文章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

(四)小学语文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认为,小学生社会阅历较浅,不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的过程中只是让学生单纯地背诵和模仿优美语句。这种教学方式虽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但是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导致小学生失去自主写作的信心。学习信心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小学生的迷茫感和无助感,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五)小学生不具备充足的阅读知识量

许多小学语文教师认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所以小学生可以不用阅读课外读物,只要认真地学习教材内容就可以。一些语文教师重点关注小学生在课堂学习和掌握阅读知识的情况,只是让小学生摘抄、记录课文的优美语句[4]。然而,小学生仅依靠课堂阅读教学积累写作知识,是无法灵活运用写作知识和素材的,更无法写出优秀的作文。

二、解决策略

(一)创新写作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得到了创新。小学语文教师在要求学生广泛阅读文章的同时,应为学生选取符合其年龄特点的阅读资料。教师要注意不能仅让学生死记硬背好词佳句,还应深入讲解好词佳句的用法,指导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5]。

(二)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及认知需求等,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写作知识的欲望。在实际的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增强写作材料和题目的真实性及趣味性。小学生的写作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小学生的写作来源和动力多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因此,要想提高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语文教师应帮助其找出写作题目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例如,在以“母爱”为题目进行写作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回想自己与母亲相处的时光,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通过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当小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应表扬和鼓励学生,将优秀作文装订成册,在班级内进行鉴赏、阅读等。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调动小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小学生对语文写作的认知,开阔学生的写作思路,进而使小学生写作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最大限度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调动其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在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中写作。

(三)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范围有限,导致小学生不具备充足的写作知识,所以培养小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非常重要。对小学生而言,词汇和语句的积累、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其写作水平。仅靠小学生自己是无法完成词汇积累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帮助学生整理所学词汇和语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并依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及认知能力等,为学生选择适合其阅读的经典文章,尽量减少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浪费的时间。除此以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积累和总结阅读时遇到的经典语句与词汇,在完成阅读文章的同时,掌握文章的写作结构及修辞手法。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知识和素材,进而为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鼓励学生勇于创新

小学生模仿优秀作文进行写作虽然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的效果,但不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利于小学生后期的写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把握好学生参考范文的尺度,鼓励学生创新,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情感,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写作能力。例如,小学语文教师点评作文时应选择具有创意的作文,并对作文进行适当肯定。对雷同的作文,语文教师应予以批评和指导,让学生明确了解只有勇于创新才能真正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

(五)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知识和素材

小学生如果积累的写作知识和素材不足,就无法创作出优美文章。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广泛阅读,并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更多素材。增加小学生阅读量的方式有许多种,如教师可以为小学生选择适合其年龄的阅读资料,组织班级学生共同进行阅读。教师还可以在班级设立图书角,邀请小学生每人分享一本图书。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能够为写作积累更多素材,还可以有效提高阅读能力,进而最大限度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六)引导学生将情感与写作相结合

小学生的感受能力较弱,无法深入理解情感,但語文写作是情感与生活的结合。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培养学生对情感的体会能力,如通过与学生沟通交流,分享生活中发生的有趣事情,使学生积累足够的生活写作素材。此外,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学生的情感体会和感悟能力,如可以通过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联系实际生活,融入自身真情实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使学生写出内容和情感丰富的文章。

结    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写作能力对小学生意义重大,关系着小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影响着小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写作教学,通过“打破传统教学观念、深入探究新型写作教学方式方法”“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不断完善和创新写作教学模式”等策略,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其写作水平,进而促进语文写作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罗雅心.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2):252.

[2]周媛.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8(11):105.

[3]齐景芝,常红梅.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3):243.

[4]齐秋芳.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17(10):81.

[5]沈晓芹.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通信,2017,19(19):129.

作者简介:虎珲(1991.5—),女,甘肃渭源人,本科学历,中小学二级教师。

猜你喜欢
解决策略写作教学小学语文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