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互动

2021-08-29 01:38张玉林
求知导刊 2021年32期
关键词:有效互动阅读与写作初中语文

摘 要:语文是一门围绕汉字语言展开教学的学科,教师主要通过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本文从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意义和现状入手,对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效互动的策略,希望可以借此优化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互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2-0038-02

引 言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不可分割的。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需要通过写作练习来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在开展写作教学时,需要先通过阅读来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二者只有形成有效的互动,才能使语文教学效率得到真正的提高。但是,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现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割裂的问题。这样一来,阅读和写作之间难以产生有效互动,很容易出现学生在写作的时候缺乏素材、阅读后缺乏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意义与现状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阅读是积累语文知识的必经之路,学生积累语文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阅读。高效的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知识吸收效率,并积累作文素材。而且,高效的阅读教学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课外时间能够通过主动阅读来积累语文知识[1]。

(二)语文写作教学的意义

写作是人们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种重要形式。学生如果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就会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教师教授学生读后感类型文章的写作方法时,还能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对所读内容进行更加深刻的思考,使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知识,获得感悟。

(三)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现状

有的语文教师开展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缺乏互动,如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往往直接布置写作任务,然后让学生进行写作;在开展阅读教学时也是直接给出相应的阅读任务,规定学生的阅读量。教师对学生的理解深度不做过多要求,而且在学生阅读后,只是提出一些比较浅显的问题来考查学生是否完成阅读任务,不会通过布置写作练习来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思考。

二、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互动关系

(一)阅读能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缺乏知识储备的写作练习只是泛泛空谈,而且在学生的作文中还会出现用词错误、语法不当等问题。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先引导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文知识储备,之后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这样学生才能在写作中做到言之有物、落笔有神。

(二)阅读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借鉴模板

教师为学生挑选的读物大都是经过作者反复雕琢才呈现出来的作品,其中有很多值得学生学习的地方。例如,学生在阅读一些经典名著时,不仅可以从其情节内容中感悟道理,学习作品的遣词造句,而且可以更深入研究作者的行文思路,甚至以这些经典读物为模板来进行创作[2]。这样一来,学生的文笔会逐渐提高,他们的创作欲望会更加强烈,会主动写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三)写作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用意

写作不仅仅是将思想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更是对语文知识深入思考的研究过程。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会运用自己通过阅读积累的一些优美词句。这些词句或精简凝练、或辞藻华丽,大多能为自己的文章增色。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首先要理解某些词句的意思,其次思考这些词句的用法和用意,最后才能将其化用为自己的知识。这样,学生在进行写作练习的同时加深了对词句用法的理解。

(四)写作验证学生对文章理解程度

教师根据阅读教学而开展的写作教学,对学生理解文章内涵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学生写读后感时,不仅需要回想读物的内容,还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研究故事情节背后蕴藏的深层思想,并进行总结和提炼,最后才能运用到写作中。这样的思考可以让学生感悟文章内核,体会作者想表达的思想,进而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效果。

三、促进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效互动的策略

(一)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

在語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本来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这样的关系,并在课堂上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先拟定一个主题,然后给学生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让学生积累与主题相关的语文知识和写作素材,最后通过写作练习来验证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加深学生对这些文本的理解[3]。

例如,阅读《中国石拱桥》一文时,学生通过阅读能够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发展历史。首先,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教师应给学生科普搭建石拱桥涉及的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讲述几座著名石拱桥的故事,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其次,教师通过随堂测验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再次,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以“中国石拱桥”为主题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在作文中写出自己对课文的思考和感悟。最后,教师通过对比学生的随堂测验试卷及学生的作文,发现大部分学生通过写作训练,对课文的理解会更加深入。而且让教师惊喜的是,有些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了横向延伸思考,从中国石拱桥的发展历史延伸讨论了中国历史的几次变迁,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有深度的结论。

(二)阅读兴趣与写作兴趣的互相转化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而且两者之间存在可以相互转化的共同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当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并爱上阅读以后,就很容易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创作的冲动。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创作欲望,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猫》是一篇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优秀文章。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被故事情节深深吸引,迫不及待地看下去,想要知道故事后续的走向。当学生看到结尾的时候,他们又会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愧疚之情。教師可以借助这样一篇有趣的文章,激发出学生的创作热情,让学生尝试着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一篇关于愧疚的文章,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对同理心和是非观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三)养成学生阅读后记录感悟的习惯

好的文章往往会引起读者的共情,对读者产生积极、正向的思想引导;而一名优秀的读者,则会深入挖掘文学作品蕴藏的内涵,感悟作者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优秀的读者,使学生在阅读完这些文学作品后有所领悟,同时要求学生及时把这些感悟记录下来,转化成自己的思考和理解[4]。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邓稼先》一文,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在学生阅读的时候,教师要督促学生记录他们从课文中感悟到的内容,让他们为接下来写读后感积累素材。另外,在学生写作前,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邓稼先的一些经历和功勋,让学生对邓稼先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样,学生在写读后感的时候,就能根据邓稼先的经历对其言行进行分析,从而感受到邓稼先刻苦钻研的高尚品格及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

(四)帮助学生在读写过程中互动感悟

在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互动实践过程中,很多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收获较少,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对阅读素材的感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不够透彻,也就无法在写作过程中进行深入思考。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活动时,必须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感悟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从采集写作素材的角度进行阅读。这样学生就能抓住阅读重点,领会到写作素材中最有价值的核心思想。

例如,《精神的三间小屋》一文较难理解,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对此,教师可以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借由这篇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字表达能力。教师可先引导学生阅读这篇文章,并教给学生一些阅读与写作的方法,使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学习一些写作方面的知识。学生阅读完以后,教师不要马上开展写作教学,而是给学生留出时间对文章进行深入思考,并鼓励学生自由结组讨论,使学生对文章内涵进行一次深入挖掘。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充分的感悟和理解后,教师再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学生就能在写作时有话可说,并且写出具有一定深度的作文。

结    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积累知识的方法,更要教给学生用语文知识进行正确表达的方法。所以,初中语文教师有必要对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究,以提升阅读和写作的教学效率。另外,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进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左信.全面实现读写整合  有效促进良性互动:浅谈新课程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2(22):31-32.

[2]李川兰.浅谈在阅读与写作中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9):68.

[3]李辉.浅议初中语文阅读写作教学的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9):39.

[4周运西.培养“读写”能力,提升核心素养[J].新课程,2020(40):194-195.

作者简介:张玉林(1969.11—),男,甘肃景泰人,本科学历,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有效互动阅读与写作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问题导引下的课堂有效互动内涵与特征
让互动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绽放
推动有效互动,成就精彩口语交际课堂
英语教师课堂互动反思研究
浅析如何做好德语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的迁移与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