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利用课堂提问策略 提升学生英语思维品质

2021-08-29 09:27司亮
求知导刊 2021年32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课堂提问小学英语

摘 要: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英语有助于思维品质的发展,这也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之一。教师的话语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作为课堂教学的引领者,教师可以通过高效的提问,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升其思维品质。

关键词:课堂提问;小学英语;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2-0046-02

引   言

课堂是英语学习的主阵地。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解释、分析等方式,组织学生讨论、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基于学生已有的汉语思维进行英语学科的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英语思维。英语教学着力发展学生的六种思维品质,即批判性、灵活性、开放性、深刻性、创造性和准确性[1]。本文以课堂教学为例,重点讲述如何优化课堂提问策略,进而激发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开放性及深刻性。

一、以开放性提问,提升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适切的课堂提问有助于学生思维创造性的提升。学生通过教师有策略的问题引导,以想象、联想及推理的方式思考问题,能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进一步提升语言应用能力。

(一)设计“Big Question”,激活学生创造思维

在课堂提问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Big Question”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无拘无束”,进而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Holiday fun主要谈论假期生活,笔者便以“昨天”的生活展开提问,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

有关活动的提问主要由“What...? Where...? When...? Who...? How...?”等引导(见图1),通过这些问题的热身,让学生初步感知如何讨论活动。之后,教师再将这些“Big Question”贯穿整个有关假日活动的讨论过程。这样,学生在开放性问题的指引下,以点带面进行讨论,从中心向四周发散,在交流、研读中提升了思维能力。

(二)设计“Main Question”,拓展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人类运用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推断和设想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以“Main Question”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在主问题的引领下,以任务驱动来带动阅读的主动性。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第八单元Our dreams一课,主要内容是讨论梦想,教师可以提出“What do the students want to be?”為课堂教学的“Main Question”,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在教学完教学内容后,教师还可以继续提问“What do you want to be?”,让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实际进行联系,由此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以致用。

二、在适时处提问,强化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一)适时提问,激发思维活性

一节课上,教师教学的重点是“如何发出指令”。教师教授完句型“put...on...”后,要求学生发出指令。在教师根据指令做动作时,大多数学生发出类似“Put your right hand on your head” “Put your fingers on your face”等简单易操作的指令。这时,一个身材矮小的男生站起来用不太流利的英文说道:“Put this rubber on your nose, please.”教师先是一愣,然后走到他的面前说:“You are a clever boy. But this rubber is small, can you give me a bigger one? ”尽管学生没有学过比较级,但通过教师肢体语言的帮助,他准确地理解了其中意思,并递给这位教师一块大的橡皮。而这位教师也从容地完成了动作,这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高涨,个个都跃跃欲试。

在此案例中,教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态度十分镇定,采用提问教学法,围绕教学内容,顺利地将“突发事件”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将突发情况与课文内容相结合,借题发挥巧“提问”,春风细雨化“尴尬”。教师的话语不仅营造了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学生思维活性。

(二)连续追问,引发批判思维

鲁子问教授在其文章《课堂:英语(精品课)核心素养植根的沃土》中提到了一个有关教师课堂提问设计的案例。对于“Wolf!(狼来了)”这个故事,学生都不陌生,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Why did villagers help the boy at the boy's first and second cry?(村民们为什么在男孩第一和第二次呼喊时帮助男孩?)Which is the reason why the villagers did not believe the boy at last, telling a lie or telling too many lies?(什么原因导致村民最后不相信男孩,是撒一个谎?还是撒太多谎?)What do you think that the boy's parents might do if they appeared in the story?(你认为如果故事中出现男孩的父母,他们可能做什么?)What questions do you want to ask the villagers, the boy and his parents?(你有什么问题想问村民、男孩和他的父母?)

教师设计的问题不是让学生回答Yes或No,而是要帮助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这个故事,引导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发展学生的提问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自主发展。

三、借问题链提问,助推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一)借助问题,提升学生思维度

译林版小学五年级、六年级英语教材第一单元均是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例如,对于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The king's new clothes,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链:(1)What did the two men think of the king?(两个骗子认为国王是个什么样的人?)(2)What did the king think of his new clothes when he put it on?(当国王穿上新衣服时他怎样想?)(3)Why can the little boy tell the truth?(为什么小孩子能讲实话?)(4)If you were the king, what questions did you want to ask the little boy and the people?(如果你是国王,你有什么问题想要问这个小男孩和人民?)

教师通过深挖教材设计的问题链,能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提出更有效、更深层次的问题,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和广度[2]。

(二)深挖教材,拓宽学生思维力

在教学过程中,并非所有问题都是有效的,教师要从多种角度来挖掘文章内容,设计更有价值的提问,从而刺激学生的思维活性,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3]。

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3 How many?一课中,杨玲在詢问海伦拥有的贴纸数量后,提出了一个请求:“Can I have one?”海伦回答:“Sure.”这时,教师提问:“Does Yang Ling have a sticker?”或者“How many stickers does Helen have?”如果大多数同学能正确且快速地回答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就不够有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这时,教师只需变换问题为“Is Helen a nice girl?”“Why is Yang Ling so nice?”即可。这样,在学生回答这些问题时,教师不仅能够检测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还能够了解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情况。

结    语

小学英语教材内容多以对话或短小的篇章为主,学生在掌握了词汇、句型等基础内容后,对文本的理解并不是难事。然而,如何深挖教材,帮助学生了解文字背后的意义,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提问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其通过为学生设置信息沟,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力,使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让学生在开放性问题中回答或否定问题,提出问题、再否定问题。如此循环往复,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锻炼,其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彩霞.课堂提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天津教育,2021(13):91-92.

[2]陈祖兰.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提问的方法[J].名师在线,2020(36):85-86.

[3]范本霞.挖掘教材资源  培养英语自主学习能力[J].名师在线,2018(19):32-33.

作者简介:司亮(1979.6—),女,河南洛阳人,副教导,中小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课堂提问小学英语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DiscussiononBusinessEnglishLearningBasedonTheoryofConstructivism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