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人文精神 激活语文课堂

2021-08-29 22:35乔文
求知导刊 2021年32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素质教育高中语文

摘 要: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更加关注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教育。本文以高中语文教学为研究对象,就如何在语文课堂渗透人文精神提出了几点对策,希望能对语文人文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精神;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2-0063-02

引    言

简单来说,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肯定、对人文理想的追求、对人的关怀。在个体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在国民素质提升过程中,人文精神教育起着塑造理想人格、提高道德修养的重要作用。语文是人文精神教育的主要阵地,语文教学是人文精神的播种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进行人文教育,是语文教学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学的重大意义所在。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开展人文教育呢?

一、树立人文意识,重视人文教育

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础课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是语文教学约定俗成的规定。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执行者,要想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进行人文渗透,需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满足人文教育对“人力”这一外在条件的需求。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要吃透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了解“培养学生的人文品质和思考能力”的内涵和必要性,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从多个角度、抓住一切机会进行人文精神渗透,以提高语文教学的人文品质和学生的人文素養[1]。

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许多文质兼美的古诗词,也有一些经典的议论文,许多文本中蕴含的人文精神至今仍有普世意义和教育价值[2]。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加强自主学习,丰富知识储备,广泛涉猎各类人文书籍,同时密切关注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动态,在教学中吃透教材,将书本中的人文精神与时代人文精神相结合,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和教育。例如,《想北平》一文主要抒发了作者对北平的眷恋,这种对故土的眷恋体现了中国人的乡土情结、家国理念。教师可以列举“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海外华侨落叶归根”等事例,引导学生针对当代青少年对西方文化、资本主义国家盲目崇拜等现象,谈谈家国理念,加深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认识和认同,保证学生永葆初心、踏实前进。教师准确把握教材中的人文精神与时代的人文精神的结合点,将人文精神和语文教学完美地结合起来,可以收到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的良好效果。

二、发掘人文素材,传播人文文化

语文课程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材,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个汉字、每个词语都有其人文内涵、构造原理和依据。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作品不仅是作者勤劳和智慧的结晶,还是他们对人生体验的结果。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的文本,可以体察不同的生命,管窥世间万象,感受人性善恶,进而感受到生命的伟大[3]。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教材和资料利用,以教材为根本,充分发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借助精彩的文本、故事或个人进行人文精神教育。

例如,在教授《我与地坛》这篇课文时,教师通过细读课文可以发现,文本中蕴含丰富的人文素材,而且作者的人文精神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到成熟再到升华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对痛苦的感受、对生命磨难的思考、对人类和宇宙终极的深度追问,表现出人文精神的伟大——它虽然无声无息,却永不熄灭。但是,由于阅历有限、人文素养不高,许多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即作者由于身体有残疾而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最终得到救赎。为了让学生对苦难、自然、生命、宇宙进行深度思考,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从母亲和儿子的角度与地坛进行对视、对话,使学生通过体验式阅读感受母亲和儿子的思想感情。然后,教师可让学生对一些古老的哲学问题如幸运与痛苦、弱者与强者,进行辩证思考,让学生通过严谨、理性的思考领悟生命的有限和宇宙的永恒都是相对的,只有自救、自强,才能感悟到幸福。这样充分发掘教材中的人文资源,让学生对生命的精神性进行深度思考,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使学生的心灵和情感返璞归真。

三、创设教学情境,深化人文认识

人文精神关注的是人类的尊严和价值,它是以人的追求和选择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的内涵和意义都非常丰富,它的指向也不是单一的。虽然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对人文教育耳熟能详,但是关于人文精神的内涵、人文教育的意义和内容,他们都缺少足够的认识。要想强化人文教育的作用,在进行人文精神渗透时,教师就要创设教学情境,增强人文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彰显人文精神的鲜活性、时代性和积极作用[4]。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人性的可贵、人性的力量,进而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之所以被梁启超盛赞为“《史记》十大名篇之一”,是因为它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和深刻的哲理。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从“将相和”这个故事中受到人文熏陶和教育,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成语导入:“‘和不仅是中国最古老的价值观,还是带有东方哲学意味的处世智慧。关于‘和,中国有许多成语和故事,如言和心顺、合则两利、和而不同、和气生财、和衷共济、琴瑟和鸣、地利人和,等等,‘将相和是最能体现‘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这一道理的事迹。那么,将和相分别指谁?将和相为何不和?不和会有什么后果?又为何而和?‘和有何意义?”学生带着这些疑问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再由教师从大局观、国家利益的角度讲述“廉颇蔺相如将相和”的意义:“蔺相如是智慧的化身,他之所以忍让廉颇,是因为他眼界高远,顾全大局。也只有顾全大局,秦国才不敢小看赵国。这种大局观和爱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廉颇虽然鲁莽,但是他知错能改,乐于受教,也不失为道德典范。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我们要学会接受世界的不同,更要学会团结,忠于祖国,做一个识大体、有大智慧的人。”教师借助成语和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领会到人文精神的真正内涵。

四、提高课堂效率,培养人文道德

人文精神渗透要以人文知识、人文教育为载体。但是,人文精神内涵丰富,学生的人文意识、人文素养的培养非一日之功,无法一蹴而就。教师要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重视日常积累,将人文精神的渗透和教育落实在日常教学中。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就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手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人文品质,以充盈学生的内心,帮助学生开启智慧的大门。

例如,在教学《江南的冬景》一文时,首先,结合教学目标“学会欣赏和表达自然之美”,教师可以抓住“江南”“冬日”兩个关键词,让学生阅读有关“江南”和“冬日”的经典文本,感受作者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然后,学生激活知识经验,开启知识储备库,开展“古诗词接龙”背诵活动,背诵自己学过的、记住的关于江南的诗词名句,如“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年湖上春如梦,二月江南水似天”“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最后,教师讲述乡愁情怀中的江南水乡及其当代意义,讲述中国文人雅士对江南无限眷恋之情的由来,讲述人们对自然美与真的追求。由此,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中国人心里都有一个江南。江南故园实质上是中国人深受天人合一理念影响,对诗意栖居环境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寄托。随后,教师要求学生每天抽出几分钟的时间读、记诗词名句,把功夫下在平时。这样在课堂上结合人文精神弘扬传统文化,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培养更多具有人文情怀的高素质人才。

五、开展学习活动,进行人文评价

高中生正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并且已经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语文课堂,重点是要将课堂教学提升到一个更加丰富的精神层面,让学生对人文精神这种无形的精神资源有所感受。但是,要想让学生的感受真实而确切,教师就要将教学活动具体化、人文精神教学现实化。活动是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方法,借助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习人文精神、探讨人文价值,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设计和开展活动,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辨析和评价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例如,在教学沈从文的《边城》一文时,为了让学生对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人们的价值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开展小组读书交流和讨论活动。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大胆质疑、各抒己见,教师只需要给予学生及时的提示和点拨即可。有的学生说:“沈从文小说中的人物都沉默寡言,让人爱不起来。”有的学生说:“自己不明白,既然哥哥和弟弟都喜欢翠翠,为什么哥哥要让弟弟先开口?为什么一个人退场后,另一个人却没有跟上,让翠翠一个人悲惨度日?”在学生讨论时,教师可以从人性、社会环境等角度为学生指点迷津,并对学生的想法和表现进行差异化评价。这样,学生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尊严、体会到创新思维的快乐,进而真正理解民主、自由和平等的含义,使人文理念内化于心。

结    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对传播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有着积极作用。在实际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人文教育,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人文精神,也要引导学生逐步加深对人文精神的认知,提高人文道德素养,进而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胡萍.在高中语文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的探索[J].科技风,2011(16):228.

[2]陈亚林.浅论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J]. 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20):163.

[3]宋学婷.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18):150.

[4]杨桂侠.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情怀[J]. 教育教学论坛,2013(21):54-55.

作者简介:乔文(1973.12—),女,安徽广德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素质教育高中语文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