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玩耍、创新

2021-08-29 22:30朱洪燕
求知导刊 2021年32期
关键词:美术活动游戏化

摘 要:幼儿的基本活动即游戏。以游戏为基调的美术活动不仅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还能激发幼儿的欣赏和创作意愿,最大限度地发展幼儿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本文立足幼儿的学习特点,阐述了以游戏形式为依托,沿着欣赏、游戏、创新的线索推进幼儿美术活动,以促进幼儿感知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游戏化;美术活动;欣赏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2-0083-02

引   言

游戏化美术活动是指在课程游戏化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内容选择、过程设计、教学策略、评价方式等方面借鉴游戏形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美术活动[1]。根据组织形式的不同,游戏化美术活动可分为班级美术区角活动和园内美术专用室活动等;按活动内容不同,可以分为绘画、欣赏、手工活动等。无论哪种形式,均渗透了游戏化理念,旨在鼓励幼儿在有趣的情节中充分感受审美对象、大胆表达美的感觉、自主创作美的作品。

一、深刻理解游戏化对幼儿探究兴趣的影响

(一)题材选择趣味化

欣赏是开展美术活动的重要内容,欣赏的题材是吸引幼儿关注、参与其中的引子。幼儿的学习体验是直观的、感性的,那些色彩鲜明、线条奇特、形象夸张的作品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好奇和喜爱。幼儿教师在选择欣赏作品时,应充分考虑是否能使幼儿快速进入欣赏和探究的状态,以取得最佳的活动效果。

(二)互动交流游戏化

在引导幼儿感知美术作品时,教师的语言、肢体引导越有趣,就越能激发幼儿的参与欲望。幼儿愿意与教师及同伴进行交流、探讨,对增强其感知力、激发其创造力是十分有益的[2]。因此,教师应积极与幼儿进行语言和行为上的交流分享,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二、游戏化美术活动的实施途径与推进策略

(一)多途径开展游戏化美术活动

1.美术教学活动中的探索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多样化的素材和表现形式能使幼儿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比如,利用自然材料进行创作的“树叶变变变”“树叶喷花”“爆米花”“藕的畅想”“有趣的树叶”等,教师可以鼓励幼儿模仿树叶飘动的形态,感受其柔美灵动,进而让幼儿思考:树叶像什么?能变成什么?能不能折或剪?如何用修改最少的办法让树叶变形、组合成新的作品?幼儿对树叶的探索没有停留于观察和触摸,而是将自己当作了树叶。他们经过大胆创新和深入思考,通过观察树叶的形状发散思维,寻找改变的方法,最终,他们的奇思妙想使单一的材料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在围绕生活美学的“疯狂的头发”“奇特的脸”“瓶子变变变”“美丽的瓶花”等活动中,幼儿又化身为具有奇特表情和色彩的“脸”,扮演美丽的花瓶,体会静态物体有了生命之后的喜悦,从独特视角重新审视材料,创作出了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

在“美丽的天鹅”“好吃的面条”等活动中,幼儿们不但能画,而且能利用材料进行立体造型,他们思考着天鹅的体态、翅膀,想象着什么颜色的面条更好吃、更能吸引人。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十分丰富,使活动增添了趣味性,也为幼儿后续利用作品进行游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班级区角活动的互动性

美术区角活动十分有利于幼儿自由创作。在区角活动中,开放的空间、丰富的材料和交往的自由性,都具有较强的游戏性质,幼儿可以一边交流、一边操作、一边调整,最终完成创作。

美术区角活动的创作具有情節性和互动性,这些情节与互动是贯穿游戏的线索,让美术创作更像一场游戏,更容易把幼儿们带入特定的情景中。比如,在大班活动“花灯”中,有的幼儿提着自制的花灯“走街串巷闹花灯”,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气氛,引起了其他幼儿的羡慕,于是大家制作各种花灯,开展了玩赏花灯、卖花灯的游戏;在开展“春天的植物”这一活动时,幼儿们扮演藤蔓,感受着春天的气息,模仿藤蔓的形态跳舞;在“美丽的春天”“迎春花”“漂亮的桃花”“小蜗牛”等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和自由想象,用绘画、拓印的方式描绘心目中的春天景象,呈现出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还据此创编了故事、儿歌,赞颂美丽的春天;在“灯笼”“蔬菜大变身”“变废为宝”“手提包”等活动中,幼儿们结合经验、跟随心愿,设计出一个又一个的新形象;在“五彩伞”“拼小人”“花环”“棒棒糖”等活动中,幼儿可以自由设计作品的色彩搭配、形状、长短、大小,设计的过程充满了趣味性。通过这些活动,我们能充分感受到幼儿在美术区角活动中的互动和交流变得更加频繁,美术活动的游戏性更加凸显,班级区角已然成为一个充满趣味的艺术创意场。

3.专用美术室中的针对性

幼儿可以在专用美术室中利用丰富的材料自由想象和发挥,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也可以与同伴合作,完成大型作品的创作。

比如,幼儿在美术游戏区域进行了“春天”系列的作品创作,感到意犹未尽,且班级环境和材料并不能完全满足幼儿创作大型作品、开展更多互动的需求。这种情况下,专用美术室就起到了补充和拓展的作用。实际上,幼儿的探索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创作作品,他们在美术室中发现了更多有趣的材料,如羽毛、弹珠、串珠、相框、雕塑类材料等,这些材料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最后幼儿们创作出社区微型野生动物园、水族馆、社区历史博物馆等社会活动场所和动植物景象,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

4.日常生活中的美育趣味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的含义是指游戏性天然地存在于幼儿的思想中、生活中,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需要尊重和支持幼儿的游戏行为,与他们共同享受游戏的快乐[3]。

生活中,我们时常可见幼兒自发的审美行为,如雨后的草丛,幼儿们看到了傍晚的落日,不由地赞叹道:“我的油画棒都没有这么多颜色!”看到了自由的小鸟,他们会模仿小鸟的叫声和动态,把自己当作忙碌的鸟儿;看见了池塘里游泳的金鱼,他们会摆动着身体说:“我是小金鱼。”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美的灵感,与幼儿一起欣赏、感知,将有限的线索融入教学和区域游戏中,丰富活动的内容,并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喜爱的内容收集资料、进行创作。

(二)游戏化美术活动需聚焦内容

在游戏化美术活动中,内容是支撑活动延续、激发幼儿积极性的主要素材。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经验来选择内容,使每位幼儿都能自主欣赏、操作和创造,充分感受到活动的乐趣,并能持续参与活动。

1.充分欣赏、感知的色彩游戏

幼儿很容易被色彩吸引,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色彩的选择、配搭也有了自己的理解。笔者在美术活动中发现,对色彩层次认识越丰富的幼儿,在进行创作时选择余地更大、主动性更强、自我评价也更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决策权,能清晰地体会到成就感。在美术活动中,色彩游戏深受幼儿的喜爱,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注意色彩的融合、对比、互补等效果对幼儿发展创新能力的意义,支持幼儿尝试各种方式搭配,调制不同明度、深浅的色彩,丰富美术创作经验,增强审美体验。比如,开展“美丽的瓶花”“奇特的脸”“美丽的春天”等色彩特征鲜明的美术活动时,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色彩表达自我,能够自发、主动地运用色彩来创造新的美术游戏。

2.大胆表达、表现的手工活动

手工活动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重要部分。与绘画不同的是,手工更需要幼儿手部肌肉的精细操作来表现形象,对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但是,我们不能要求幼儿在一开始就达到某种精细的程度,幼儿操作材料、表现形象的能力是在兴趣支持下的反复尝试中获得的,对幼儿来说,这是一场带有失败、挫折色彩的游戏[4]。

比如,泥工活动包含陶泥、彩泥、轻黏土等,如果不确定命题,幼儿会对材料自由地进行揉捏,试图创造出一个人们从未见过的形象,即幼儿意象中的游戏形象。他们创作出的不论动物、植物,还是动画人物,都体现着他们的创新和想象,他们甚至能结合自己的创作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这就是幼儿生活经验的展现,也是其内心期望的表达。

3.激发无限想象的艺术鉴赏

美术欣赏的游戏性似乎不如其他活动那么鲜明,但只要教师准确地把握幼儿的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美术鉴赏素材,就会发现,幼儿在鉴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会把自己想象成画作中的人物,甚至产生情感共鸣。

例如,在欣赏《大碗岛的星期天》这幅作品时,幼儿们对画面中的阳光产生了不同的感受,有的说:“天气很好,所以大家都出来玩。”有的说:“天气很热啊,好多人都戴着帽子、打着伞。”还有的说:“这么大的太阳,难道沙地上不烫吗?”之后,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感受尝试模仿画作中各个人物的语言、行为,仿佛他们就是画中度假的人。在这样的鉴赏活动中,幼儿不仅发挥了想象力,还能进入美术作品所展现的情景或意境中,与画中人物、画家产生情感共鸣,进而促进了自身审美能力的提升。

结   语

游戏化美术活动是契合幼儿心理特点和实际能力的趣味性美术探索,它使美术活动更具有儿童性、灵活性和创新性,使每位幼儿都可以在愉悦的体验中得到美的熏陶、发展审美能力,这是传统美术活动所不能及的。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开展游戏化美术活动的方式,使幼儿在创作、鉴赏等活动中大胆想象,进而促进他们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孔起英.幼儿园美术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闫坤.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3]福建省实验幼儿园编.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指导与实施[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

[4]彭茜.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朱洪燕(1980.7—),女,江苏淮安人。

猜你喜欢
美术活动游戏化
小学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在美术活动中促进幼儿能力发展
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
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微媒体背景下美术活动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