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提升教学有效性

2021-08-30 14:27王小霞
学周刊 2021年25期
关键词:提升措施新课改有效性

王小霞

摘 要:小学时期的语文学习占据了学生大多数的时间,语文学科作为人文性学科,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需要深入到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学科基础以及学习能力等,将此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选准时机,正确应用多媒体教学,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真正作用。本文主要分析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5-006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5.034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各个学科都在进行创新,力求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趋势,课堂可以说是教学的主要阵地。当前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形式越发多样化、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所提升。然而很多课堂教学看似轻松愉悦,实际上颇为浮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不到保障。基于这种现状,教师必须要抓住问题的关键,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语文学科属于小学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阅读教学对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语文阅读教学,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此时学生的自制力普遍较差,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需要发挥自己的带领作用,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小学阶段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能够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性,我们都知道语文和数学在小学时期占据了主要位置,数学学科偏向理科,重在培养学生对于数字的理解能力,语文学科作为人文性学科,主要是为了培養学生对于文字的理解能力,塑造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小学时期的阅读教学有效性,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让学生阅读更多的书籍,从中积累文字和素材,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当中,信息的更新速度极快,信息量也十分庞大,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可以帮助学生在众多的信息当中迅速找出有效信息,提升学生的信息分辨能力。阅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对外界事物的表达能力,小学时期的阅读教学和成人世界中的阅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小学时期的阅读教学的教学目的不是培养学生对文章专业化的鉴赏能力,而是提升学生对于所处社会和自然的基本认知,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能够对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有更多的了解。由此可见,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阅读教学方法落后

很多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选择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和落后,教师讲学生听成为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这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严重不符。新课改一再要求必须要确保学生的课堂核心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将教师放在了课堂的核心,教师的讲解占据了绝大多数时间,这样的教学过于机械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位置上,学生失去了探索的热情,一旦离开教师的引导,学生会不知从何学起,这样的阅读教学无法满足当前教育变革的趋势,难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知识基础。

(二)教师忽视了情感的融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很多时候教师会在课堂上询问学生是否理解某一句话或者是某一个段落的含义,这样的问题将重点放在了学生对文章内容以及写作技巧、表达形式等方面的分析上,并没有达到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学生需要通过对文章的理解分析,得到情感上的体验,教师忽视了情感内容的引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转变自己提问的方式,询问学生文章带来的启示是什么或者是阅读后的感受和想法有哪些,这样的问题才会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能够对阅读感兴趣,进而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三、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重视课前准备环节,提升备课质量

备课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需要打破传统的备课形式,从以往的教学模式当中跳脱出来,不再将教材、课堂、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而是应该将学生、活动以及经验作为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需要快速转变自身角色,积极地研究和分析教材以及教学方式,完善备课环节。

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仍然有很多教师将自己放在了课堂的主体位置,还有部分教师认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不需要进行备课,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只要自己能够灵活变通,就能够解决课堂上的所有问题。受到教师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语文阅读教学变得有点盲目,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所降低。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这一问题,改变自身的教育观念,能够深入分析研究新课程改革的内涵,认识到备课在教学环节中的重要地位,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明确课堂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提升备课的质量。

(二)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很多学生来看,语文学习是十分枯燥无趣的,教师教学方式的单一是造成学生这种认识的原因之一。语文教材不应该局限在某一种固定化的模式当中,教师需要根据所学内容和教材的差异性,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讲读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读和讲相结合的方式;在阅读课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讨论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在讲解诗歌的时候可以采取绘画与改写相结合的方式。这些各具特色的方式可以同时应用在一堂课上,还可以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选择几种,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穿插游戏、竞赛等活动,从而打造生动有趣的语文阅读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更多的阅读知识。

猜你喜欢
提升措施新课改有效性
以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强国建设
区域物流业发展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刍议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立意为先,谋篇布局,揣摩细节
关于提升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效率的思考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