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英语教材中写作教学活动的功能与作用

2021-08-31 05:22王志强
英语学习 2021年8期
关键词:语言输出写作教学写作能力

王志强

摘   要:为什么英语听、说、读等语言技能的培养往往成效显著,而写作教学却一直是“老大难”?笔者认为,这与教师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时过于注重训练,疏于教学有很大关系。依托教材中体系化的写作活动进行英语写作教学,遵循语言输入与有效输出的基本语言学习规律,是提升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改变写作教学无从下手这一困局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写作教学;写作任务;写作能力;语言输出

在日常教学教研活动中,针对英语教学中的困难、困惑和问题,笔者通过问卷、访谈、座谈等方式,在一线英语教师中展开了多次调研。结果显示,参与调研的绝大部分教师都认为英语教学中最大的挫败感来自写作教学。无论是语言知识层面的词汇、语法等,还是语言技能层面的听、说、读、看等,通过教与学,学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与提高。但对于写作教学,教师们往往感觉事倍功半,甚至事倍功微。

其实,学生对英语写作的感受何尝不是如此,甚至相当多的英语优等生对写作也望而却步,不得要领。英语写作,到底为什么难?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以外研版高中《英语》(2019年版)教材(以下简称外研版教材)为例,仅从基于教材的写作活动对英语写作教学进行反思、剖析与施策。

反思:教材中的写作任务是教师眼中的“菜”吗?

对于相当一部分教师来说,教材中的写作任务与高考的写作考查相关性不大,写作形式与高考不同,写作内容与高考不符,写作要求与高考差异更大……因此,为了挤时间做与高考相关的工作,教材中的写作活动就成为了一部分教师英语课堂上的牺牲品。

以外研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一Unit 1为例,本单元的写作活动要求是Writing about a comedian。教学中的相关写作活动设计是让学生首先阅读一篇题为Charlie Chaplins Legacy的blog post,然后完成如下写作任务:

Choose a comedian who makes you laugh. Think of the information you want to include and complete the notes below.

General introduction: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hy I like him / he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is/ Her funniest wor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y comments: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认为这样的写作活动与高考考查的写作能力关联性不大,就把写作任务修改如下:

假如你是李华,你看到网上有一篇介绍Charlie Chaplin的blog,你想对Chaplin做进一步了解,请你用英语给美国网友Jack写一封邮件,请他给你推荐一本介绍Charlie Chaplin的书。

这样的写作任务,看似与高考写作形式上有关联了,但写作任务中的语言输出与本单元刚刚学习的有关喜剧、喜剧人物以及Charlie Chaplin的阅读输入几乎毫无关系,语言输入与输出不在同一频道,谈何写作能力培养?写作不建立在输入的基础上,岂不成了空中楼阁?

更有甚者,有的教师直接废弃写作活动,仅把Charlie Chaplins Legacy这个语篇当作普通的阅读材料,然后讲解一下in the 1910s、in my opinion、fall behind、keep up等短语以及who引导的定语从句等语言知识点,这一单元就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作为一整个单元最重要的语言输出环节成为了摆设。

美国作家德爾文·G.舒伯特在Reading is Writing一文中指出,教科书所编写的阅读文章是写作素材的集散地,是语言现象的展示厅,是语法规则的剖析室,是文章体裁的示范本(转引自赵群英,2003)。而教材中的写作活动,正是基于这些素材、现象、规则和体裁设计的。落实好写作活动,是改变英语写作词不达意、句不得法、言不由衷的八股文式的写作的有效途径。

剖析:教材中的写作任务目标指向是什么?

任何一套教材都有其整体的编写框架和体系,并对听、说、读、看、写等各项语言能力的培养有整体的规划和设计。我们先看一下外研版教材必修一、必修二和必修三的写作活动是如何架构的(见表1—3)。

从这三册必修教材的写作活动看,教材中的写作活动编排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写作体裁丰富,涵盖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主要写作体裁,并且每种体裁有不同的写作要求;

第二,基于三大主题的写作话题包罗万象;

第三,每一个写作活动都完全基于本单元的语言输入活动,确保学生在语言输出时有充足的语言储备;

第四,教材为每一个写作活动都会重新提供写作“脚手架”,为语言输出提供必要的语言素材、结构框架和逻辑脉络。

以外研版教材必修三Unit 6为例,本单元的话题是Disaster and hope,单元内有三个完整的输入语篇。第一个语篇Hot! Hot! Hot!是关于极端天气的话题;第二个语篇是Types of natural disasters,这是一个基于语用的语篇,但同样具有重要的语言和信息输入价值;第三个语篇Stars after the storm,讲述了作者暴风雨的经历,以及之后的感受,这一语篇与单元主题Disaster and hope高度契合。经过三个语篇的学习,学生对与Disaster相关的话题、信息等有了较为充分的语言储备和认知储备,基本可以保证言之有物。本单元的写作任务如下所示:

Make notes for flood safety guidelines based on the hurricane safety guidelines in Activity 5. Do further research if necessary.

Flood Safety Guidelines

Things to do before a floo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ings to do during a floo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ings not to do during a flood: _____________________

為保证写作框架的合理性和严谨性,教材在写作任务前提供了题为Hurricane Safety Guidelines的小语篇,其基本结构是:

Things to do before a hurricane

Things to do during a hurricane

Things not to do during a hurricane

这个基于pre-writing的写作“脚手架”,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标准模板以及实用的写作素材,再加上之前几个相关话题语篇的语言输入和信息储备,给学生的写作任务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保障。而这种基于有效语言输入的语言输出活动,让单元整体学习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语言学习闭环,学生在其中能够用学到的英语完成真实具体的任务,符合语言学习的本真与规律。

由此,我们会清楚地发现,教材中的写作任务目标指向非常明确。

一是基于真实的、充分的语言输入。

二是通过提供写作“脚手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用迁移能力。

三是写作内容都是基于真实的交际情景和语用情景。学生通过完成写作活动,不仅掌握了类似文体的写作结构或逻辑结构,而且提升了写作能力,激活了相关语言储备。

四是写作活动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学生通过写作活动,知道在面临飓风、洪水等自然灾害时,如何保证自身安全,这无异于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命教育课。

再如,外研版教材必修二Unit 2 的单元话题是Lets celebrate!,语篇输入分别是:介绍西方节日的The real Father Christmas,信息型语篇Lantern Festival celebrations,以及对中国春节是在家用餐还是外出用餐持不同观念的Time for a Change?。这些语篇既开阔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又坚定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并通过对比不同的观念和态度,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充分的语言、信息、观点输入基础上,本单元的写作活动是阅读一篇介绍世界各地庆祝中国春节的评论文章,学习借鉴其相关信息和观念,形成自己的理解与判断,并Write a letter to the editor to express your ideas。

在呈完整“链条”式的一系列教材活动中,写作活动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作为一个单元最后的学习环节,写作活动既是对学科核心素养在单元学习中的进一步巩固提升,也是检验与评价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培养水平的重要手段。

施策:如何有效利用好教材中的写作任务?

基于外研版教材,笔者尝试把写作任务的定义扩大为语言输出任务,因为在教材体系中,除了每单元最后的写作活动之外,教材中还有许多有助于提升学生写作和表达能力的语言输出活动和环节。为有效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出水平,全面提升写作能力,笔者建议广大教师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1.基于单元主题,整体规划单元语用培养目标

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这三大主题构成了教材所有单元的大主题。有些单元主题相同,但学习探究主题的路径与角度却各有差异,因此,从语用角度整体规划单元学习目标很有必要。

以外研版教材必修二Unit 3 On the move和选择性必修一Unit 3 Faster, higher, stronger为例,这两个单元的话题都是关于体育的,但选用的语篇侧重点不同,从语用培养角度看,教学目标也各不相同。

必修二Unit 3 On the move单元的第一个语篇A Game for the World是说明文,介绍世界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足球,教材中设置了如图1的读后任务。

此任务除了帮助学生熟悉语篇内容、掌握与足球话题相关的语言知识之外,在教学中教师还需要运用这个任务强化学生的语用意识:在说明一件事情或一个观念时要通过Opening进行整体介绍,然后通过若干的Reasons以及支撑相关Reasons的Examples来论证,最后达成想表达的Conclusion。要培养学生这种严谨的、有理有据的表达方式和表达逻辑,通过完成教材的写作任务是非常有效的。

本单元Developing ideas板块的语篇Running into a Better Life介绍了四位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年龄的跑步达人的跑步故事,读后任务之一如下所示:

Work in groups. Give a talk about a runner you know.

Use the notes to help plan your talk.

Runners name: ____________

Age: ___________________

When he / she started runn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hat he / she thinks about running: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是一个口头输出的语用活动,但同样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升。通过完成活动,学生对记叙文写作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将有更明晰的印象。

本单元的写作活动是Writing a sports story。有效完成这一任务,不仅需要建立在阅读理解这部分的 “notice and post”上,还需要建立在第一个输出任务中对某项体育运动的介绍方式上,也需要建立在第二个口头输出任务的叙事逻辑上。因此,本单元的整体语用学习目标是基于逻辑与条理的描述与表达:

(1)学习如何层次分明、有理有据地介绍或说明一项运动或活动;

(2)学习如何有清晰、条理、有深度地描述某个人或物;

(3)学习有逻辑、有情感、有内容地记叙一个故事或事件。

而同样是体育话题,外研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一Unit 3 Faster, higher, stronger的语用目标则不同。介绍篮球明星Stephen Curry的语篇The road to success的读后任务之一如下所示:

Complete the mind map with supporting details.

Self-belief:  ______________

Hard work: ______________

Perseverance: ____________

这个任务一是加深学生对语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二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信息或细节让人物性格的描写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Developing ideas板块中的语篇The Return of the Champions是一篇关于中国女排的传记类文章,读后的口头输出性任务与上一任务类似,要求学生用具体事例说明中国女排精神。

而本单元的写作活动要求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一篇“我”参加接力赛的记叙文,撰写一篇关于学生本人经历的运动相关的时间的文章。由于这一写作任务也着眼于细节和具体事例描写,笔者将本单元的语用学习目标确定如下:

(1)学习用事实性细节描述一个人的性格特点;

(2)学习用具体事例或事实描述一个团队的精神或特点;

(3)学习从时间、地点、事件、感受等方面描述一次具体的运动经历。

规划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语用目标,使每一单元的语言输入更有针对性和准确性,使语言输出更具目标性和实用性,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写作教学的随机性和盲目性,确保写作教学提效益、保质量。

2.基于语言运用,抓好语言知识的学习与巩固

语言学习目标必须基于语用,而非基于应试。如前文所述,教材每一单元都把写作这一语用目标作为最后的学习环节,在单元学习过程中也设置了不同形式的语用目标。因此,在语篇输入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目标首先要基于语用,学生的学习目标也首先要基于语用,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运用词汇,认知掌握语法,使英语学习由“学练考”变为常态化的“用中学”。

3.基于语言输入,做好语言输出的微技能培养

在前文关于整体规划语用学习目标的部分中,笔者列举的两个单元中都有不同的语言输出微技能培养。必修二Unit 3 On the move着重培养学生有逻辑和条理地表达,选择性必修一Unit 3 Faster, higher, stronger则侧重于对事实性细节和事例进行描述与表达。

再比如外研版教材必修一Unit 3的第一个语篇Like Father, Like Son的其中一个读后任务(见图2)。这个读后活动首先让学生从语言知识的层面进行巩固,接着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掌握剧本写作的几个基本要素:背景、情节、人物。这也是对语言输出微技能的培养。

必修三Unit 1的语篇Little White Lies中的一个读后任务如图3所示。

从语用微技能的角度看,这一任务保证了学生语言输出的完整性。任务给出的Introduction、Main body和Conclusion是完整而连贯的三个部分,同时,学生对每一个Reason提供支撑性的事例、进行必要的分析。这样的语言输出既逻辑严谨,又内容充实,还有理有据有观点。

4.基于语言输出,完成学科立德树人的首要任务

教材中所有的写作活动都有育人内涵,Writing a biography要求为屠呦呦撰写传记,与Writing an experiment report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研究精神;Writing about an artwork和Writing a movie review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品位;Writing a sports story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Writing about a family memory有助于加深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关系;Writing an animal fact file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兴趣与决心……当“立德树人”不再是空洞的说教与口号,而是融入学科学习的每个环节,融入语言运用的自然情景中。这种融入血液的、由内而外激发出来的育人元素,才能让英语学科教学基于学科、高于学科、学科育人、服务社会。

结语

我们常说: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这是非常正确的。特别是英语学习者永远不可能只靠教材就解决英语学习中的所有问题。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会发现:教师在教授学生语言知识时,依赖教材中的阅读语篇过多;在培养语言技能时,则依赖教材过少。特别是写作教学,常常是只有写作训练,没有写作教学,对教材中的写作活动基本忽略。事实上,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在任何语篇中都可以完成,而写作能力的培养则需要有一个成熟完善的整体架构和活动设计,这才是本文强调教师要基于教材的写作活动加强写作教学的目的。与外研版教材一样,其他版本的教材也都是基于新课标理念,遵循语言学习输入与输出的基本规律(见图4),对每单元的学习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教材中的写作活动不仅是对本单元语言输入的巩固与检验,更有助于整体提升语言输出能力。只有保证了充分的语言输入,学生才能做到有效的语言输出;没有及时有效的语言输出,语言输入就成为死水一潭,英语教学就回到了机械地学习和识记语言知识上,这是传统教学中英语学习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无论使用哪个版本的英语教材,都不能忽视教材写作活动的价值,都应该合理有效地利用写作活动设计,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输出质量。当然,如果教师能基于教材的写作活动进行进一步的创新设计,使教材的写作活动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那一定会收获更好的写作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语言输出写作教学写作能力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高中英语“以说促写”教学实践研究
优化综合语言实践项目课设计提高语用能力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