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对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去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

2021-09-02 00:11雷采凤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8期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并发症满意度

雷采凤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发症;满意度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作为临床上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引发该种疾病的产生与高浓度血糖有直接关系,一般采用手术治疗方法,最为常用的手术方式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去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该种手术方法具有角膜散光小、切口小、视力恢复稳定等优势。在手术期间应给予患者围术期护理,以此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2]。本文将于2019 年7 月至2020 年11 月在医院中接受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去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的76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手术室护理方法的应用情况进行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6 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2019年7 月至2020 年11 月,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对照组患者38例,年龄52~75 岁,平均年龄(65.5±2.2) 岁,男性与女性分别为19 例、19 例。观察组患者38 例,年龄54~76 岁,平均年龄(64.8±2.4) 岁,男性与女性分别为20 例、18 例。入选标准:均给予手术治疗方法;临床资料完整;同意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标准:严重器质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认知功能异常、精神障碍;中途退出。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检查给予患者心理指导,详细为患者讲解手术流程,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自我护理措施。

观察组给予患者手术室护理法,具体方法如下:(1)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在患有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疾病后,由于疾病具有突发性,患者在患病之前未能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并且发病部位在眼部位置处,疾病治疗效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视力,患者出于对疾病的担忧,会出现恐惧和担忧心理,会担心手术的潜在风险、手术效果及视力恢复情况,另外手术费较为昂贵,患者难以承受,会担忧疾病治疗效果。基于此,护理人员需要从患者的心理出发,有针对性的给以患者心理疏导,告知患者该种疾病并不可怕,讲解疾病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引导患者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评估患者的心理反应。为患者讲解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的重要作用,为患者介绍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增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能够正面面对疾病。同时教会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调整方法,如,散步、同病友谈心及听音乐等方式,使患者的焦虑及恐惧心理状态得以缓解,在手术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②饮食护理:应做好血糖监测,是因为血糖水平直接关系到视力水平,对于一些血糖水平高的患者,需注射胰岛素,并给患者服用降糖药,一旦发现患者的血糖出现不正常时,应及时向医生上报,以便医生及时对患者的用药进行调整。以患者病情及血糖实际情况来进行治疗方案制定,使患者的血糖指标趋于稳定。③术前准备:由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及免疫功能均较差,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应多休息,避免受凉。在手术前1~3 d 使用抗生素为患者点眼,将睫毛剪去,对眼周部位处进行无菌处理。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中的病原微生物,对泪道进行冲洗。为患者讲解手术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一旦出现任何的不良反应应及时上报医生。(2) 术中护理:术前,对患者的眼部位置进行消毒处理,对各个管路部位处的负压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并了解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积极配合医生对管路中的压力进行调节。及时询问患者,监测患者的血压,避免患者出现低血压情况。(3)术后护理:①体位护理:术后要求患者应保持强迫性体位,以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体位包括:第一,俯卧位,在患者的胸前垫一小软枕,提高患者的胸腹部,以满足头部低垂要求,减轻患者的心肺压力。第二,低头坐位,患者可坐在床边,将U 形枕放在患者的额部,应确保脸与桌面保持平行,并协助患者做肢体活动,使患者身体承受的着力点得以改变,防止患者出现双下肢水肿情况。②眼部护理:在手术结束后,应确保患者外眼敷料的干燥性及清洁性,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滴眼及换药,动作应轻柔,并对患者有无出现异常分泌物进行观察,以避免患者出现交叉感染。③眼部疼痛:术后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当发现患者出现头晕、眼痛及恶心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处理。④眼部感染:观察患者的结膜及眼睑部位处有无出现充血肿胀、疼痛及分泌物,应确保敷料的干燥性及清洁性,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为患者点眼药,要求患者应禁止使用不洁的毛巾。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角膜水肿、后囊破裂、人工晶体偏中心、前房出血、虹膜脱出并发症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的后视力恢复时间及出院时间;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满分100 分,≥ 80是满意,>60 分,≤ 79 分是一般滿意,<60 分是不满意[3]。

1.4 统计学处理 SPSS22.0 软件,视力恢复时间及出院时间用x±s 表示,用t 检验;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用例(%) 表示,用χ2 检验,差异显著(P<0.05)。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两组后视力恢复时间及出院时间对比 后视力恢复时间及出院时间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临床上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在发病后若不能及时进行治疗,不仅会延误患者的病情,导致视力水平下降,还会出现视网膜病变这一并发症,不利于疾病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在疾病临床治疗中主要是采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去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方法[4],术后患者极易出现角膜水肿、后囊破裂、人工晶体偏中心、前房出血、虹膜脱出等并发症,为了不对日后的治疗效果造成较大的影响,需将手术室护理方法用于疾病护理工作中,使疾病康复效果得以改善和提升[5]。手术室护理干预在实际的应用期间,使手术环节得以优化,完成了对手术全过程的护理,疾病预后效果显著,保证了疾病治疗工作的有序开展[6]。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后视力恢复时间及出院时间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室护理方法通过给予患者围术期护理,促使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大大降低,为患者提供了优质的护理方法,加速了患者的康复进程,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应在疾病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使用[7]。既往研究结果显示,王雪在2017 年提出,手术室护理方法下,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手术室护理方法,后视力恢复时间为(14.9±4.2)d,出院时间为(6.9±1.3)d;常规护理方法,后视力恢复时间为(38.9±2.9)d,出院时间为(16.9±2.3)d;手术室护理方法的后视力恢复时间及出院时间均低于常规护理法。护理满意度,手术室护理方法为96.3%,常规护理方法为89.3%,手术室护理方法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方法[8]。因此可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手术时应用手术室护理方法展现出来的价值较高,与本文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中使用手术室护理方法,使并发症发生率得到了明显的降低,视力改善效果明显,在医院中接受治疗的时间明显缩短,手术效果好。

猜你喜欢
手术室护理并发症满意度
2021国庆档总票房43.85亿元 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