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的养正教育

2021-09-03 19:36
风采童装 2021年4期
关键词:养正艺术品美育

如果有一天,当孩子从幼儿园拿回一幅只画了几条线或是洒了几种颜料的画兴高采烈地讲故事,你是否会耐心倾听?对孩子想象和创造力的重视,应该先从家长和社会改变观念开始。儿童启蒙美育要以养正为核心,重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注重艺术课程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培养。

《易经·序卦传》中“蒙者,蒙也,物之稚也”,指出“蒙”是事物在幼稚阶段的状态。事物刚开始的时候,肯定会有迷蒙,儿童生长规律亦然,“童蒙”即指幼儿阶段的特点,对刚开始的教育叫“启蒙教育”。《易经·蒙卦》:“蒙以养正,圣功也”,一语道出教育的至高目标——养正教育。

美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播中华审美文化、启迪学生情智、帮助学生形成完善世界观和正确人生观的重任。画画是儿童的天性,让儿童在自然状态中展开艺术创作,描绘花草万物,感知自然的美好;在欣赏艺术化的绘本和美的画作时,晓喻见贤思齐、感恩奉献的精神;在和小伙伴共同体验美术创作带来的乐趣时,养成互助合群的理念、培养宽厚待人的心性;在美术馆中感受美的作品时,注重礼仪,自我约束;在使用不同的媒材创作时,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宽容变通精神。

3—7岁是孩子的审美敏感期,是帮助孩子形成道德的过程。我们曾经都是有创意的小孩,但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有多少这样关于美的感悟和理解的特质被鼓励或保存下来,就决定了一个成年人的创意有多少。美育能帮助孩子建立系统的思维模式,让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通过亲近自然和融入社会,感受到“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美感。

在中央美术学院少儿美术教育研究中心的课堂上,孩子们会广泛接触不同的媒材和艺术门类。走进大自然寻找春天,描绘对春天的感受;用秋天校园里捡到的树叶拼贴动物和自然,感受材料的不同质地和感觉;在雕塑艺术中学习三维空间的塑造手法;在设计课程中学习创造生活的艺术品;在电影动画中探索蒙太奇和自创的动画风格;在博物馆中理解艺术家的想法和观念……

儿童在艺术学习以及博物馆精彩的艺术世界中,潜移默化地获得美的享受,获得有关于人性、社会、自然、精神之种种直抵人心的情感。那么,教师不仅需要“先思而后行”,更重要的是要记住,教师的职责是激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为他们提供合适的艺术学习环境。教师要对那些最重要的艺术品做出评价,并激励学生孜孜不倦地学习那些价值更高的艺术品中所蕴含的精神,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并和学生平等地探讨学问。

真正好的藝术教育课堂,应带给孩子平实、朴素的美感,从心灵深处唤醒孩子充满童真和智慧的心灵,唤醒对世界、人性美的感悟。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让孩子们以多角度的视野去观看、去思考、去感知,从而产生灵感的碰撞。这便是艺术的魅力,也是美育的力量!

猜你喜欢
养正艺术品美育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沐阳光雨露 养天地正气
弘学以深根 养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学“弘学养正·立德树人”办学实践探索
弘学以深根 养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学“弘学养正·立德树人”办学实践探索
育德养正:幼儿园教育的理性回归
食物也是艺术品
美育教师
艺术品被盗
Dolan Geiman 梦幻环保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