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液力偶合器接排超时故障分析与排除

2021-09-04 01:48崔向海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1年15期
关键词:油阀底壳液力

崔向海,王 冲,王 珂

(1.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上海 200090;2.解放军91184 部队,山东青岛 116041)

0 引言

液力偶合器通过液体在旋转的叶轮中流动,完成机械能→液体动能→机械能的转换,实现动力传递。它安装在柴油机的输出端,作为一种柔性传动设备,能很好地解决空载起动、多机并车、部分隔离和吸收轴系扭振及减振降噪等问题,在船舶动力装置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某型液力偶合器台架试验期间,接排时间超过试验大纲允许值,通过对此次故障的排查、分析、处理,总结故障原因及排除措施。

1 故障现象

在柴油机分系统试验台进行某型液力偶合器接排试验过程中,根据《某型液力偶合器接排台架试验大纲》中规定:当柴油机转速达到750 r/min,接排后,要求液力偶合器达到输出转速720 r/min,功率240 kW 的时间不超过50 s。而当柴油机转速为750 r/min 时,试验人员分别进行了5 次接排试验,液力偶合器达到输出转速720 r/min,功率240 kW 的时间在38~70 s 波动,未满足试验大纲中接排时间不大于50 s 的要求。

2 液力偶合器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2.1 结构组成(图1)

图1 液力偶合器结构组成

液力偶合器主要由转子部件、箱体部件、油泵部件和液压系统组成,其主要功能是部分隔离柴油机的振动,改善柴油机的启动性能,通过对液力偶合器的控制,满足柴油机的启动要求。

转子部件由输入法兰、泵轮、涡轮、涡轮外壳、输出轴和输出法兰组成。输入法兰和泵轮直接安装在发动机的曲轴上,涡轮、涡轮外壳、输出轴和输出法兰连接组成功率输出系统。

箱体部件由箱体、箱盖、油底壳组成,它们均为铝合金铸件,用螺栓紧固在一起。

油泵部件由1 个充油泵(离心泵)、1 个控制油泵(齿轮泵)、1 个滑油泵(齿轮泵)和1 个安全阀组成,这3 个泵组成一体共用1 个传动轴,用螺栓固定在偶合器箱体的下部。

液压系统由带恒温器的充油阀、冷却器、电磁阀、旁通阀、控制油压力调节阀、润滑油压力调节阀、滑油滤器和快速放油阀组成。这些组件除了快速放油阀安装在涡轮外壳上,其余都安装在箱体的顶部,恒温器的作用是保持偶合器工作油温保持一定值。

油标尺在偶合器的右侧,抽油管在偶合器的左侧。为了确保船在倾斜位置时仍能供应滑油,充油泵和润滑油泵从油底壳的中心抽油。

2.2 工作原理

液力偶合器控制系统如图2 所示,工作原理:液力偶合器主动部件泵轮安装在发动机曲轴上,从动部件涡轮安装在箱盖上。当发动机运行时,发动机曲轴通过齿轮1 和3 及惰轮2驱动控制油泵,通过伞齿轮驱动充油泵,控制油泵将滑油从油底壳抽出,产生压力油P105。滑油泵由齿轮1a、3a 和惰轮2a驱动,滑油泵也从油底壳抽出滑油,产生压力油并导入控制油泵压力油P105。压力油P105通过滑油滤器后通过控制油压力调节阀调节后产生控制油压力油P106,控制快速放油阀,实现液力偶合器的离合功能。控制油经压力调节阀V1 减压后再通过滑油调节阀调节后产生润滑油P140 润滑各个轴承。

图2 液力偶合器控制系统

充油泵将滑油从油底壳抽出,产生偶合器工作油压力油P170 至恒温器,恒温器随滑油温度的变化将压力油P170直接或通过冷却器向未开启的充油阀形成压力油P171,同时通过充油阀中的节流孔向偶合器工作腔中充油,带走偶合器空转时产生的空损热量。

当电磁控制阀(电动或手动)移至“充油”位置时(手动时手指从里向外按),压力油P106通过电磁阀后产生压力油P107a,同时至旁通阀和充油阀,使这二个阀打开。一路压力油P107 去关闭快速放油阀,同时工作油P171通过充油阀后产生工作油P172 进入偶合器的工作腔(泵轮与涡轮腔),偶合器开始充油,经过一段时间后,偶合器即可加载正常工作,在偶合器运转中由于存在滑差,会产生大量的热,所以偶合器工作腔中的工作油通过回油管回到油底壳,再经充油泵抽油,冷却后进入偶合器,不断循环,保证偶合器连续工作。

当电磁阀换向阀移向“放油”位置时(手动时手指从外向里按),压力油P106 关闭。快速放油阀压力油P107 从节流孔中泄压,同时充油阀关闭,偶合器工作油从快速放油阀迅速排空,偶合器脱开。

电磁阀可以手动操作,从外向内按是“放油”位置,从内向外按是“充油”位置。

当发动机不运行时,偶合器输出法兰由于燃气轮机的工作由变速齿轮箱的剩余力矩驱动,在此状况下,轴承由润滑油泵润滑。

3 故障分析及排查

3.1 问题定位

故障发生后,经过现场排查,初步判断液压阀件存在卡滞现象。拆检液力偶合器阀件,发现在大多数快速放油阀的腔体内存在胶状颗粒物质,问题定位为液力偶合器快速放油阀装配问题。

3.2 机理分析

快速放油阀在安装时要求涂抹螺纹密封胶,在本次故障中,放油阀密封胶涂抹过多,使密封胶经螺纹挤压进入放油阀腔体,凝固后以胶状颗粒的形态残留在腔体内,在液力偶合器接排时,若胶状颗粒位于膜片与放油阀密封面的位置,快速放油阀的膜片不能完全关闭,使转子内的工作油从放油阀泄出,造成液力偶合器接排超时。图3 中的膜片控制阀的闭合和开启,控制油作用在膜片的外侧,偶合器型腔内的工作油作用在膜片的内侧面上。由于外侧面的受力面积比内侧面大得多,因此内外侧同时有油时油阀处于关闭状态;当控制油被切断后,离心力和偶合器工作油的压力使阀打开,偶合器型腔内的油快速排空。

图3 快速排油阀局部结构

4 解决方法

4.1 措施

(1)清洗快速放油阀,安装时将密封胶涂抹在远离放油阀腔体的螺纹外端,且不超过螺纹长度的1/2,避免密封胶进入放油阀腔体。

(2)完善液力偶合器装配作业指导书,明确快速放油阀涂密封胶的规范要求,保证密封胶不进入放油阀腔体内。

4.2 效果

采取上述纠正措施后,液力偶合器分别进行5 次接排试验,时间分别为38 s、42 s、48 s、45 s、46 s,均符合试验大纲接排时间不超过50 s 的要求。

5 结果验证

根据故障分析以及改进措施,对30 余台同型号液力偶合器进行改进效果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按照完善后液力偶合器安装方法作业标准书规定操作,接排时间符合要求,无类似故障复发。

猜你喜欢
油阀底壳液力
液力偶合器三维涡识别方法及流场时空演化
春耕前农机维护要点
事故排油阀漏油的应急处理措施分析
进油阀参数对大流量高压共轨供油泵容积效率的影响
滑块反顶机构在薄壁铝合金油底壳压铸成型中的应用
基于AMEsim 的一种液力偶合器液压系统仿真软件
高速湿式换挡离合器排油阀临界开启和关闭压力研究
基于流固耦合的油底壳辐射噪声研究
商用车柴油机油底壳开裂问题分析及解决
传动系液力缓速器系统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