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深悟透讲话精神 奋力推进乡村振兴

2021-09-05 02:50翁贞林
老区建设 2021年14期
关键词:井冈山江西中国共产党

翁贞林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系统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庄严宣告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四个历史时期的宝贵经验,科学展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号召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为我们党率领全国人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创造令世人瞩目的百年辉煌,倍感振奋、深受鼓舞;面向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为我们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满怀憧憬、充满信心。作为一名“三农”研究和乡村振兴智库工作者,务必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江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前列、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西篇章建言献策、主动作为。

一、学深悟透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回望光辉历史、擘画光明未来,高屋建瓴、思想深邃,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我们务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学深悟透弄懂上下功夫。一是要系统性学习,深刻理解领会和把握“七一”讲话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吃透精神实质,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为之奋斗的一个主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是从历史与现实比较中学,深刻理解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初心不变历久弥坚,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三是联系国情省情农情学,深刻理解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根本要求,把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的成果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研究、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

二、讲好江西红色故事

江西红色资源独特,党史上重大事件在这里发生,“四大摇篮”——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人民军队摇篮南昌、人民共和国摇篮瑞金、中国工人运动摇篮安源在江西。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井冈山斗争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安源工人运动走出了一条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独特道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瑞金成立,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治国理政的伟大预演。在江西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上,无数赣鄱儿女用忠诚和热血投身革命事业,为新中国的建立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新民主义革命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正是这片红土地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是赣鄱儿女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的强大精神动力。作为江西理论工作者,一是应总结好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颁布井冈山土地法,全军“三湾改编”“支部建在连上”等成功探索的实践经验;二是利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让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代代相传,绽放新时代光芒;三是把讲好红色故事,做好红绿叠加文章,发展旅游、康养、研学项目,挖掘生态“好钱景”。

三、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江西绿色资源丰富,是我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五河一湖”水系孕育了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高达63.1%,名列全国第二。江西是粮食主产区,建国以来,是连续不间断调出粮食的两个省份之一,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作出了重要贡献;江西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大省,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省外转移,为沿海地区高速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撑,也促进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进入新时代,江西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供给能力保持稳定,形成了粮食、畜牧、水产、果蔬四大千亿规模产业;绿色生态潜力深入挖掘,培育壮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业态,进一步提升“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影响力;乡村发展动力逐步增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但总体而言,江西农业农村现代化仍然是现代化的短板,农业大而不强、品牌多而不优,农业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的问题尚未根本破解,推动江西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应是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的题中之义。当前已经进入“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鉴于农业农村改革进入深水区,无论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还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都需要有战略眼光和全球视野,发挥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敢为人先”创新精神,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一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三块地”改革(农地征收制度、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改革),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让资源变資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开展涉农类“碳汇+”交易试点,在实现农业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助力江西农村发展;二是做好乡村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统筹县域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基本农田、生态保护、城镇开发、村落分布等空间布局,发展“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创新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三是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进一步完善城市人才返乡、工商资本下乡、科技成果入乡机制。

四、创新农村社会治理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进入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我省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乡风文明、构建新型农村社会治理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纵深发展,新型农村社会治理体系构建有序推进。但在新时代有新要求,农村社会治理仍然适应不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乡村治理人才不足、村干部文化水平不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滞后;农村高价彩礼仍然存在、人情债务居高不下等问题普遍存在。因此,应以党建引领为抓手,以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为手段,全面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加快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一是实施带头人优化提升行动,选好配强村级党支部书记,加强农村基础组织建设,全面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二是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依法制定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破除婚丧喜庆大操大办、高价彩礼、厚葬薄养、散埋乱葬等陈规陋习;三是建立健全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和考核机制,夯实乡村振兴的组织保障。

[责任编辑:上官涛]

猜你喜欢
井冈山江西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走进革命圣地:井冈山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青花瓷里觅南山——江西
毛泽东首用“井冈山”之名
井冈山十里杜鹃
江西是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