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律师范丽:做对的事最重要

2021-09-07 10:40方堃
恋爱婚姻家庭 2021年9期
关键词:律所律师案件

方堃

2021年7月30日,肆虐的台风“烟花”刚过,我们在范丽律师忙碌开庭的间隙,见到了她。说到职业道路上的困苦辛酸,以及对家人的疏忽亏欠,范丽数度泪流满面……

作为一名职业律师,范丽不仅选择做“标的少、耗时长、最难断”的婚姻家事调解案件,还成立“法律妇女微家”,开设免费普法网课。面对不赚钱的困扰和各种质疑,她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气魄,听从本心,义无反顾地竭力帮助他人。

扎根于心的正义感,支撑梦想实现

范丽小时候就特别喜欢看断案类的警匪片,每当看到警察抓住坏人、法庭惩治犯人的剧情,她就觉得热血沸腾,不知不觉中,正义感深深地埋在了她的心里。

1979年初夏,范丽出生在“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阜阳市太和县。父亲原是教师,后来成为一名经营药材的商人。家中虽兄弟姐妹众多,但经济宽裕,父亲鼓励孩子们多读书,教育他们明事理,将来做一个正直、有用的人。威严的父亲,一直是范丽心中的榜样,潜移默化中,她也希望成为父亲那样事业成功、为人公正、处事公道的受人尊敬的人。

范丽2003年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太和县,进入电信局工作。不久后,范丽与男朋友唐麟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

唐麟从安徽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参军入伍,2005年调入阜阳市消防部门工作,是一名难有节假日、随时待命出发的职业军人。丈夫工作忙,顾不上家,作为一名军嫂,范丽承担了所有的家务。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女儿,范丽分身乏术,权衡之后,她于2006年辞职了。

刚入伍不久的唐麟的工资不高,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范丽连买菜钱都要精打细算。范丽对于物质生活没有什么要求,但她始终不甘心的是,自己的人生价值没有得到体现,她心中一直有一个“维护公平正义”的律师梦。唐麟了解妻子,虽然不能和妻子一起分担家务,但他支持妻子去实现梦想的态度,给予了范丽莫大的鼓舞。

范丽趁孩子休息时间积极复习备考,终于在2009年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查询到成绩合格的范丽激动不已,唐麟也为妻子感到高兴,因为他最清楚,妻子能够坚持并实现梦想,真的不容易。

成为一名实习律师后,随着接触的案件增多,范丽越来越发现,许多案件按照法律程序处理完之后,案件当事人的生活并没有变得更好,往往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而作为一名律师,普遍是被当事人所信任的,在法律规定的职责之外还具有很大的价值。于是,每次自己接手的案件完成法律程序之后,范丽都会继续对有需要的当事人提供帮助。对于不服判决结果、心中有怨气的当事人,范麗耐心地进行心理疏导,以免他们做出过激行为;对于家境困难、生活无以为继的当事人,范丽送去现金和生活用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为了带领更多的律师帮助更多的人,让自己的理念在整个律所中实现,渐渐地,一个愿望在范丽心中越来越强烈——创办律所,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有困难找范丽

范丽在忙碌工作的同时不忘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顺利从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研究生班结业。2015年,范丽向亲戚朋友借了一些钱,又贷款50万元,开始筹建自己的律师事务所。

律所筹建阶段,方方面面都要花钱,范丽总是能省则省,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忙到每天从早到晚电话不离手。就在这时,范丽发现自己意外怀了二胎,而她的工作量丝毫没有减少,怀孕期间晚上12点之前也没有睡过觉。

2016年5月15日,京阜律师事务所正式开业,范丽作为律所的负责人主持了开业仪式。经过范丽的精心准备,京阜律师事务所开业有一个特别的项目——律师演讲大赛。范丽邀请了全国一百多位律师到场参加,以“公平、公正,引领职业正能量”为主题,开展了一场精彩的演讲大赛,令律所在当地迅速打开了知名度。

陆续有人慕名前来咨询,范丽的律所业务很快繁忙起来。范丽是律所的“主心骨”,无论工作多忙多累,她都不觉得疲惫,因为,这是她热爱的事业。

范丽的律师事务所成功办理了一系列案件之后,随着案件当事人口口相传,在业内有了良好的口碑。范丽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有一类案件非常琐碎,一旦处理不好,当事双方有可能发生不可控的伤害行为,这就是——婚姻家事类案件。

2016年,范丽接手了一起交通事故引起的家庭矛盾案。刘某(化名)的丈夫因交通事故身亡,120万元赔偿款如何分配,成了刘某和婆婆争夺的焦点。刘某想多分赔偿款,带着儿子离开刘家;婆婆则认为孙子是自家的,理应留下,也想多拿赔偿款,让儿媳只身离开。

双方诉至法院,多次调解无果,范丽接手此案后仔细分析了双方的诉求,决定晓之以理,争取让案件有一个有利于双方日后生活的结果。

范丽首先找到婆婆,告诉她从法律角度来说,儿媳是孙子的第一监护人,法院一定会把孩子判给妈妈,双方一旦彻底闹翻,儿媳带走孙子将是必然的结局。如果她与媳妇和解,不但可以留下孙子,而且以后赔偿款大部分也都是孙子的。范丽反复地做婆婆的思想工作,最终把老人说动了。紧接着,范丽又找到刘某,告诉她:“虽然带走孩子是你的权利,但你一个人带孩子生活一定会比较艰难。孩子有4个亲姑姑,他们血脉相连,如果你们能和解,她们一定会将孩子视如己出,你也可以从容地规划以后的生活。而且,婆婆帮你带孩子也不是理所当然,你该懂得感恩,时不时给婆婆买件衣服,买点水果点心,将心比心,她也会对你好的……”在范丽的劝说下,刘某想开了,放弃争夺赔偿款,最终与婆婆和好。等到范丽回访时,这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婆婆已将刘某当女儿一样看待。

每当看到诉讼双方经过自己的调解,生活有了新的希望,范丽都特别有成就感,再辛苦都觉得值得。一次,一名年轻妈妈一手牵着两岁的大儿子,一手抱着不满一岁的小儿子找到范丽,因夫妻不和想起诉离婚。范丽详细了解了情况,觉得双方感情并未完全破裂,并且女方的情况并不适宜离婚。经过范丽与双方沟通以及耐心地劝解,这对小夫妻破镜重圆。看到这个小家庭生活困难,范丽不但没有收取费用,还给他们捐了一笔钱。男方的母亲特意找到范丽,感激地说:“范律师,你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啊!”

“清官难断家务事。”婚姻家事类案件不仅收费低,而且琐碎,会消耗律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很多律所都不愿意接这类案子,普遍认为“有这时间还不如多办两个案件”。范丽的律所却主要接这类案件,因为她通过办案切身体会到,有时候圆满解决一个婚姻诉讼案,其实挽救的是一个家族。有人笑她放着钱不赚,是“犯傻”,范丽由衷地说:“钱不重要,做对的事才重要。”

成立“法律妇女微家”,只为帮助更多人

父母见范丽每天忙于工作,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忍不住心疼地说:“闺女啊,别太累了!”范丽总是说:“人家有困难找到我了,我不能不帮。”在范丽的心里,只要是她帮过一次的人,仿佛彼此之间就建立了某种联系,她会忍不住地牵挂。

很多范丽经手的案件当事人,一直与她保持着联系,范丽抽空就会去回访,看一看他们过得好不好……

其实,早在律所刚开业那年,贷款还没还清,范丽就捐助了困难当事人1万元钱。范丽一直尽己所能坚持做公益,每年她都会带领律所的年轻律师,到儿童福利院和老年公寓开展慰问活动,参与政府组织的“爱心圆梦大学”和“春蕾计划”,为家庭贫困的大中小学生们捐资助学。

范丽还参加了专门为留守儿童创办的“梦想学院”,到贫困乡镇的小学普及法律知识。“梦想学院”一年有好几期,范丽总是组织律所的律师们积极参与,用实际行动关爱留守儿童。

为了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关心贫困儿童,奉献爱心,范丽自费出品,并参与拍摄了公益微电影《心愿》。随后,她又分别拍摄了关爱农民工和留守老人的公益微电影《我的好兄弟》和《孤独》,受到网友的关注。

为方便进行调解工作,范麗在自己的律师事务所专门成立了婚姻家事调解室、交通事故调解室,已经免费调解了一百多起案件。

2019年11月,“京阜·法律妇女微家”成立,范丽成为一名光荣的“微家长”。她积极发挥自身的法律专业优势,服务身边的妇女儿童,为妇女儿童提供家庭教育、情感呵护、法律维权等特色服务。范丽还经常通过抖音直播、快手直播宣传法律维权精品课程,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家庭教育、妇女维权方面的知识。在范丽的用心经营之下,“法律妇女微家”不仅是群众话家常、做活动的平台,还是为妇女提供法律援助、司法咨询、权利保障服务的维权站,真正实现“问题发现在微家、精准服务在微家、解决问题在微家”。

参与法律援助对于范丽来说已是家常便饭,有一年春节期间,范丽要去慰问困难家庭,孩子在家无人看管,范丽便抱着孩子,冒着严寒给困难家庭送去钱款和物资……

一天晚上,范丽很晚才回到家中。已经上高二的女儿看着有些疲惫的妈妈,轻声说:“妈妈,虽然您很少陪我,但是我知道,您做的是好事!”工作再难再累,范丽都能坚强面对,女儿的一句话,却让她流泪了。这么多年,范丽把时间都用来关心和帮助别人,却没能好好陪伴自己的孩子成长,但女儿默默看着妈妈帮助有困难的人,耳濡目染,成长得身心健康,女儿也非常有爱心,范丽很是欣慰。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许多打工人员留在了家乡,平时被忽略的家庭矛盾也因朝夕相处集中爆发出来。范丽接到了很多有关婆媳矛盾、夫妻矛盾、孩子教育问题的求助电话。为此,范丽开设网上课程,从法律、情感、家庭教育、心理学等方面和大家交流,不但排忧解惑,还免费提供专业性的法律建议。

谈到将来,范丽希望秉持“公益与法律相结合”的理念,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为和谐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常年以法律专业倾注于公益事业,范丽获得了“安徽省三八红旗手”“安徽最美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员”等荣誉称号。

2021年,唐麟已转业到合肥工作,范丽也着手筹备律所合肥分所。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范丽对未来充满信心,无论坎坷坦途,始终眼里有爱,心中有光……

猜你喜欢
律所律师案件
智力资本对律所绩效的影响
四季度,向前冲
一起放火案件的调查:火灾案件中的“神秘来电”
“新婚姻法”说道多 听听律师怎么说
三阶层式“高校—律所”共建民商事实践课体系
“左脚丢鞋”案件
“建设律师队伍”:1950年代的律师重塑
我遇到的最好律师
HD Monitor在泉厦高速抛洒物案件中的应用
3起案件 引发罪与非罪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