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脊两翼”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1-09-10 05:25马廉洁刘小杰李德震王晓蕾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31期
关键词:导师制机械工程新工科

马廉洁 刘小杰 李德震 王晓蕾

[摘 要]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加速,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现象严重,用人单位、大学生等都对教育个性化的要求更加旺盛。而当前工科课程体系对社会发展需求反馈迟滞现象严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并构建了“一脊两翼”培养模式,在遵循学校培养方案的同时,增加了工程翼和学术翼,以满足工程实际能力、学术基礎能力培养的需求。以企业需求和未来发展驱动改革,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分段特色培养,引导学生参与完整的科研项目。在课程体系、考核方式、实验教学等方面都进行了针对性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 个性化;导师制;培养模式;机械工程;新工科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五维多要素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2019GJJG424);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可加工陶瓷刀-件-屑耦合切削机理及车削力理论模型的研究”(51975113)

[作者简介] 马廉洁(1970—),男,内蒙古赤峰人,博士,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控制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切削理论、生物制造、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31-0088-04    [收稿日期] 2021-05-26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进行的背景下,高等院校工科教育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标准化、单一化的积弊逐渐显露,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为适应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加快的社会需求,解决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及同质化的问题,政府提出引导部分本科高校培养模式转变[1]。因此,有关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特别活跃[2-4]。一方面,现代大学生的思想更加活跃,个性更加张扬,对教育个性化的要求更加旺盛[5,6];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毕业生综合能力不够是备受关注的焦点。因此,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步子更应该加快推进,以适应对工程教育综合性、实践性和社会性的要求[7,8]。

本文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机械工程专业为例,通过总结该专业十几年来的改革经验,希望为新工科的建设提供借鉴。

一、“一脊两翼”个性化培养体系的构建

从2010年到目前,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机械工程专业探索构建了以课内教学为核心、以课内强化、课外补充为支撑的“一脊两翼”人才培养模式,其是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内到课外、从专业基本要求到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全面覆盖综合性课程体系。根据学生知识储备阶段性特点,逐步递进,分层次、有重点地设置教学内容与实践任务,同时兼顾学生个人特点及意愿,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引导,从而做到由内至外、由上至下的全方位立体式的工程教育模式。

“一脊两翼”个性培养体系中,“一脊”是指遵循专业培养方案,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学生学习必要课程,体现学生的自然成长,面向的学生群体广,数量大。“两翼”是指依托专业培养方案,增加选修课程、课外课程、参与实践类项目,体现学生个性化,以深入学习、强化训练、知识面扩展为目标,面向的学生数量少,以个体兴趣为主,体现个性化。“两翼”包括工程翼和学术翼。

(一)工程翼人才培养模式

工程翼是指工程强化型人才培养,专门面向对机械工业产品设计、产品制造、机械工业项目开发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以工程实际能力培养为目标,强化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能力培养与训练,以专业导师的横向课题或工程项目为依托,以实际的机械工业产品、技术需求、产品功能定位等为载体,来倒推改革培养过程,继而进行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课外的拓展知识学习和强化训练的课程内容中。

一年级通过课内简单的组合体设计任务完成基础训练,课外补充学习CAD/CAM软件,通过强化训练做到熟练使用。

二年级针对具体的项目任务要求,完成一套设备的三维造型设计和强度设计,初步建立设计逻辑思维,初步形成自己的设计构想,重点锻炼机械结构设计能力,课外补充学习有限元知识,建立机械零件强度设计和工程分析的概念,熟悉CAE工程分析软件的使用。

三年级着重锻炼精度设计和机械加工制造的能力,这一阶段,经过生产实践实习实训,掌握实际生产现场的设备、工装等状况,通过具体的项目任务要求,完成具有功能较为简单的整体机器设计。这一过程中,不仅仅要考虑机械产品的功能需求、结构合理性、强度足够,还要充分考虑工艺要素、产品成本、产品质量、使用寿命等多方面因素,注重全局性综合能力的培养,达到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要求。

四年级重点培养机械系统设计和管理能力,通过安排学生进行复杂生产线系统的整体设计、各工段的工艺安排、各工序的装备设计,建立系统化的逻辑思维,同时要初步考虑机械生产的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工艺管理、图纸管理分类等工程实际工作,以此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与系统管理能力。

(二)学术翼人才培养模式

学术翼是指学术强化型人才培养,主要面向对学术研究兴趣浓厚的学生。以学术研究的基础能力培养为目标,强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训练,以专业导师的纵向课题为依托,以发现科学现象、撰写学术论文、设计研究型实验为载体,课外在力学、数学、机械制造工艺、试验方法、数据分析等方面进行强化训练。

一年级注重科学基础素养的培养,课内完成基础课程的同时,课外强化数学、英语、物理等通识课程的学习,课外补充学习数值分析、Matlab等数据分析工具,掌握基本的数据分析方法和软件应用。

二年级注重机械工程基础科学能力的培养,重点学习“工程材料”“材料力学”等课程,课外补充疲劳、振动、断裂等工程力学的基础理论,有针对性地阅读相关学术文献,并进一步总结提炼学术成果,同时进行有限元软件的学习,开始实践技能训练,以实验为基础,深入挖掘内部理论,尝试学术论文写作。

猜你喜欢
导师制机械工程新工科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简介
《中国机械工程》第五届编委会
《中国机械工程》第五届编委会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简介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