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寓教于乐”

2021-09-10 07:22李桂霞
清风 2021年8期
关键词:寓教于乐个体学习者

李桂霞

信息技术利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手段,改变了人们的认知、行为和情感,引发了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深刻变革,即从以教育为主导到以学习为主导,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从面对面教育到远距离教育,从单独学科知识到整合性知识,从对知识的掌握到反思性学习,从严谨的说教到愉悦的求知。其中,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寓教于乐,将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

“寓教于乐”的基本含义是“乐学”,是一种使教育活动成为充满精神享受的过程。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育,利用超时空泛在化的网络手段,综合运用了多种知觉、认知体验的多媒体工具,为学习者提供泛在学习环境,以及在此环境中涉及智力、感官、情感的学习体验,使学习者在快乐探索的过程中不断追求自我成长与自我实现,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增强教育活力,实现教育的人本主义回归。

情境创设: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建构式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过程,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知识技能、习得经验。如果以教师为中心向学习者传授知识,会让学习者在被动接受过程中机械地记忆、掌握知识,忽视了学习过程中自我意义的建构。信息技术支持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教育主体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过程由“课堂讲授—学生听课、记笔记和复习—考试和检查”转变为“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探索—协商讨论—意义建构”。在此过程中,学习不再表现为单一的行为,而是多元变化的情境创设过程,每个学习者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自发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构建丰富多元的学习情境,探索未知的学习领域,唤起好奇心和乐趣,激发灵感和想象力。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意义建构,使学习者不断发展自身的适应力和接受能力,提高组织力,潜在地获取创造力。

时空泛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

个性化学习关注每个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个体的优势潜能。只有发挥教育的主体性功能,充分满足个体需求,真正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学习的兴趣才可能发生,才能自然地实现有效学习。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大规模在线教育,以不同的内容、形式、风格与途径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时空,学习者可以依据自身的需求、兴趣与天赋,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安排,明确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方法、把握学习进度,通过自觉地建构自我认知体系并积极内化,获得知识技能。

经验感知: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体验性学习

一般而言,人类有许多不同层次的认知,最深刻的认知通常发生在个体对某事有恰当的体验时。这种认知以一种可感知的、生动的、隐性的形式在个体内心编码,成为个体完整精神结构的一部分,在适当时转化为知识、技能、价值、情感,使个体精神逐步趋于完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通常包含着不寻常的经验,它会为学习者带来丰富的、沉浸式的、难忘的个人体验,在这种体验中认知和情感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思想和身体共同运行,学习成为积极参与体验的过程。目前,各种数字艺术体验展、数字3D影视展、VR虚拟现实体验等项目日益增多,其为学习者提供技术与艺术融合的场景,使书本上枯燥的文字变成虚拟的景象,带给学习者感官上的冲击。学习者在体验过程中获得了对事物的认知,用一种直接与感性的方法,理解所经历的事以及相关的知识,将乐趣变成学习的组成部分,丰富自身阅历,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学习与生活、体验与成长的统一。

情感互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协作式学习

协作式学习是在同伴间或一定群体范围内开展的学习活动,也被称为团队学习。协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习者健康情感的形成。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连接突破时空的界限,进入全球交互式的学习环境。这种数字化、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支持所有学习者通过竞争、协同、角色扮演等方式构建学习共同体,通过共享的方式,在交互的学习中习得易迁移、情境性的内容。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协作学习中,每个人都是学习的参与者,都是他人的协助者。学习者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提高社会交往能力。这种方式可以满足学习者互动需求,引导学习者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获取来自社会的情感支持,在交互的环境中体会社会多元化,激发学习兴趣,携手适应未来。

思维开放: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非线性学习

线性学习是指学习者沿着事先设计好的教育轨道学习,传统教学模式通常以线性学习方式进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以超文本、超媒体的方式突破了线性学习模式局限,学习者依靠信息技术,检索可借鉴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是相关的信息节点,节点之间形成文本的立体网络,表现为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也可以是其中几项的组合体。学习者可以通过超链接的方式从任意一点进入学习内容,并从一个内容跳跃到另一个内容,根据兴趣灵活掌握多方面知识。非线性学习的发散性特点,可以激发学习者的联想思维,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引发学习者的好奇心,形成积极美好的情绪体验,为学习者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资源,制订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案,形成科学高效的学习拓展思路。

(來源:《光明日报》2019年07月03日16版)

猜你喜欢
寓教于乐个体学习者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语文课堂
“寓教于乐”理念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