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动态

2021-09-10 11:39
百花 2021年4期
关键词:仓颉进校园文化馆

延长县文化馆:非遗面花培训班结业

2021年3月29日至30日,为期两天的面花培训在延长县文化馆多功能厅落下帷幕,延长县文化馆馆长杨妮和洛川面花制作工艺传承人郝苏芹以及一众学员合影留念。本次活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制作了特别的面花作品。

延长县文化馆:“文化有传承,非遗进校园”延长省级非遗项目“延长剪纸”進延长县职业教育中心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2020年与延长县职业技术高中开展良好合作的基础上,今年,延长县文化馆继续举办延长剪纸进职中活动,挖掘非遗项目、保护非遗项目、传承非遗项目。孩子们用指尖艺术来表达对党的崇高敬意。

汉滨区文化馆:“非遗进校园”——走进紫荆镇九年制学校

3月份,汉滨区文化馆、区非遗保护中心、区文化馆紫荆镇分馆举办的“非遗进校园”活动走进该校。活动中,汉滨区文化馆业务人员为该校师生宣讲了非遗保护相关知识,并进行了剪纸技艺培训辅导。此项活动深受青少年朋友的青睐。主办方正探索如何更好地为未成年人开展共享非遗传承活动的方式、内容、路径。

滨区文化馆:文化活动进景区,文旅融合促发展

3月2汉0日,汉滨区 2021 年春季旅游推介暨双龙镇首届旅游文化季活动在双龙景区启动,汉滨区文化馆组织文学、书画、摄影作者开展采风和“乡村振兴,非遗先行”——汉滨区非遗进景区展销活动,为游客再添一景。在活动现场,文艺工作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将汉滨泥塑技艺、安康道情皮影、汉滨剪纸、王彪店黄酒等汉滨区特色非遗项目和文创产品带到活动现场,供游客观赏、体验、品尝。同时,来自汉滨区的多名书画、摄影作者深入双龙生态旅游度假区和“陕茶一号”茶园开展创作活动,流动版画艺术展更是吸引不少青少年驻足观赏。

据了解,为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让非遗保护项目走进百姓视野,近年来,汉滨区文化馆、区非遗保护中心不断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开发力度,让乡村传统技艺能人主动融入乡村振兴行列,带动群众传习技艺,增收致富。(惠星)

汉滨区文化馆:“非遗进校园,文脉代代传”启动仪式在叶坪镇举行

3月25日,“非遗进校园,文脉代代传”启动仪式在叶坪小学隆重举行。汉滨区文化馆、区非遗保护中心、汉滨区文化馆叶坪镇分馆、汉滨区浩睿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及叶坪小学全校师生参加了仪式。活动中,汉滨区文化馆工作人员向该校师生介绍了汉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相关内容,并为手工社团师生开展剪纸示范课,引导师生们了解、分享、体验非遗魅力。叶坪镇地处汉滨区北山片区,开展“非遗进校园”示范活动,旨在为偏远乡村青少年普及非遗保护知识,增进师生对非遗保护传承的认知,让非遗真实地走进青少年的文化生活。(年静)

山阳县推动非遗项目进乡村、进校园系列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非遗地方戏曲传承发展,3月29日,由商洛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山阳县文化和旅游局、山阳剧团承办的2021年“戏曲进乡村”活动在山阳县两岭镇街道社区、两岭镇刘庄村拉开帷幕。山阳剧团的演员们为当地村民表演了汉剧《杀庙》《三对面》等经典剧目,让两岭镇的乡亲们近距离感受到戏曲的魅力。这次表演的汉剧《杀庙》《渔舟配》《三对面》《空城计》历经山阳剧团全体演职人员三个多月的精心编排,同时还有花鼓小戏《关爷爷》《暗访》等带给大家。山阳剧团的演职人员在春耕时节为乡亲们送戏曲到田间地头,既丰富了乡亲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也为当前的春耕生产鼓劲加油。

山阳剧团通过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把汉剧表演送入乡村,从而提升乡村群众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素养,丰富乡村群众的业余文化活动,倡导“和美”乡村文明风气,形成文明和谐的乡村新风尚。(杨静、徐乐天)

2021洛南仓颉文化旅游节即将开幕

洛汭之水文化传承,汉字寻根民族复兴。2021年4月20日起,持续半个月的洛南县仓颉文化旅游节即将开启!十五天盛事,十九场活动,可以近距离感受仓颉造字精神,体验文化旅游魅力。

活动主要包括:百人锣鼓表演、恭迎圣水入场仪式、仓颉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恭迎仓颉祭祀活动、仓颉文化研讨会、书法进课堂研讨会、书法史论研讨会、农副产品餐饮及直播带货、书画作品展示营销和网红打卡、“通过镜头看洛南”摄影展、洛南奇石盆景展、保安圣游、群众文艺汇演、皮影专场演出、汽摩卡比赛、汉字研学活动、图书漂流诵读、征文摄影短视频创作投稿活动、大型烟花燃放表演2场。

猜你喜欢
仓颉进校园文化馆
我想
谈仓颉文化在洛南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作品赏析(6)
太阳第一家
作品赏析(6)
作品赏析(2)
结绳记事
经典彩调进校园
说仓颉
舞龙舞狮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