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研究

2021-09-10 07:22徐世梅
教学博览 2021年4期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养成教育阅读习惯

徐世梅

摘要:阅读,是人们以语言和文字的方式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认知世界的重要方法。在我国的小学教育中,特别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在阅读中学习知识,感悟和品味丰富多彩的世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踏入小学的校门,正处于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也是培养他们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将其做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来完成。

关键词:小学教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养成教育;方法

前言

小学低年级正是学生们接受正规教育的入门阶段,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广大的小学教师要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重视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努力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阅读学习氛围。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提升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在阅读中增长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语感,开拓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陶冶他们的情操,有利于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出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简述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注重阅读习惯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迈入小学的校园,他们的年龄普遍偏小,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都比较有限,往往对一些故事性较强的童话书、故事书、绘本书等有阅读的兴趣,对于文章中的优美词句,根本没有摘抄或者背诵的意识,对于那些不认识的字词,也不会去深入的探究[1]。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语文教师为学生们布置了积累词句的作业,很多学生也只是单纯的抄写,很少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记忆。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难度比较大,不仅缺少一定的定力和坚持,往往还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监督和陪伴。一些教师和家长只是单纯的教给学生进行阅读,却忽视了阅读习惯的培养。

(二)学生阅读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阅读,是一种学习的过程,需要在安静的环境中静静的读书,吸取书中的营养。然而,进入到信息化时代里,各种的电子产品涌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丰富了人们的阅读方式的同时,也使得消遣式的阅读代替了传统的深层次乐队,学生阅读中缺少了深入思考,不能感悟优秀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底蕴。一些小学生在进行书籍阅读的时候,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客观因素干扰,阅读的效果并不理想,更不要说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了。

二、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的有效方法

(一)提高认知,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阅读,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通过阅读,人们可以获得新的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净化个人的心灵,得到新的感悟。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提高认知,深刻认识阅读对学生成长和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并在实践教学中,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工作落实到实处[2]。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阅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对他们学习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只有学生清楚了阅读的重要价值,才会愿意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参与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运用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具有自己独特的成长特点,年龄较小,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的集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就需要为他们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例如,在教师内设置专门的阅读区域,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兴趣选择适当的阅读书籍。当然,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图书选择非常关键,教师一定要配置那些内容直观、文字和图画搭配合理的优秀文学图书[3]。在学生的学习道路上,教师是重要的引领者,教师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指引着学生的行为,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学生阅读的榜样,给予学生阅读正确的指导和指引,并用自己的阅读来影响学生的阅读,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三)针对成长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重要的内驱动力。因此,小学低年级教师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最关键的一点是,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以外,还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优化,依据学生的成长特点,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切实激发出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小学一年级、二年级的学生比较看重教师对自己的评价。针对这种特点,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要善于发现学生阅读中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并及时给予他们肯定和表扬,学生内心非常高兴,从而更加激发他们参与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又例如,教师可以建立起班级的阅读微信群,要求学生每天晚上录下自己阅读的小视频,并上传到微信群里,学生之间相互监督,教师对阅读情况较好的学生给予群内表扬。学生为了得到教师的表扬,就会认真对待阅读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有帮助的。

(四)传授阅读方法,提升阅读的积极性

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传授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他们参与阅读的积极性。其一,阅读要眼、心、口、手全部参与进来,要保持正确的阅读态度,精心、耐心的阅读书籍[4]。其二,教给学生多种阅读方法,并对不同阅读方法的运用给出正确的指导,例如,精读、跳读、默读等,逐渐的训练阅读,长期坚持下去必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结束语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的阅读习惯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培养工作。小学教师必须要提升责任意识,加强对学生的阅读引导和教育,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并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魏丽明.核心素养下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J].中国新通信,2020,22(16):200.

[2]劉秀芹.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7,31(04):116-117.

[3]杜亚亚.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养成教育[J]. 西部素质教育,2016,2(12):116.

[4]李茹,张丽. 小学低年级家庭课外阅读陪伴的必要性——从儿童心理学角度分析[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28(11):111-114.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城关小学  730300

猜你喜欢
低年级学生养成教育阅读习惯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浅谈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激发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的几点思考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