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与研究

2021-09-10 07:22黎良勤
教学博览 2021年4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黎良勤

摘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合格的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价值体现,优良的道德素养是衡量教育成绩的关键准则之一。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仅是体现在特定的德育课堂上,更应该在各个学科的教授过程中体现 。初中物理作为中学一门科学性极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技能、想象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所以需要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逐渐培养学生的物理素质,推动学生在学习物理的道路上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德育渗透

现代教育虽然是比较关注学生的全面能力的培养,但是随着学生学习压力的不断增大,学习成绩依然是学生面临的首要问题。因为教师对学习成绩的极度重视,导致对学生的培养不全面,尤其是德育教育的培养存在严重缺失。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增强德育教育渗透,是物理教育变化和进步的需求,同时也是推动学生全面成长的需求。在教学工作中物理教师应当建立德育理念,着重关注物理教学中的德育部分,同时将其渗透在物理教学中。

一、渗透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新时代物理学科发展的要求

教导和培育青少年不仅是社会、家长的期望与憧憬,也是未来国家昌盛和民族发展的需求,以及新世纪物理学科发展需求。从现在到若干年后,学校培育学生的思想品行和核心素质,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和进步,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确保能紧跟时代发展需求。由此可见,学生的思想品质与核心素养的提升,对祖国的政治、经济、社会进步等不同方面,都必然会体现积极主动的效用,作为一名学科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积累与能力提升,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健康成长,是国家和人民给予我们的一项伟大任务。

(二)新课改教学政策的要求

初中物理课堂不仅传授物理基本知识,还培养学生自主实践能力以及科学意识,为学生未来成长指明发展方向。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除了可以学到物理基本的理论知识,提高整个物理理论知识的积累程度,还能培养观察、实践、思维以及科学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发展,为学生持续学习科学奠定了良好基础。基于此,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新课改教学标准下更符合新时期教学政策的标准,也是我们物理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当代传承社会民族精神的要求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人民的精神文明水平与综合素质水平,并没有紧跟时代经济发展标准,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使物理学科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在某些程度上,这种制约性发展不仅影响了祖国未来的希望,社会发展后备力量的培育,还为教育增加了新的挑战和难度,使社会民族精神与文化水平传承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由此可见,教师更应该在物理教学中重视德育教育,弘扬并传承现代社会民族精神文化,为社会高效率、可持续发展与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支持。班主任和每个教师应当共同协作,纠正学生身上的不良行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学习理念,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于不良行为较为严重的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性进行处罚,对表现良好的学生也需要给予鼓励,以保证整个教学效果的有效性。作为物理教师应当积极地发挥物理学科的优良精神,比如科学家执着无私奉献的精神,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德智体美有用人才。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物理学科是实践操作性很强的科目,参考学科特色有针对性和节奏性的将德育渗透进物理教学中,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举例增强学生保护观念

物理是极具实践性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不断为学生融入安全思维,增强学生的安全防护观念,让学生能谨记实验流程与标准,以保证物理实验安全、高效进行。例如,在物理课堂上学习有关于电的知识时,教师要为学生进行安全常识普及,播放相关安全用电视频,用现实案例加深学生对安全意识的认知。例如某居民在家中充电动车,电源位置突然冒烟紧接着爆炸,在短短的几十秒中经济受到了严重的损失,由此得到的教训提醒广大居民注意安全用电,提升安全意识。

(二)结合物理知识培养勤俭节约意识

勤俭节约是我国优良的传统品德,物理学科与日常生活有着相辅相成关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勤俭节约的品质,在教师的引导下建立积极正向的勤俭发展意识。例如在学习“功率”知识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家中家用电器铭牌,记录家中电器功率,并且自己对家中近一个月电费进行大概计算,再和实际家庭中电费进行对比。实施有效省电措施后,再进行记录比较看最后的成果,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学生节约用电观念,让学生对勤俭节约有更清晰的认知。教师依据物理知识恰当的培养学生勤俭节约意识,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在清晰的数据面前,学生才能深刻体会浪费的数量之大,学会珍惜资源,真正将理论指导到实践中。

(三)借助物理名人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作为物理教材的媒介,虽然不是知识中关键部分,但是却承载着物理精神。比如物理教学会涉及很多科学家,他们为国家未来发展不计回报,勇于奉献,放弃国外优越待遇回国投身祖国科学事业,以此事跡培养学生爱国情操和民族自豪感。物理教材中的名人是学生学习榜样,以此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善于思考以及坚强不屈的品格,激励学生用知识丰富自己,唤醒学生为祖国发展而努力学习的责任与担当,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结束语:

总之,教育的关键目的是培养学生品行,获取学习方法,其次才是学习具体学科知识。社会、学校和家庭以及教师首先要去改变只看重学生成绩而不注重学生德育教育发展的态度,忽视道德品德树立与学习方式的掌握。物理教学与日常生活学习有着紧密联系,教师要结合二者培养学生的德育品质。由此同时,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和思想品质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骄傲,学会用知识强大自己,成为新时期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姜艳.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教育界,2021(09):50-51.

[2]王永.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清风,2021(04):61.

[3]刘华.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4):91.

柳州市第四十六中学 545007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