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021-09-10 22:39余春艳
教学博览 2021年4期
关键词:激发引导实践

余春艳

摘要: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即要求学生从“学会”到“会学”。随着新课程的运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地位,而教师已不是课堂的主角,主要任务是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激发  引导  培养  实践

教师如何激发学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呢?关键在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每节课都要根据各自不同的重点,精心创设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气氛,哪怕一幅画,一个小故事…..只要有的放矢,創设情境,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了。下面我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方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巧用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同样精心设计一个好导入方式,往往能使学生对学习兴趣聚增,使学生处于精神最佳状态,为教学做好铺垫。

1、故事导入:一年级最喜欢听故事,教学单韵母“a o e”时,我就根据教材特点讲这样一个故事“这是一个美丽的村庄,绿草如茵,小溪缓缓地流。有一天,太阳公公还没爬上山坡,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在溪边练习唱“a"字歌,美丽动听的歌声被大公鸡听到了。大公鸡也跟着唱起来,它们的歌声引来了一只大白鹅,伴随着优美的歌声在水中偏偏起舞。它跳着跳着,发现了自己在溪水中美丽的倒影,便情不自禁地哼起歌来。几只刚学会游泳的小鸭也赶来参加它们的音乐会呢?”当学生听得入神时,相机出示“a”和课文的小姑娘头部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每个小朋友争先恐后举手回答,我就指名其中有一个回答,他说,我发现“a”的第一笔和小姑娘的脸蛋相似,第二笔和小姑娘的辫子相似,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2、儿歌导入:儿歌内容单一,语言浅显易懂,生动活泼,读起来琅琅上口。在教学中我也非常重视这方面的运用,在学习声母“g k h”我就和学生一起读读与课文有关的儿歌,如“哥哥有只小白鸽,小白鸽呀爱唱歌,咕咕咕咕咕咕,哥哥听了笑呵呵。”学生读得很有兴趣时,我就相机出示要学的声母“g k h”,这样学生就不觉得汉语拼音枯燥无味,学习起来就觉得轻松愉快,就会主动去研究,去发现。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创设特定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每位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努力探索的内驱力。在教学中首先应当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生一旦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就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学习活动中。这就为课堂理想的教学效果提供了前提条件——学生热爱学习,主动学习,从而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模拟场景,创设情境

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色彩艳丽,语言生动形象,可视、可感、可说、可演性很强。教学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特点,介绍背景内容等,或语言描述,或运用多媒体展示精彩场面,或现场表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对课文运用精妙的语言描绘的场景、刻画的人物、抒发的情感、阐述的哲理产生兴趣。对这些场景、人物、情感、哲理如何用精妙的语言表达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学习《小熊住山洞》时,我就让同学们扮演各种小动物来感谢小熊一家。没想到学生会演得比我设计的更精彩,从而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2、读演结合,创设情境

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最容易分散,一节课只有十几分钟是最集中注意力的,可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老师过多的提问,繁琐的分析显得多么不合时宜,在教学中我经常把表演引进来。利用表演的直观性、形象性等特点,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产生以说为快之感。例如,在教学《四季》中,我反复示范,不断启发,孩子们怎么也读不出冬天雪人顽皮的味道。于是我让学生再看插图,想象雪人的样子,让学生来扮演诗中的大雪人,他们戴上头饰,挺着个大肚子,兴致勃勃地演起大雪人来。透过诗句,孩子体会到的雪人的样子,真是千差万别。有的读出清脆的雪娃娃的声音,有的读出了浑厚的雪人爷爷的声音……在饶有趣味的表演中,雪人那顽皮的样子,那骄傲的神态已经深深印在他们的脑海中。

现代教育十分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教师提出的学习内容是感兴趣的,学生自然会乐意去学。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智能结构,有目的地把学生引向目的地。为了更好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自主学习的能力,力求探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策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什么是自主学习呢?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这里所讲的“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以张扬学生个性为宗旨,以促进学生更积极地、更主动地、更好地学习为目标,是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其核心在于“自主”,突出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决定学什么,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自己决定怎么学,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自己决定评价学,自主监控或调适学习过程,并对学习结果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样,通过自主学习,有效地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

结束语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着重培养这种语言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言实践。那种师讲生听的教学模式必须改变,应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动起来。学生在课堂上动脑或动口、动手,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相互配合,能够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生成新的知识。

在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在平等、自主、合作、探究的环境中轻松学习,做学习的小主人!让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在丰富多样的自主学习中获得充分释放,让课堂真正焕发生命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潘伟.让思维更加灵活——小学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研究[J].课外语文,2021(06):35-36.

[2]陈妙希.以趣引领,以法奠基——探究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价值与路径[J].课外语文,2021(06):129-130.

[3]白崇阳.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分析[J].小学生(中旬刊),2021(02):72.

广西省百色市平果市第七小学 531499

猜你喜欢
激发引导实践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