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区域游戏

2021-09-10 22:39平萍
教学博览 2021年4期
关键词:生态教育区域游戏幼儿园

平萍

摘要:当前的幼儿园教学背景下,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已经成为了幼儿园教学工作当中的主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游戏教学法在幼儿园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将围绕如何在幼儿园开展有效的区域游戏,根据生态教育理念来贯彻落实游戏教学展开讨论。

关键词:生态教育;幼儿园;区域游戏

前言:

当前的幼儿园教育中,提出落实生态教育理念,根据幼儿园方面的要求需要采取合理措施落实这一教育内容。基于对幼儿园区域材料投放的游戏价值研究,通过区域材料投放游戏实现生态教育理念的培养措施,提高幼儿培养教育水平。

一、依托校园环境开展游戏,落实生态教育理念

现如今幼儿园的环境建设越来越注重生态投入,比如重视在园中种植各种树木花草等等。方便幼儿在课余时间亲近大自然,从小培养幼儿关爱自然,亲近自然的学习心理,这样的教学场景安排,实际上也是在提醒幼儿园教师可以适当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将生态教育理念融入到幼儿园自然场景当中,开展游戏活动。

例如:在教学工作组织过程當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来设计游戏环节。对于小班的幼儿而言,自主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都还比较差,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开展比较简单的户外游戏,让学生在生态理念的影响下参与学习。比如秋天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小班幼儿在操场上开展“骑小车装落叶”的游戏。秋天换季的时候,操场上种植的树木会落很多的叶子,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很多幼儿园教师不会想到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但是在生态教育理念的指导和帮助下,教师就可以将这些落叶与户外游戏有机的结合起来。

比如教师现在幼儿园的器材室准备四辆代步小车,并且在小车上安装好小筐子,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将全班幼儿带领到操场上进行落叶的清扫和搬运活动,在组织活动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把这次活动转变为一场户外游戏,先将班级内部的学生划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各自为战,比一比哪一个小组最终用小车运送的落叶最多。通过开展这样的户外游戏活动不仅可以解决秋天操场上的落叶堆积问题,而且也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获得了学习体验,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亲近了自然,引导学生在脑中生成保护自然的理念。

在组织中班或大班的幼儿进行户外活动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加大游戏难度,引导幼儿手脑结合参与户外游戏,比如同样是组织“骑小车装落叶”的活动,教师可以给学生留出更多的动手操作空间。比如引导幼儿自己动手给小车装上框子,幼儿在动手制作框子的时候,可能会因为缺乏基本常识而产生框子装置失败的状况,这个时候教师要及时提醒幼儿和其他组的小朋友互相交流借鉴经验。这样也能够培养其动手能力,当游戏结束之后,不管是小班还是中班、大班的教师,都应当站在生态教育理念的角度上,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观念。提醒学生:“小朋友们,老师发现大家在这次游戏中玩得非常开心,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秋天一到这些大树就开始掉叶子了呢?”。

开展玩游戏之后,教师可以通过这样有效的提问来引导学生进行游戏后的思考,此时学生刚刚结束游戏环节,整个人的注意力都还集中在游戏之上,这个时候引导学生进行游戏内容的分析是最有效的。当教师听到班级内的学生普遍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之后就可以给全班幼儿科普一些自然界的知识,通过开展这样的游戏,不仅渗透了自然理念,科学知识,而且引领学生亲近自然,感知大自然四季变化的神奇之处,有利于帮助幼儿建立更加科学的三观,贯彻生态教育理念。

二、积极投放区域游戏材料,提高幼儿游戏能力

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情境创设应借助一定的材料和形式,创设基于幼儿生活的真实情境或虚拟情境,以“情”为纽带,以“境”为依托,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使幼儿积极关注和探究情境,成为区域游戏的主体,主动获得自主性发展。在当前的幼儿园教学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并不是所有的幼儿园都具备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有些幼儿园由于地域限制,园内自然设施较少。在这种背景下,引导幼儿开展户外游戏,亲近自然就显得尤其困难。

为了解决这种限制,教师也可以将幼儿带到幼儿园外面开展自然游戏,但是综合考虑游戏环节需要耗费的时间,以及教师渴望带来的教学效果,将幼儿带到幼儿园之外,进行自然游戏探索很有可能会发生一些不受控制的事情,所以教师需要继续转变教学方法,通过积极在幼儿园,内部投放区域游戏材料也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游戏能力,激发智慧。

例如: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幼儿园的基础设施配备就存在部分问题,尤其是在自然环境建设方面,并没有收到很多幼儿园的重视。在此背景下,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思路,为学生创建更加有利于开展自然环境探索游戏的教学条件。比如教师可以在手工课上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许愿卡片,在上面绘制漂亮的图画,写下自己的心愿,并且将这些许愿卡片挂到校园的某一棵树上。通过开展这样的手工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的观念,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手动制作一些方便学生与自然亲近的区域游戏材料。

比如教师可以提前在花鸟市场上购买一些蚯蚓,先准备好一些土壤,在幼儿园的教室内部饲养一段时间,在这过程中,幼儿可以通过每天观察蚯蚓来接触自然界中一些常见的小生物,并且了解蚯蚓的习性和特点。等到某天下雨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领学生将这些小蚯蚓放生到校园周边的草地上。为了方便学生操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动手制作防护手套等工具,经历过这样的游戏过程之后,学生对于自然界的了解会进一步加深,尤其是在看到小蚯蚓这一类昆虫的时候,学生内心深处会产生亲切的感觉,通过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实际上是让学生在饲养蚯蚓的小游戏中培养自身亲近自然的习惯,以及在放生蚯蚓的小游戏中养成热爱大自然的思维观念。

总结:

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更好地发挥区域游戏活动的价值,幼儿园要充分利用有限空间,科学投放材料。开发活动区的公共价值,尝试打破班级界限,灵活运用各种语言指导策略,重视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林青萦.基于生态教育视角的幼儿园活动区游戏设计[J].意林·儿童绘本,2020,(17):33-34.

[2]梁宇曦.生态学视角下幼儿园区域活动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20,(15):95-97.

[3]曹金金,张慧,马艳.生态学视角下提升幼儿园区域互动水平的有效策略[J].教育导刊(下半月),2020,(12):82-85.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王坛镇中心幼儿园 312030

猜你喜欢
生态教育区域游戏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基于生态教育理念的家具设计课程改革与研究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试论科技价值观
浅议班级课程与主题环境区域的整合
构建职业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生态教育之开展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