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践

2021-09-10 23:15朱萍
教学博览 2021年4期
关键词:实施途径道德与法治初中

朱萍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在教学形式上也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由于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初中教育阶段十分重要,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会影响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基于此,本文结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了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有效教学的途径、方法。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施途径

运用互联网技术提升初中时期的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初中生对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学习热情,同时也让道德与法治方面的教育方法更为新颖和丰富。然而,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在课堂教时依然是存在着许多问题。道法老师需要结合初中生们目前的学习状况,来制定适合的教学计划并实施,从而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质量。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教学期间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老师教学观念比较传统

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本里明确提到要将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转变,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材中的内容也在帮老师逐渐实践化和生活化进行转变。然而实际教学时仍有“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很多老师的教学方式还是跟不上时代的进步和要求。这种过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会导致道德与法治在课堂教学时无法达到新课标要求,也会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对法治观念的理解。不能从实际意义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将在道德与法治理念形成上带来不小影响。

(二)学生课堂上参与度不够

在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更为活泼,在每节课教学当中不能长时间都保持全神贯注,对于课堂教学的内容较缺少兴趣,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自身的参与意识处于有待提升的阶段。即便是当前的老师会及时改进课堂教学的方式,但对于学生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还不够关注,就难提升学生们在课堂教学中的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所以,需要老师找到符合当下课堂教学的措施来带动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兴趣。

(三)课堂教学水平仍需改进

要想让学生理解比较抽象的《道德与法治》初中教学的内容和概念,这就需要将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结合开展课堂教学,通过用真实案例指导,才会体现出课程内容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所以,老师需要合理去设计每堂课的教学流程和运用教学技巧,来引导学生们在学习时形成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以及价值观念,可是基于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时,道德与法治老师大部分都是运用理论知识教学方法,在某种程度上不能有效融入社会的真实案例,也就更不能体会到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在教育中的实际意义所在,也会对提升教学质量产生不好的影响。

二、道德与法治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一)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

在进行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时,教学环节方面主要包含着三方面内容,第一,课堂教学当中学生们开展独立学习的环节。老师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可以激发初中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兴趣,进而产生学习的好奇心,可以主动去搜集和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源,敢于进行自主分析和阐述自身的观点。想要让学生们形成自主思考,老师需要正确的进行引导,在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中,要对学生设计符合学生学习目标,及时鼓励学生独立进行探究和独立进行解决问题,还需要及时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维持住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内容学习的兴趣。第二就是在课堂教学期间学生们合作的环节。老师可以进行小组创建,让学生们能进行合作学习。小组中需要指定出一位小组长,在这个组长带领下对某个问题开展讨论和分析,组内的人员可以运用变换角色的方法,以不同角度来分析问题,进而就能收获到问题的答案。此外,老师也可以提出不同年代的社会时事和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们可以利用到丰富、新颖的现实案例问题,来了解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来达到提升成绩的目的。第三,课堂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的检测。教学的水平能否成功,需要老师将学生们的接受程度及理解程度进行结合才能判断,老师要合理设计出课堂教学效果的检测环节,对学生们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了解,调整具有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法。

(二)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实践性

道德与法治课程需要侧重于教学中的实践性。进行课堂教学时,引入符合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们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老师也应该引导积极向上的教學实践类的活动,使学生在现实环境中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的存在性,并对实际生活产生深刻认知。在进行教学时,老师需要将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要求结合起来,将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当做根据,运用调查、观察、实验、探索等实践活动的方法,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能使学生学习到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知识。比如,老师适时可以组织初中生去观察与爱国主义有关的教育基地,进而能激发出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思想;然后组织初中生拜访地区内的名人,在学生心中树立个好的榜样;领导学生们去养老院义务服务老人们,使学生更尊重老人,懂得珍惜生命;领导学生们实施集体劳动,把街道垃圾清除掉,使学生们更懂得爱护环境,并懂得体会到环卫工的辛苦和。以上这些具有实践性的活动不但能直接向学生们传递道德与法治的知识,还能成为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材料,延伸出更为丰富的知识内容,进而引起学生们的共鸣。

(三)运用现代教学设施提高课堂上的参与度

将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进行合理的应用,可以创设出更轻松的课堂气氛,很适合初中阶段学生们的心理需求,同样也能够将学生集中精神的时间进行延长,进而提升学生们在课堂教学过程时的参与度。通过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可运用网络寻找更多有关于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素材资源,并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促进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把初中时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知识点结合起来,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创作出内容多元化、种类更为丰富的教学课件,另外也可以设计更为丰富多彩的互动环节以及竞赛类等游戏环节,提升学生学习时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使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跟着老师的思路,把所有精力用在探索知识当中。

三、结论

总之,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对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成长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在教学期间一定要结合初中生们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也要将教材作为教学基础,积极创新教学的方法,多增加教学技巧和教学手段,以此提升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实践性。

[参考文献]

许慧.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J]. 读与写(上,下旬), 2019, 016(011):34.

永嘉县上塘城西中学 325100

猜你喜欢
实施途径道德与法治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创新教育督导方式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