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课程相整合的思考与实践

2021-09-10 05:40张影影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32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程

张影影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创新中应当能够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的教育方向,劳动教育在让学生获得健康身心的同时,更能够通过劳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逐渐在自主探索中形成现代化的劳动观念,让学生热爱劳动,提高劳动中的德育建设以及劳动价值的最大化发挥。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在不断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过程中,需要能够找到有效的切入点,从而发现问题,劳动教育融合在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并能够提升学生的劳动品格,形成综合素质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综合实践课程的有效发展,不断将劳动教育理念依附于综合实践课程的整个过程,在整合实践策略探索中,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关键词】小学劳动教育 综合实践课程 整合实践对策

一、小学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课程的整合

综合实践课程是融合教育的多学科内容,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让学生积极的融入综合实践活动,不断能够发挥自身的实践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以及综合实践课程的实践者,需要能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精心设计综合实践课程的活动环节,不断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的合作,敢于进行创新。在以劳动为主要教学模式,进行综合实践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提升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教育内容的独特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逐渐在进行综合实践课程反馈以及总结中,有所收获。

(一)发现问题,寻找途径

教育改革是各学科教育的理论引领方向,在提升教育新途径进行教育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应当能够积极的让学生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劳动教育存在着不足,教师在综合实践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只是流于形式,而忽略学生的劳动过程,在家庭教育环境中,学生物质生活提高,让学生的心理压力以及学习方式发生了偏移,注重文化学科教育成绩,忽略劳动教育的实施,逐渐让学生产生消极的劳动教育思想,并不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以及实践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创编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让学生能够学会运用知识,进行实践能力的提升,在高级劳动以及创造性劳动的过程中,不断发现综合实践活动中劳动教育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为学生的综合性发展保驾护航。

(二)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整合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环境下,劳动教育需要真正的发挥教育价值,让学生丰富自身的劳动体验,不断掌握有效的劳动能力,学生从错误劳动观念逐渐转化为创造性劳动的综合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在设计与实践的过程中,需要能够积极的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成为社会发展的个体,连接社会发展的各项因素,逐渐能够提升劳动教育的独立性和创新性,让学生在自主劳动以及合作劳动中加深学生的综合实践体验,融合各个学科的共同发展,引导学生在实践劳动中,学会去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的整合存在着必然性,需要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将劳动教育融合于实践综合课程的各环节,提升学生的劳动水平,为学生的综合性学习做准备。

二、基于小学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课程相整合的实践策略

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进行不断的教学反思和教学总结,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准备时,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劳动教育理念的融入,从而在科学设计以及有效环境构建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小学生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课程相结合的过程的,整合教育的多种资源,优化教学策略,解决综合实践活动中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劳动积极性。

(一)融合途径的多元化,学生为主体

学生在参与校园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综合实践课程的良好教学开端,不断寻求最佳解决问题的途径,让学生提高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社會认知性,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应当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纠正学生的不正确思想和不良劳动行为,在进行现代化环境融入中,突出学生的自主劳动能力。例如在学习我们都是好朋友时,教师在教学准备中能够融入正确的劳动观念,将实践课程的主题内容与学生的相伴成长为重要的融合点,在与学生交流中,让学生能够改变传统劳动心理,形成劳动光荣的思想,在相互帮助以及朋友相互的交流中,能够深刻体会到实践活动中劳动的快乐,教师在教学目标融合中,进行劳动现代化观念的形成,提升学生的劳动品质。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创新性,提高劳动素养

教师在综合实践课程主题构建的过程中,应当分析学生的学情,逐渐建立良好的感情基础,融入德育教育内容以及实践创新策略,让学生能够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形成创新理念,进行现代化劳动的不断融合,整合家庭教育环境,提升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情感表达。教师在改变家庭教育劳动观念的同时,丰富学生的社会劳动途径,建立系统性的劳动共享资源,提升实践课程与劳动教育的整合实效性。例如在学习学做小木工时,教师应当积极地让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融合实践动手能力,进行劳动技能的借鉴,合作探究,在木制品工艺的欣赏中,让学生形成自主劳动意识,获得成功的劳动喜悦,在劳动总结和劳动反馈中,通过线上与家庭环境的联合,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结束语

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课程整合需要进行细节的完善,在实践设计以及实践思考中,从学生出发,构建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劳动教育内容,在多元主题构建中,整合教育资源,让学生热爱劳动,形成良好的劳动能力。结合家庭教育环境、社会教育环境,提升劳动教育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莉.谈发散性思维在小学劳动教学中的运用[].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4(2):92-92.

[2] 曹培英.发散式思维在小学劳动教学中的应用探究[].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6,21(10):11-11.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课程
浅谈数学教学与综合实践课程的融合
有目标自主学学会学
以课程基地领跑学校发展
论高职行政管理专业综合实践课的开设
初中科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策略
对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原则的思考
简论“研究性学习”特色课程开发
农村中学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探索
浅谈高中生物与综合实践课程整合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