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检修的危险点和安全控制措施探究

2021-09-10 16:43支建华
新视线·建筑与电力 2021年3期
关键词:预控措施危险点

支建华

摘要:变电检修是一个比较危险的行业,要想从根本上确保人身、财产和设备的安全,在变电运行工作中,为保证变电站设备的长期安全运行,要对潜在的危险点进行分析排查,积极主动地对变电运行管理中存在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做好危险点的预控工作,从而有效的减少危险的发生。重点分析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预控措施,为变电站日常检修工作提供建议。

关键词:变电检修管理;危险点;预控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我国电力事业也出现了较大飞跃,尤其是变电检修一体化的推进,使得各种与之有关的项目得到了较大范围的普及,变电事业也随之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新技术和新手段的不断应用下,变电检修的工作质量不断提高。但是,在各项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危险点需要注意,对此采取预控措施是当前工作的重点。

一、危险点预控的相关概念

危险点,是指在作业中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地点、部分、场所、工器具或行为等。危险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有可能造成危害的作业环境,直接或间接危害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诱发职业病;二是有可能造成危害的机器设备等物质,与人体接触造成伤害;三是作业人员在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技术或工艺规定,随心所欲地作业。危险点预控,是指在作业前,通过一定的途径,对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判断,做好提前预测和控制。危险点具有客观实在性、潜在性、复杂多变性、可知可预防性等特点。“一切事故都可预防”,这就是电力系统安全工作的理念,危险点是一种诱发事故的隐患,放之任之,不进行治理和防范,它就有可能演变成为事故。

二、变电检修管理中的危险点

2.1 危险点查找程序

针对危险点查找,需在这项工作开始之前制定详细的规划,使危险点查找能够井然有序地进行。一般先成立查找小组,任用经验丰富的技术和安全人员作为组员,组内成员一起商讨寻找计划,对其具体内容进行商议,分析查找的主次,对于重要的危险点进行记录,然后交由小组进行分析,并在领导审查之后上交安全部门进行核查,最后形成书面文件。

2.2 工作人员违反安全规定的危险点

在对设备进行巡视检查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规章制度,对各级安全工作检查到位。工作人员在设备巡视检查过程中,由于不遵守相關安全规章制度,而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尤其是在单人巡视检查时造成的事故是变电检修管理中的重灾区,因此遵守各类安全规章制度是重中之重。

2.3 设备巡视的危险点

在首次巡视过程中,应该结合变电站的实际情况进行排查,了解电网、设备的特性,综合整理出这些因素的影响机制,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对危险点进行寻找。二次巡视的重点是指示灯、控制屏、直流屏等。

三、变电检修管理中的预控措施

3.1 完善各类制度,监督落实到位

针对变电检修工作,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积极严格监督和落实。对于作业卡、设备操作卡以及巡视卡,需要重点关注并落实执行。首先,必须提高变电检修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做好生产基础工作,对于每一步的操作必须严格规范。其次,在日常生产管理工作中,必须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并落实考核,认真做好每项工作内容。量化和细化工作中的每个操作事项,保证其能有序开展,从而形成良好的内部管理制度。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准则,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确保各管理机制平稳正常运作,从而保证变电检修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序开展。

3.2 提高工作人员素质,规范操作行为

加强日常培训工作,重点做好岗位培训。在日常倒闸工作时,管理人员和检修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三交底”的专业要求去约束自身行为。首先,站管人员与工作负责人交底。前一日下午时段或者晚上,对于次日有操作计划的,各变电检修工作站的管理人员必须将次日工作内容包括配合项目、操作内容、操作票和次日需要使用的设备、值班人员的情况、操作注意事项以及验收设备时的注意事项等情况做好记录,写在工作日志中,并向工作负责人进行汇报交底。其次,工作负责人与操作人员交底。工作负责人应将上述站管人员交底的事宜转述给值班的操作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3.3 全面实施精益化设备巡视

完善设备巡视卡并落实执行,尤其当异常天气发生时,更要做好巡视检查工作。大风天气时,应重点巡视检查有没异物搭挂在户外设备上,设备导线上热缩材料有没脱落或松动等。雷雨天气时,应重点巡视检查避雷器和避雷针是否完好接引地下线,并核对和记录下全站壁垒设备运作情况。绝缘子和瓷绝缘是否有裂纹和放电痕迹。冰雪天气时,巡视重点工作是检查接点处是否发热,设备是否存在电晕和放电爬弧,导线松弛度和设备以及引线是否结冰等。冰雹天气时主要检查设备瓷绝缘有没受到损害。大雾天气时,最主要巡视工作就是检查瓷绝缘是否放电打火以及设备是否电晕和放电爬弧。通过巡视检查发现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一一处理。

3.4 落实措施,推进检修一体化工作

稳定整合全过程业务和重组人员并保证现有业务生产的有序正常开展,确保电网安全生产和生产秩序正常,必须积极落实变电检修管理过程中的预控措施,推进变电检修一体化工作。实施“变电检修一体化”措施方案,改变原有的传统生产组织方式,将变电检修人员和检修人员融合起来,逐步实现设备巡视、带点检测、倒闸操作和维护性检修业务等检修工作的统一管理实施,以提高变电检修工作的效率。

四、变电专业化管理中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应用

变电专业化管理中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应用需要从许多方面着手,以下从合理确定管理范围、设置可行的管理目标、坚持逐步推广原则、增强管理标准化水平等方面出发,对于变电专业化管理中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4.1合理确定管理范围

运维一体化模式应用的第一步是合理的确定管理范围。电力企业在合理确定管理范围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对于变电站倒闸操作、设备巡视、辅助设施维护等变电运行业务进行细致的分配,让不同的管理人员对于需要进行的工作进行及时的处理。其次,电力企业在合理确定管理范围的过程中还应当对于包括设备大范围拆卸和一次设备检修工作等专业性较强的故障异常处理工作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能够让变电故障处理所具有的快、准、优等特性体现出来。

4.2设置可行的管理目标

运维一体化模式应用的关键在于设置可行的管理目标。电力企业在设置可行的管理目标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努力的改变原先由运行人员进行设备巡视和现场操作和检修人员进行维护检修的传统生产组织方式,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合理的将设备巡视与倒闸操作进行相应的一体化合作。其次,电力企业在设置可行的管理目标的过程中还应当对于维护性检修业务进行部分的重新整合,从而能够进一步的规范一体化运作各级运维岗位的业务标准,最终能够为明确变电站变电运维一体化业务的内容起到重要的助力。

结束语

事实证明,做好变电检修管理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工作,不仅能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还能减少事故的发生,从而维护好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运用逆向思维对变电检修管理中的危险点进行条理清晰的分析,并规划出有效可行的预控策略。要想避免违章事故的发生,既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完善并监督落实各项制度,还要提升工作人员素质,规范其操作行为,实施精益化设备巡视,推进检修一体化工作,这样才能进行实质性的安全防护。

参考文献:

[1]邵军.论变电检修管理中危险点分析及控制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10(28):25-26.

猜你喜欢
预控措施危险点
变电站倒闸操作危险点与控制路径
变电运维管理中危险点及其控制措施研究
加强房建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
关于配电线路管理难点分析及预控措施探讨
关于高压电气设备试验的安全管理探讨
试论配电检修中危险点的判断及控制方法
危险点分析预测控制方法在送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