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历史教育如何培养家国情怀

2021-09-10 02:43向喆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1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方法策略教育教学

向喆

摘要:历史教育一直以来都有特殊的独特性,具有社会人文学科中浓厚的教育和警示意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学习历史知识,更要和社会价值观相结合。家国情怀一直是社会发展中重要的一环,更是无数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精神支柱。而初中是人的一生当中,极其重要的时间段,如何把家国情怀和初中历史相结合,就成为了课堂上极其重要的方向。把家国情怀利用多元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且能够让学生印象深刻,则成为了关键。

关键词:初中历史;家国情怀;教育教学;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不得不承认的是,初中生生活在和平年代,对历史书上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都无法产生共鸣,而且难以理解学习历史知识的价值与意义,所以在历史学习中产生了消极、懒散等不良的学习情绪。再加上现在社会文化十分多元,国家开放度很高,所以有不少学生因为好奇、新鲜而对外来文化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反而忽视了本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长此以往,学生将失去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对此,新课改着重强调了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性,而初中历史教师则需及时渗透家国情怀教育,为学生的未来成长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准备。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历史观念

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开展家国情怀教育,能够有效实现对于学生历史观念的培养,初中的历史主要是世界史以及中国史,强化其历史知识的认识能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产生更加深层次的了解,进而更加明确中华民族的精神,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最终实现其正确历史观念的形成。

(二)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除了培养学生历史观念以外,开展家国情怀教育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调动学生的民族情感以及爱国主义精神,进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将家国情怀教育灵活地渗透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当中有助于实现初中生德育质量的提升。

(三)推动学生健康发展

从本质上来看,家国情怀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其一便是学生对于家的情怀,其二则是指对于国的情怀。其中爱国情怀是较为重要和关键的部分,所以有必要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强化开展对于初中生的家国情怀教育,这样一来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爱国情怀[1]。除此以外,学生在对相关历史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还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历史事件中人物爱国情怀的正面影响,进而形成爱国主义精神,并使其得到道德品质的强化,这對于其后续的综合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初中历史教育如何培养家国情怀分析

(一)运用生活化教学,开展家国情怀教育

生活化教学既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理念,也是值得推崇和运用的教学模式,能够对学生进行知识应用意识的培养,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品味。对于家国情怀的教育培养来说,开展生活化教学,有助于把家国情怀巧妙渗透到历史教学当中,提高学生的接受度。教师为了保证生活化教学的质量,需要在历史教学之前做好历史和生活关联的研究,筛选具备代表性的素材,让学生借助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对历史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并由此为家国情怀的培养创造良好条件。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过程中,为了向学生阐明家国情怀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能够体现家国情操的典型人物和事件,让学生从生活当中选取榜样和素材,更好地指导与约束自己。比如袁隆平研发杂交水稻,为中国农业乃至于世界农业都作出了贡献,这是爱国爱民精神的体现,也是家国情怀的再现;两弹元勋邓稼先抛弃外国的优厚待遇,毅然决然回到祖国怀抱,投入到原子弹的研发工作当中,用实际行动阐述了家国情怀。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自觉积累的习惯,善于在生活当中选取素材。

(二)拓展延伸教学内容

在初中历史教学环节中,教师以教材内容为中心,具有针对性地拓展和延伸,充实历史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为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提供媒介,实现历史教学环节与爱国情怀培养的完美结合,逐渐形成完善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在历史知识点讲解中,教师引领学生自主阅读历史教材内容,明确其学习的重点,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在积极活跃的氛围下完成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然后引导学生借助互联网自主查询收集相关资料,以对比的方式了解知识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构建完善的历史知识框架,同时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实现家国情怀培养与历史知识学习的完美结合。最后,教师从多个角度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了解到现今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升华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主题,鼓励学生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提升学生爱国情怀培养的教学效果。

(三)找寻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升华家国情怀

我们所说得家国情怀教育并不是简单的爱国教育,而是让学生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习历史人物的精神,让学生们能够成为一个对民族有用之人,而且初中是学生们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历史的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们树立一个正确的爱国意识,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念,因为我们出生在一个和平年代,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去理解当时残酷无情的战争,更没有办法去深刻地体会英雄们为国牺牲的奉献精神,而且被历史所记载的人物,他们身上都有人很多优秀的品质,所以学生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这些品质或多或少都会影响着学生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之所以为称之为历史,是因为它们都已经过去,但是它们还和现实有着很大的联系,所以老师要把历史从冰冷的时间里提出来,只有把历史与现实融合,才能让历史发挥出它最大的特点。

初中历史教学不应该只是让学生们了解历史事件,更需要让学生从这些历史事件中学习到其中的情怀和思想,初中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具体可以通过挖掘教材中的历史人物为学生树立爱国榜样,通过体验式教学加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民族自豪感,通过情景教学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历史事件中,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红色历史遗迹触动学生爱国情感等策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参考文献

[1]薄艳波.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269.

[2]朱亚岚.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8):120-121.

[3]李新英.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对历史核心素养的解读[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3(02):71-73.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方法策略教育教学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浅析钳工锉配技能竞赛训练的方法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