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古文教学研究

2021-09-10 03:13张华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1期
关键词:古文教学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张华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事业也越来越重视,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课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也意味着语文老师进行语文授课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授课的规律,结合新课标要求以及教材内容进行针对性教学,从小培养孩子的古文学习能力,因为古文中都有着寓意深远的小故事能够培养孩子的正确的人生观念,对孩子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古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古文作为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汇聚了古代文化的精华。孩子们通过古文能够加深对于古往今来几千年文化的了解,并且能够培养孩子的爱国精神,促进民族的团结。但是很多孩子的语文基础十分有限,并不能够深入了解语文知识,并且很多古文不能够适应现代的的生活,很多孩子对于学习到的古文知识难以理解,有的甚至出现厌学的心理状态。现阶段如果想让孩子们能够学习好古文,需要转变过去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死记硬背灌输式教育,需要根据孩子的基础进行针对性教学,不断摸索出适合古文学习的授课方法。“小古文”的内容通常短小精悍,本篇文章通过分析编版三年级“小古文”入手,希望能够为语文教师的授课带来一些参考,希望能够提升学生古文学习的有效性。

1古文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进行古文授课时提升孩子的积极性十分重要,在课堂上活跃轻松的学习氛围能够促进孩子对于新知识的吸收消化,更加配合语文教师完成语文学习。古文授课需要孩子们能够深入体会到古文语言的优美并且能够把学习到的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结合,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与古文中的人物故事进行转化。寓教于乐,提升孩子的学习热情,避免孩子逃避语文古文的学习。通过多元化的学习为孩子构建一个开放式的知识网络,丰富孩子的古文体验,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语文知识的理解。比如《自相矛盾》这篇古文课文时,语文老师可以先进行课堂导入,简单的给孩子讲述一些故事的大概内容,并且阐明课文需要学习的道理,课文有着代表性以及戏剧性,这就意味着,学习这篇课文时,需要教师需要引导孩子进入课文情境,可以进行角色扮演进行教学,通过扮演能够深化学生的理解。角色表演的目的不是单单为了完成一种形式,而是为了能够提供给学生一个舞台通过朗读分析课文中每个角色的形象,加入自己的感悟完成古文的学习。并且老师可以引导孩子对于古文的理解不是千篇一律的固定答案,可以有自己的见解,只要不是离得很远就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思维。并且通过古文学习能够培养孩子的坚强品质,让孩子能够向古人学习坚持不放弃,做事情仔细认真,让孩子感受到学习古文的乐趣。

2在小学古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这是培养孩子的思想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孩子语文基础还很薄弱,很多孩子学习语文古文时是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此时需要语文教师及时转变授课方法,让孩子能够对语文知识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通过理解进行灵活的使用。我们要在实践中提升课堂效果整合知识体系,变僵硬的套路为灵活的实用方法。现在好的教学方法很多,诸如联想意境法,糖葫芦串法等等,关键在于我们教师要善于更新理念,勇于求新不断进取。古文经过几千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含义,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为孩子创设学习情境,通过情境教学深化学生理解,体会到古往今来语言文字的神奇魅力。比如在學习《古人谈读书》这篇文章的内容时,语文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意境的授课方法进行课文的学习,在脑海中想到古人在房间蜡烛下苦读诗书,通过当时的环境回想到以及,让孩子更加努力的进行学习。通过情境教学扭转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让多元化的教学能够让古文学习的效果得到显著提升,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这条道路道阻且长,是对语文教师的一种考验。

3言简意赅,突出重点的意义性记忆

古文音律工整,言简意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荟萃,饱含人文底蕴,深具教育价值,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进行古文授课时,需要把复杂的问题能够简单化处理,有的简单的句子却需要复杂的授课过程,所以需要理解古文中作者的中心思想,以及文章重点表达的道理,通过简单的方法进行学习,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且通过精准简要的授课方法,完成学习目标。在语文课堂上,古文的很多意思有着多重含义,仅仅通过阅读难以体会其中的奥妙。所以语文教师语文在提前的备课中,精准把握住学习的重点,并且不断强化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记忆,不能够丢了西瓜捡芝麻,灵活运用自己已经学习过的古文知识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对于一篇新的文章学生能够定位自己需要重点牢记的关键字,并且与学习过的进行联想互动,并且需要背诵的句子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巩固,但是不能够死记硬背,而是让孩子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内容的记忆,完成全文的背诵。

4课外拓展延伸,增加古文积累量

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小古文”的内容占比不是很大,很多孩子可能会在一个学期仅仅接触到一篇文章或者几篇文章,因此通过课本的学习难以提升孩子的古文能力,并且也完全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也无法及时巩固孩子的古文基础。所以语文教师应当进行适当的课外拓展,让孩子能够通过课外学习巩固自己的古文知识,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比如可以选择课外书中的《小学生趣味小古文100篇》中文章,简单化方便孩子进行自行理解的比如《小儿不畏虎》《杀驼破瓮》《添字得驴》等等这些简单精细的小文章,通过故事的引入能够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古文内容的学习,并且能够与文章中的故事产生共鸣,能够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摆脱传统的灌输式教育,通过孩子的个性兴趣入手,让孩子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

结束语:古文是我国千年来的文化奠基,通过古文学习能够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学习教师需要结合实际不断转变授课方法,从孩子的个性特点入手,并且通过语文学习能够掌握正确的学习模式,学习到古人优秀的思想品质。

参考文献

[1]王蕴杰.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古文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王艳.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文言文教学研究[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7,000(008):106-107.

[3]梁民.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古诗文教学[J].教育,2016,000(005):P.265-266.

[4]胡文斌.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古诗文教学探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9,000(002):43-44.

猜你喜欢
古文教学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小虚词大学问重夯实促品味
初中语文古文教学的几点方法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