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析

2021-09-10 03:43滕飞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1期
关键词:渗透语文教学德育

滕飞

摘要:德育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道德思想与道德品质,在教育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国家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育的重要性在这样的背景下逐年增加。初中语文是初中教育的核心课程,语文学科有其独特的魅力,能够将德育融入到日常的课程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初中学生处在青春期,正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德育教育在这个阶段尤为重要。但是因为学生处在一个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品德的内容较为枯燥和无趣,学生在这个时期还无法体会其在人生中的重要性,教师一味的说教可能会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反而适得其反。因此,创新德育教育的方式是非常必要的,传统美德在语文课程中占据着很大一部分,将德育教育渗透在课程教学之中,是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方式。

1、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德育在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俗语有云:“做学问先做人”,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才会有更光明的未来,但是德育教育工作难以推进,德育内容重复枯燥,学生不愿意听是最大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语文教育在初中课程中的地位非常关键,学生非常重视这门课程。另一方面,德育的内容与语文课程内容有很多重合的地方,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的内容,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之中,就可以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

2、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1.1将德育渗透在课文讲解中

语文课程教学是以教师进行课文讲解来呈现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文在八年级的课文中有很多,传统文化,比如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古人的道德修养以及作家故事中展现出的道德品质都与德育教育一脉相承,教师在进行课程讲述的时候,在课文总结中多加入一些德育知识,将德育知识与语文的课程內容相融合,是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很好体现。

比如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和第六单元的《孟子》两章《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无信不立》作为语文的课程内容,诚信不仅仅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也是德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本就是将德育与教育相结合过程,教师只需要认真进行课程讲述,例如多讲述名人故事以及名人名言,起到一个榜样的渗透作用。例如孟子的“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老子的“轻诺必寡信”等。在讲述故事的时候,《商鞅立木》可以作为重点故事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诚信不管是对于一个人还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讲都是相当重要的。

《孟子》的《富贵不能淫》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分别讲述了君子无论面对怎样的情境,都要坚持“仁”“义”“礼”的原则和面对困难不要害怕,要迎难而上,人要学会吃苦耐劳,不屈不挠未来才能更加光明,国家只有不畏艰险、自强不息才能不断强大。这两篇课文都与中国传统精神有关,与德育教育的内容一脉相承,教师在课文讲述的时候,可以增加对这些精神的强调,学生耳濡目染,时间一长,会从心里认同这样的精神以及品德。

1.3通过教师自身行为渗透德育

初中学生人生价值观还处在形成的阶段,周围成年人的行为举止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学校教育占据了学生大量时间,在德育上能发挥的作用甚至比家庭教育还大,而教师作为学生在学校的“家长”,其自身的行为举止在德育中就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学生会对教师的行为进行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模仿,教授语文是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思想传递的过程,德育教育是一个言传身教的过程,教师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行为上都需要做到立身方正,秉性洁净,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教师不断对学生进行诚信、谦卑等诸如此类的高尚品德的讲解,但是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欺上媚下,对于学生动辄打骂,不断巴结领导,这样的德育教育只是浮于表面,价值坚定的学生会唾弃这种行为,价值脆弱的学生甚至会不自觉的效仿,不仅起不到任何德育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结语:语文教育本就是一个讲究“知行合一”的过程,将德育教育渗入其中是完全相得益彰的,传统文化在语文课程中占据着很大一部分,传统文化本身就具有陶冶情操、启发民智、修身养性的作用,学习语文,本身就是一个优化自身道德,培养健全人格的过程。因此,将德育教育渗透在语文课程之中,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德育教育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汪文萍. 在语文魅力中感知道德教化 ——探析德育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 赢未来, 2018, 000(006):253-253.

[2] 韦靖. 德育无痕,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J]. 语文课内外, 2020, 000(003):284.

[3] 徐国民. “教书”与”育人”的握手——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 儿童大世界(下半月), 2018, 000(011):157.

[4] 高夏. 部编本教材背景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中外交流, 2019, 026(044):308-309.

猜你喜欢
渗透语文教学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