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励志教育的有效途径

2021-09-10 07:22张双周传胜乔世文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励志教育有效途径

张双 周传胜 乔世文

摘要:大学生励志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高尚的人格品格、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化艰苦奋斗的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以采访实录的形式从知青、村民、各界三个角度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下乡插队的知青经历,通过采访和讲述的模式让读者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身上体现出来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奋斗精神和务实作风,为大学生励志教育指引了科学的方向。以《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为典范,探索大学生励志教育多样化有效途径,以激励大学生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拼搏奋斗、励志成才、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关键词:励志教育;有效途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引言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高校中大学生群体正处在价值观和世界观及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如何有效的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正确的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把他们培养成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是思政工作者永恒的课题。习近平也强调,未来的中国是属于青年的,中华民族也是属于青年的,青年的理想和信念以及综合素质等都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所以,大学生励志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比较重要的内容。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中体现的总书记的优秀品质,对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也有着极其深远的教育意义。

一、励志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目前很多大学生都是九零后、零零后,有些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虽然比较积极,也比较好学,但仍然有部分学生的理想信念比较薄弱,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很多大学生的依赖性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在现代社会中,有很多的学生存在乐享主义和拜金主义现象,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奋斗的目标和动力,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大学生心理感到非常困扰,对自己未来的就业和生存环境感到担忧,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对自己学习的目标不明确,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做什么,进取心不强,而且当代大学生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或者缺少励志的目标。因此,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将励志教育有效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比较完整地人格,还可以将大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给有效的激发出来,帮助大学生树立立志成才的意识,从而让学生把学习作为对价值的追求,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从而使大学生的人格得到有效的完善[1]。并且,對大学生加强励志教育,还可以让大学生们具备爱国、积极奋斗的良好品格,同时也帮助大学生树立了一个正确远大的抱负,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拼搏自强的思维精神,而且也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有效学习创建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进一步提高了校园的文化和文明水平。

二、励志教育的主要内容

1.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们安身立命的一个基础,所以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2]。而树立良好的理想信念也不绝不是自发而产生的,必须要经过持之以恒、认认真真的学习才可以牢固的树立一个良好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时期,生活和工作都十分艰苦,知青孔丹在回忆中说习近平总书记真是不容易也真是不简单,虽然条件艰苦,但是总书记始终没有放松对自身的要求,习近平认为别人都是零开始,而他就要从负数开始,而十多篇的入党申请书与多次的谈话,都将他入党的坚定决心给良好的体现出来,他十分坚信,只有自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才会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为人民群众做实事,才能为社会的发展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他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最终被党组织所认可。而目前的大学生,有个别学生没有远大的理想信念,也缺乏伟大的志向,只是碌碌无为的混日子过,还有部分大学生整天沉迷与网络和游戏之中,荒废了自己的青春。还有些大学生的利益心比较强,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坚决不做,没有利益的事情坚决不做。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过程中,要有效的培养大学生们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要将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生中进行广泛的开展,促使大学生可以将自身的理想信念与梦想与中国梦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在大学生学习的同时,不断引导他们勇于追梦、勇于圆梦的信念,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2.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

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书中,我们就了解到了习近平爱国爱民的家国情怀,而这种爱国爱民的家国情怀是非常值得大学生们学习的。并且,在现在习近平也在不断的反复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启发,我们应该对大学生的爱国为民情怀培养重视起来,培养大学生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热爱国家和人民的精神,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不断引导学生把爱国主义情感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教育大学生党员自始至终都要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团结奋斗[3]。在对大学生进行励志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大学生了解只有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要善于向人民群众学习,并坚持学以致用,尊重人民,这样才会掌握到真正的真才实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以爱国主义为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会使大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中来。因此,加强培养学生的爱国为民情怀,从而让大学生们在人民和社会的大学里面不断的成长和学习,才能够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这对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3.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

通过《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中,我们也了解到习近平是非常酷爱读书的。这也是每一位采访者对习近平的深刻印象。并且即身在困境的时候,习近平也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求,从来也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这种精神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教育过程中,学习是一个前提,只有学习好了在以后才能跟很好的服务与人民群众,才可以更好的进行创新。大学生正处在一个学习的黄金时期,所以,应该要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把学习当做一种责任、一种精神的追求,树立良好的勤奋好学的精神,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一种动力[4]。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效的掌握书籍中的思想精华,从而树立一个正确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并且,现在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必须要保持非常旺盛的求知欲望,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理论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前进的步伐。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大学生是通过网络化学习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一些信息获取的手段,物质生活都比较的丰富多样化,相比较习近平当年在艰苦的条件仍然可以做到自觉的刻苦学习,大学生更应该检讨和反思。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大学生勤奋好学的精神也要作为励志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引导大学生不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帮助大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向。

4.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

习近平从来不搞形式主义,他立志要做大事,要为人民群眾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而对于目前的大学生来说,更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这种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在新时代大学生励志教育中,要不断引导大学生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让大学生在艰苦奋斗中牢记实干兴邦的古训,引导大学生不论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立足本职、扎根基层、从自我做起,引导大学生踏踏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将自己创新创业梦有效的融入到伟大的中国梦中来,要鼓励大学生要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建设一线和科技发展的前沿,是大学生经受得住锻炼,进而不断增长自己的才干[5]。

5.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习近平在七年知青岁月中,体味了最艰苦最困难的生活,但是即使在这种最艰苦的条件下,习近平仍然与村民们通吃同住同劳动,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精神食粮,从而也使他成为了在艰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党的领袖。而习近平这种艰苦奋斗的品质,也给了现代大学生非常丰富的教育启迪,并且也给大学生励志教育内容的构建与选择带来了比较深刻的启示。在大学生励志教育内容中,要引导大学生牢记艰苦奋斗的精神,让大学生了解和懂得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让大学生了解我们现在的良好生活和事业都是经过了艰苦奋斗而获得的。青春因奋斗而美好,在对大学生进行励志教育过程中,不断的引导大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让大学生把苦难当做一种锻炼,把经历当做一种财富,促使大学生能够早日成为新时代合格的大学生。

三、励志教育的有效途径

1.入学教育第一课

在大学生步入大学校园开始入学教育第一课的时候,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的励志教育,在入学一课堂思想政治教育课时,就要把自我励志和教育励志相结合。励志教育它有两层含义,一种是个人励志,一种是教育励志,而在入学第一课就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励志教育[6]。教师可以引导大学生多读一些励志的书籍。进而使自己的视野得到良好的拓宽,比如《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做最好的自己》等,让学生以这些励志书籍为伍,树立一个崇高的目标,并通过阅读这些励志书籍,汲取书籍中的成长故事和励志力量,不断锤炼自己的人格。促使学生在入学教育第一课就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从而以饱满的心态面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

2.课程教学

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和改革的总体目标,明确了与总任务相辅相成的改革和法治两翼;思想中还提出了要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明确了完成总任务的根本保证,并提出新时代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助于的基本方略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将我国十八大以来党的治理理政成功经验凝结在了一起,而且也进一步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给揭示出来,因此,在大学生课程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要把习近平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给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加深学生们的理解,从而来更好的引导大学生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3.团学活动

在大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励志教育,构建励志教育氛围,学校或者班级可以组织团学活动来加强大学生作为共青团员或者中国共产党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及使命感[7]。例如,学校可以组织以“七一,为党谱写最美赞歌”为主题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参观革命纪念馆来近距离了解红色革命教育,将伟大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弘扬和传承下去。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大学生的思想和教育成果得到良好的转化,而大学生们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也可以更加明确时代赋予的新的责任和使命,不断增强自身的政治意识和模范意识,同时还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鉴定的信念,将爱国主义精神和民主精神给弘扬下去。激励大学生刻苦学习,勇于进取和创新,甘于艰苦奋斗,学习前人优良的品德和不怕牺牲的精神,从而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以高要求和高表现要求自己,努力成为四好青年,进而在大学毕业后可以更高的投入到国家建设中来。

4.青马工程培训

为了有效的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及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共青团员,不断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可以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引领的青马工程培训,让大学生通过拓展培训和体验式的学习,学会主动提出和解决问题,让新老学生干部都可以更加深刻的认识自己,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让他们认识到一名学生干部应该怎样更好的发挥积极作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大学生的心中,使他们的学生干部使命感得到进一步的增强[8]。在整个青马工程培训过程中,通过每个人的自我发挥和展现,从而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每个人的特长和优点,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明确如何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青马工程培训,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而且也让学生们学会如何与群体合作,增强团队意识,认识到群体的重要性,通过青马工程培训活动为大学生进行更好的励志教育。

5.第二课堂活动

在大学生励志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固然重要,但励志教育不能单纯依靠学生的第一课堂来进行,在课程之外也要探索多样化的第二课堂,从而使得大学生励志教育的途径更加多样和有效。第二课堂是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和实践基地,以牡丹江师范学院为例,各专业都会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这为大学生励志教育拓宽了途径,可以通过创新第二课堂活动和学习形式广泛开展大学生励志教育,例如通过班会、大型集体活动、情景模拟、文体竞赛、文艺演出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力素质拓展训练、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从而对大学生起到激励作用、不断完善高尚的人格品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人生方向。

6.志愿服务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國的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也越来越好,加强大学生的励志教育,还需要让大学生不断加入到志愿服务中来。组织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高校志愿服务,通过围绕大型活动志愿服务、支教帮困、助老助残等领域,让大学生深入到志愿服务的一线,积极参加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社会这个课堂中不断地成长学习历练,为国家排忧解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9]。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到社区、农村、学校等进行志愿服务、支教,到一些有需要的地方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些都是培养大学生和青年增长自我才干、传递社会关爱以及促进社会文明的有效途径,同时志愿服务服务也是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政教育平台。因此,高校非常有必要引导大学生不断与社会对接、与时代对接,通过教育与实践,不断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培养他们的热爱祖国、砥砺奋斗以及敬业奉献的精神,因此,志愿服务在加强大学生励志教育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

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更需要树立一个坚定的理想信念,青年更要一定的理想和抱负,这样才能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新时代的大学生承载着国家的希望,所以,我们更应该对大学生励志教育重视起来,不断开展励志教育活动,把理想信念作为教育的核心,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重点,把道德规范教育作为基础,从而来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培养的力度和质量。在对大学生进行励志教育的过程中,要引导他们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使命和责任感,让他们勇于承担责任,培养他们爱国奉献的优良品质,引导大学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从而做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金乾伟.实干兴邦思想对大学生成才教育研究——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J].人民长江,2020,51(5):5.

[2]房雪键.品读总书记知青岁月探索大学生成长答案[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9(5):105-108.

[3]何小梅.励志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J].人文之友,2020(1):150-151.

[4]朱新华.以先进典型为引领,大学生感恩励志教育[J].求知导刊,2019(6):119-120.

[5]肖永辉,徐新宇.刍议新时代下的大学生励志教育[J].包装世界,2018(5):96.

[6]杨丹.谈如何以励志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J].才智,2018(12):63.

[7]关翠玲.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对青年人才世界观形成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20(17):78-80.

[8]秦如培.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的华章——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体会[J].红旗文稿,2020(8):13-16.

[9]王宏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是这样形成的——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J].青春岁月,2020(14):403.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委托项目,项目名称:以《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为典范进行大学生励志教育课程开发与教育实践研究,项目编号SJGZ20180064;

2019年度黑龙江省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思想政治工作专项),项目名称:新时代背景下英语专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354MSYSZ002;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项目名称:大思政背景下英语翻译教学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项目编号:GJB1320374。

作者简介:张双(1988-),女,黑龙江龙江人,讲师,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牡丹江师范学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猜你喜欢
励志教育有效途径
“大方向”“小目标”在励志教育中的运用
学校“励志教育”特色文化培育的路径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浅析供热客服中心提升服务的有效途径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强化系列主题班会 促进学生人生发展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励志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励志教育工作开展的必要性与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