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吴昌硕花鸟画对写意人物画的影响

2021-09-10 18:54孟月圆庞伟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吴昌硕笔墨

孟月圆 庞伟

摘要:本文主要讲从吴昌硕花鸟画中学习其笔墨技法运用到写意人物画中,主要从吴昌硕的金石气在绘画中如何表现、分析作品中的笔墨趣味与技巧、在写意人物画中该如何更好地运用。更多体现在平时练习中的所感所悟,如何将笔法运用到写意人物画中,尤其是头部、手部以及衣物和皮肤的描绘。写意人物画借鉴写意花鸟的意义和原因又是如何,在文中可一一阐述。

关键词:写意花鸟画;写意人物画;吴昌硕;金石气;笔墨

本文写吴昌硕的目的是由于在前段时间大量临摹了他的写意花鸟画,从中体会到了其笔墨技法和金石气的精妙,深受其启发,特别是对于我的写意人物画影响颇深,所以在研究吴昌硕笔墨以及技法后,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中国画中人物、山水、花鸟的联系颇深。比如说:会画人物的也会画花鸟,会画花鸟的也会画山水,那么互相之间的借鉴就是那么顺其自然地发生,笔墨章法的运用在其中也会得到发挥。在思考过这个问题后,我就萌生了探索写意花鸟笔墨在写意人物画中的影响,同时也希望其能对自己的专业有所帮助,使自己进一步加强创作方法与创新能力。

一、吴昌硕的金石气在绘画中的体现

吴昌硕是近代画坛中绘画、书法、篆刻样样精通的大师。吴昌硕曾自述:“人家说我善于作画,其实我的书法比画好,人家说我擅长书法,其实我的金石更胜过书法。” ①金石是指由金属、石质等材料所制的器物,吴昌硕学书法从碑学入手,后面专注于研究汉瓦,之后对石鼓文情有独钟,这对他的篆刻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不在局限于光滑丰润的走线,而是創作了独属自己的“大写意”风格,形成独特的书风。在元代赵孟頫提出“书画同源”后,吴昌硕也将其金石气和篆籀之笔融入到绘画中,使其画面呈现出“力透纸背、浑厚有力”的“金石写意”画风。正如吴昌硕所说:“生平得力之处能以作书之笔作画”、“离奇作画偏爱我,谓是篆籀非丹青。” ②吴昌硕的金石气从碑学中而来,它不同于笔墨,它有着岁月的冲刷,显得斑驳苍劲。

二、解读吴昌硕花鸟画中的笔墨技巧

在临习吴昌硕的花鸟画作品中,我能深刻感受到他的用笔用墨以及用色的大胆。首先是笔法,笔法在绘画中的金石气是相当浓厚的,画面中的运笔如同篆刻用刀,对线条进行反复的推敲,下笔拙中藏巧,用笔苍厚有力,线条边缘不平整,使古拙感更鲜明。他常画藤类和菊花,在画中多用浓墨,也喜爱用大干大湿的笔触,用皴、擦、点、染、破等多种方法,使笔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味。吴昌硕在用色方面十分大胆,设色饱满、鲜明但不俗气,多用大量的浓墨,使色彩与墨色之间虽对比明显但十分和谐,给人一种古拙浑厚之美。不过,学问需一家家研究、一字字考证,才可能获得古人所谓的“古意”,才能厚积薄发,在作品中体现出人格化的精神。③

临习吴昌硕花鸟画中,枇杷是最常见的,初次尝试《五月枇杷图》时画的颜色薄、轻,完全画不出那种古朴之气。在细细观察与研究中发现,吴昌硕画果实和枝叶用色饱满、浑而不脏,青涩的枇杷黄中透着青绿,成熟的枇杷中透着赭石色,变化多端却不杂乱。枇杷果实、叶子与湖石之间区分画面主次,使画面充满趣味性。主次关系在写意人物画中也同样重要,所以在临习这幅画的同时也让我学习到如何在人物画中更好地区分主次关系。

菊花也是吴昌硕常入画的题材,他用篆笔写菊,在他画面中可以看出,菊花的花瓣是最能突出表现金石气的。菊叶用墨大多为浓墨,笔尖饱满,与菊花的墨色区分出来。这种墨色区分与用笔在人物画中是非常重要的,通常画衣物与皮肤时需要注意这些,画菊叶的手法也是可以运用到画写意头发中来。

三、笔墨技法在写意人物画中的启迪与运用

写意人物画的出现相对于写意花鸟与山水可能会稍晚一些。在之前,我们往往知道人物是画在熟宣上的,在熟宣纸上对画面、线条的把控能力大一些,而在生宣纸上就充满着一些不可知的变化。不过这些看似不可控的因素只需要多加练习就能得到改善。不过在控制笔墨的同时如何做到一气呵成、笔法流畅,具备“写”的能力,这就需要去借鉴。在写意花鸟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笔墨的运用与用笔的收放自如使画面呈现出笔墨趣味。不同事物的用笔、用墨、用色不同,画家是如何在其中找到主次关系、区分笔墨,如何使不同事物和谐有序地安排在同一画面中,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借鉴到人物画中。

在写意人物画中,五官与肌肤的笔墨表现非常重要。这与我们学习素描时所注重的点是相同的。在素描写生中主要区分年轻人与老年人,年轻人皮肤光滑细腻,刻画的地方较少,而老年人因脸上、手上褶皱多让人有更多的发挥空间。这些也适用于写意人物画中,表现中老年人可以运用笔墨来表现丰富的层次,在转折或关键部位用皴、擦、等技法来表现。在临习吴昌硕花鸟画后,我在画人物画时运用了他浓破淡、淡破浓的技法来表现五官,比如眼睛和眉毛,先浓墨后淡墨,这样形成的笔墨效果会更加自然,在画肌肤时借鉴了他画松树、石头的画法。

在写意人物画中,衣物也是非常重要的、也可能是画面中占比例最多的。衣纹的取舍与我们在画素描时大同小异,对比主次关系再用笔墨技法表现出来。现代社会快速发展,我们也要“笔墨当随时代”,不同衣物的质感有着不同的表现方法。这一点,我参考了吴昌硕花鸟画中花卉与石头的画法,在笔墨水润中用浓墨破,加上细碎的笔触,展现了不一样的质感。吴昌硕用笔坚韧古拙,用墨浓厚,拿常见题材“梅”“竹”举例,吴昌硕写竹放情直扫,“满纸金石气,笔笔金错刀”,无论墨竹、朱竹都直落中锋,劲如刻铁。他的梅花也全用篆籀之笔,“是梅是篆了不问” ④,使画面呈现坚韧不拔的气势。

四、结语

吴昌硕独特的风格也让我们明白书画印不分家,它们不是独立的个体,只有在互相借鉴中才能更好地发展,吴昌硕以书入画、以印入书就能很好地将其体现出来。吴昌硕的独特风格影响了后来许多艺术家,同时也为中国画的笔墨语言增添了一笔浓厚的色彩。吴昌硕创造了金石气,同时金石也成就了他。

临习研究吴昌硕的花鸟画后,练习人物画时也有了更多的感悟与技法,让我的人物画进了一大步。虽说中国画分为山水、人物、花鸟,但是它们之间只有互相借鉴、互相学习才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而我们也要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笔墨技巧,使自己的创作能力与审美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理婧.论吴昌硕绘画中的金石意味[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05):34-35.

[2]蒋玥,花鸟画之笔墨借鉴一谈我在人物画创作中的体悟[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导师:于友善教授),2019.

[3]李文泺.吴昌硕花鸟画中的金石气息对我创作的启迪[J].山东艺术,2018,(04):95-101.

[4]丁羲元.吴昌硕[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58.

[5]崔树强.中国书法中的“金石气”[J].艺术百家,2009(6).

[6]潘天寿.谈谈吴昌硕先生,吴昌硕作品集——绘画[M].上海人民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1957年.

[7]边平恕.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录·吴昌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0—91页.

[8]王惠宁,借花鸟画笔墨之法画现代写意人物[J].大众艺术,2014(06):78.

注释:

①紫都、苏德喜:《吴昌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②边平恕:《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录·吴昌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0—91页

③汤剑炜.金石入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433.

④丁羲元.吴昌硕[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58.

(1.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2.兰州大学艺术学院 甘肃兰州 730000)

猜你喜欢
吴昌硕笔墨
笔墨丹青绘晚霞
那人不值得(外一则)
吴昌硕与潘天寿的忘年交
笔墨厨神
用劲刻
吴昌硕真迹换“真迹”
湖光山色
吴昌硕真迹换“真迹”
吴昌硕真迹换“真迹”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