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本土客家文化传播的困境与解决策略

2021-09-10 07:22徐子安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客家文化深圳市传播

摘要:客家人是深圳重要的原住民群体,客家文化是深圳本土文化的根脉之一。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从无到有,一跃成为举世瞩目的现代化大都市。由于本土文化知名度较低,深圳曾有“文化沙漠”之称。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本土客家文化大量消亡,整座城市面临“文化失根”的困境。作为中国面向世界的窗口,深圳必须采取措施摆脱本土客家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困境。唯有如此,深圳本土客家文化才能重新焕发生机。

关键词:深圳市;客家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2-0254-03

深圳的客家文化史是绵长的,其历史文化是有根可寻的。300多年前,客家先民在深圳地区辛勤耕耘,不断开拓,创造了生生不息的客家文化。改革开放前,乡村是客家人生活的主要空间形式,由于信息环境相对封闭和狭小,深圳本土客家文化得以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世代相传。随着深圳都市化进程的加快,本土客家文化传播面临严峻的考验。深圳客家文化从历史深处走来,是深圳特区宝贵的文化遗产,对新时代特区的发展意义重大。对于深圳而言,大力加强本地客家文化传播体系建设,有助于提升城市文化的影响力。本文从民俗传播学的视角,分析深圳本土客家文化传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深圳市本土客家文化简介

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客家人是最早移民深圳的群体。早在宋元时期,客家族群便从遥远的中原来到深圳开荒垦殖、建村扎根。由于赴深客家人的迁徙路径、族群来源、迁入时间等不同,深圳市产生了形态各异的客家文化。改革开放前,深圳地区的中部、东部和北部的本土文化、风俗、民风无一不带有鲜明的客家印记。时至今日,深圳市仍保留了大量的客家村落遗迹和建筑古迹,如观澜古墟、甘坑客家小镇、高岭古村、鳌湖老村、洪围、大万世居、福田世居、梅冈世居等。此外,深圳市本土客家文化还包括深圳本土客家方言、深圳本土客家舞蹈、深圳本土客家美食,如龙岗客家方言、坪山客家方言、麒麟舞、客家鲤鱼灯舞、艾粄、盐焗鸡等等。同其他民族一样,深圳市客家地区也有众多富有鲜明乡土色彩的传统节日,如“做年”(春节过年)、端午、中秋、中元(农历七月十五)等,且有独特的节庆仪式。以“做年”为例,腊月二十八会大搞卫生,寓意将过去一年的坏事扫走;大年三十晚要用柚子叶煮水洗澡,表示又长了一岁。总而言之,深圳市具有浓郁的客家民俗风情,客家文化是深圳本土文化之根。

二、深圳市本土客家文化传播面临的困境

(一)传统客家村落的衰微

中国传统农村是一个稳定的社会组织结构,具有明确的地域界限,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传播[1]。深圳市传统客家村落建立在共同的文化渊源、文化历史、文化记忆的基础之上,是本土客家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场域。此外,作为深圳市本土客家文化的“活化石”,深圳市本土客家村落保留了大量的民风民俗、文物古迹、节庆仪式、乡土文艺。随着深圳市都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昔日的客家村早已变成了高楼大厦、住宅小区、购物中心,大部分极具客家建筑特色的房屋悄然消逝,只有为数不多的村落还保持着原貌。因此,深圳市本土客家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丧失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在村落的传播生态环境中,虽然深圳市本土客家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有限,但是其传播体系却极为完善,有着稳定的受众群体。过去,客家文化能够通过村落社区中的人及各种媒介进行世代相沿的传承和生生不息的传播。改革开放以后,深圳经历了突变式的都市化历程,其崛起速度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而深圳本土客家村落的消亡速度也十分惊人。都市化的发展打破了村落客家文化传播封闭的闭环,给深圳本土客家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外来文化浪潮的冲击

由于发达的经济水平和充足的就业岗位,大量的外来移民人口涌入深圳,使深圳成为一座具有多元文化色彩的“改革之城”。同时,深圳又是中国面向世界的窗口,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化精华。外来文化的浪潮正以迅猛的态势席卷本地的客家地区,为当地人带来了丰富的文化产品。在这种态势下,深圳市本土的客家文化传播的影响领域正日益缩小。如今,即使是世代生活在深圳的客家人也极少聆听客家山歌、欣赏客家舞蹈、穿着客家服饰,他们更青睐于流行音乐、科幻大片和潮流服装。

在数字化、网络化时代,文化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深圳市本土客家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农耕社会之后,刚刚进入工业时代不久,又被数字化信息技术发展的浪潮推到了互联网传播时代[2]。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越来越多样,受众的“本位意识”不断增强,外来文化在深圳获得了生长的土壤和空间。这种趋势冲破了深圳本土客家文化传播的自我封闭体系,客家文化的传播不再有高墙和边界的庇护。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深圳人民的行为模式和受众心理彻底改变,深圳市本土客家文化传播的难度加大。

(三)本土民俗文化的流失

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给深圳市带来了一系列都市化高速发展引发的问题,其中,本土客家民俗文化的流失更是让人感到惋惜。本地客家人生活中息息相关、血脉相连的种种文化习俗,一经产生就具有傳播的内在属性和基本特征。深圳本地客家传统社会中的习俗包括婚俗、丧葬、节庆、生育、乔迁、寿辰、民间俗语,其中客家婚俗是最重要的民俗文化。在深圳部分客家地区,婚礼须行诸多礼仪,譬如“看妹崽子”“合八字”“拜堂礼”“回门”。然而,传统的客家婚礼仪式已十分少见,目前客家人的婚礼均以西式为主。

深圳客家民俗文化,是建构客家文化传播体系的重要建筑材料,反映了客家人的社会文化传统和“底色”。从根本上说,文化与传播是浑然一体的,如同硬币的两面。文化与传播的互动交融表明:两者在很大程度上兼容并蓄、紧密相连。因此,深圳市本土客家文化是文化传播的根源。如果没有具有本土特色的民俗文化,文化传播就无从谈起。对本地客家人而言,客家民俗文化原本是群体深入骨髓的集体记忆,但其传承和延续的“断层”却是一种客观现象,从而对深圳市本土客家文化的传播造成了阻碍[3]。

(四)囿于传统的文化内容

从文化的内在基因来看,文化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持久性,文化结构十分稳定。深圳市本土客家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积淀的,本土客家人长期遵从文化中传统的约定俗成和社会规范,因此文化圈内的客家民众能够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但是,由于本土客家文化影响的是当地的客家族群,本土客家传统文化的传播难以溢出地域的疆界。以龙岗皆歌为例,其语言载体为龙岗客家方言,传播范围仅限于深圳市龙岗区,粉丝受众以本地老年人为主。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受限于语言载体和思维特征的差异,传播的优势力量将大打折扣。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变迁和时代进步的产物。40多年来,随着深圳市都市化的高质量发展,构成本土客家文化的诸要素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况且,深圳市本土客家文化的发展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都市社会,文化内容也难以与当代深圳发展的节奏协调一致。当前,深圳市本土客家文化传播力的建设处于历史关键节点。唯有创新、重构和开发文化,才能使囿于传统的深圳市本土客家文化找到保持生机和活力的出路[4]。

三、深圳本土客家文化摆脱传播困境的解决策略

(一)传统客家村落的文旅转型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文化旅游以饱含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为载体,能够给游客带来一种深度的文化内涵体验感,并促进地域性民俗文化的传播。深圳传统客家村落的旧村改造应立足于自身深厚的文化特色,以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支撑,深耕“文化+旅游+传播”的创新发展路径,打造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引领性的多元复合型旅游目的地。

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文旅转型是深圳市传统客家村落重新焕发生机的重要方式。为了保护历史悠久的传统客家村落,深圳市政府须对本地区客家村落进行整体规划,将它们开发成集客家山歌文化歌剧院、客家饮食文化体验馆、客家民俗文化博物馆为一体的旅游景点。完成文旅转型后的客家村落将成为本土客家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通过“文化+旅游+传播”的创新模式,大大提升深圳市本土客家文化传播的穿透力和影响力。同时,这些具有文旅特色的新时代客家村落能够满足旅游者的文化诉求,实现客家文化受众的自主传播[5]。

(二)流动人口作为文化传播中介

流动人口始终维持在高水平是深圳市经济文化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人口流动与文化传播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其对文化传播的推动作用在于,以流动的人口作为传播中介,推动深圳市的文化信息、本土文艺、民风民俗跨区域传播和向外部扩散。人在文化传播中居于主导地位,如果离开了人这个主体,文化传播便丧失了基本的力量。

流动人口是深圳市的建设者,也是深圳本土客家文化的重要传播者。在深圳,城中村是流动人口的主要聚居地。推动本地客家村落文化的发展,形成扁平化的客家文化传播结构,有利于加深外来人口对深圳本土客家文化的认知,从而将流动人口转化为本土客家文化的受众和传播主体。在深圳的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政府也应把本土客家文化纳入一体化建设的正确轨道上来,增强深圳市本土客家文化传播的竞争力和辐射力。此外,深圳市通过图书馆、文化展、博物馆等渠道向流动人口传递本土客家文化,有助于营造城市文化氛围,推进文化传播。

(三)发挥基层和民间组织的力量

社区工作站是深圳市推进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产物,是政府职能在基层的延伸。截至2020年,仅深圳市龙岗区的社区工作站数量就有111个。社区工作站具有管理社区文化事务,开展各种宣传活动,组建社区文体队伍的职责。深圳市传统客家地区的社区工作站应参与制定并组织实施社区客家文化传承和发展规划,开展本土客家文化展演活动,办好社区客家文化宣传工作[6]。随着社区工作站文化管理职能的不断明晰,其在本土客家文化传播工作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7]。

一直以来,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在繁荣客家文化艺术与推动客家文化传播的工作中发挥着智囊团的作用,使全市客家文艺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为了更好地弘扬和传播本土客家文化,市级民间组织可以举办客家文化讲堂和推出客家歌舞晚会,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客家文艺精品和传承客家文化根脉。以老年协会、村文艺队等为代表的基层民间组织也是本土客家民俗文化传播的中坚力量,他们继承的客家山歌、麒麟舞都是本土客家文化传播中的亮点[8]。

(四)精心构建多元化的传播矩阵

在媒体深度融合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将新兴媒体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9]。面对传播生态发生深刻变化的新情况,深圳市本土客家文化传播主体须顺势而为,全力挺进网络文化传播领域,精心布局多元化、多平台的客家文化传播矩阵[10]。传播团队在内容上须保持高品质,着力创新客家文化内容,打造“超级爆款”,从而有效吸引移动客户端用户。例如,全媒体平台的音视频团队可以通过制作关于深圳本土客家人日常生活融媒体产品,彰显深圳客家文化魅力[11]。

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是传统媒体时代无法比拟的。为适应互联网环境和完善文化传播体系,深圳市本土客家文化传播者应建立自主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粉丝集群、文化傳播APP和音视频产品传播渠道,为拓展客家文化传播渠道提供更多的可能[12]。未来,深圳本土客家文化传播必须深耕垂直细分领域,形成新媒体矩阵的协同效应,大力提升其价值。

四、结语

深圳市是中国面向世界的一扇窗口,也是客家文化面向世界的一扇窗口。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深圳从一个海滨小县城发展成了经济高度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但是,都市化进程过快也造成了本土客家文化流失的问题。在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的当下,大量珍贵的客家文化濒临消亡。深圳本土客家文化是深圳本地客家人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集体记忆和文化模式,是彰显深圳客家族群特征的重要标志。同时,客家文化是深圳本土文化的根脉之一。深圳市政府历来重视包括客家文化在内的本土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发展,把弘扬和传播本土文化作为推动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力量。

当前,深圳市本土客家文化传播面临传统客家村落的衰微、外来文化浪潮的冲击、本土民风民俗的流失和囿于传统的文化内容四大问题的考验。深圳市可以通过推动传统客家村落的文旅转型,精心构建多元化的传播矩阵等,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本土客家文化传播体系。守正创新,深圳市本土客家文化的传播离不开文化积淀。但是,守正并不意味着囿于传统,创新求变才是文化传播的常态。深圳市本土客家文化就像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河,在漫长的传承和传播过程中,既有深厚的沉淀,也有不断的革新。立足于当今传统民俗文化所处的时代背景,建构和巩固新媒体时代深圳市本土客家文化传播体系,有益于展现深圳市的独特精神文化风貌并增强深圳市作为“新客家之都”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从而彰显深圳原生态客家文化的品格。

参考文献:

[1] 谢明香.新媒体视阈下客家文化的传播与建构[J].四川戏剧,2019(11):163-166.

[2] 肖玉琴.地域文化建构中的媒介动员:以客家文化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7(01):38-42.

[3] 邹春生.从文化传播学的视野看客家文化特质的形成[J].江西社会科学,2006(11):141-144.

[4] 谢明香.四川客家文化品牌传播及媒介策略——以成都东山客家文化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30(03):130-134.

[5] 卢武,郝文琪,梁晓静.客家文化在微博的内容呈现与传播现状分析[J].新闻前哨,2021(04):115-116.

[6] 潘文涛,罗碧丽,赵晓燕.大众传媒环境下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16(Z2):104-108.

[7] 周建新,王有.新媒体语境中的客家文化传播[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35(05):6-10.

[8] 李虹霏.大众传播時代的客家文化传播策略[J].今传媒,2014,22(07):155-159.

[9] 钟紫,俞万源,曾志军.基于动漫开发的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01):61-64.

[10] 谢明香.文化产业视域下的客家文化传播与彰显——以成都东山客家文化为例[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33(05):16-22.

[11] 陈银菲,邓燕.客家文化微信公众号传播策略研究[J].传媒论坛,2020,3(13):20-21,23.

[12] 周建新,肖玉琴.“微传播”中的客家文化呈现:基于微博的样本[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04):159-160.

作者简介:徐子安(1997—),男,广东和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语言应用与文化传播。

猜你喜欢
客家文化深圳市传播
深圳市民办中小学教育工作推进会召开
难考的驾照
An Analysis of Mobile Equipment on Merits and Demerits and Development
深圳市模型运动协会第十九期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执照公示
唐开大庾岭路、赣水交通与石固神信仰
“闽学四贤”理学思想与闽西北客家文化特质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谈客家擂茶文化及其传承
客家文化外宣材料英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