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地生根

2021-09-10 22:16许晓潇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3期
关键词:落地生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教学

许晓潇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及学习能力的关键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丰富学生文化内涵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及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探究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以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落地生根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205

引言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既可以发挥文化在德育中的重要引导作用,也可以进一步体现语文阅读的人文性,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丰富自身眼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要结合小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做好传统文化的合理渗透,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更偏向于提高阅读能力的教学培养,忽略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最初目的。在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师通常只采用应试教育的旧模式进行阅读教学,忽略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需求,使学生欠缺传统文化知识,从而很难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再加上许多语文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较落后,认为传统文化融入教学课堂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并且认为传统文化是与阅读没有必然关联的内容,缺乏传统文化教育意识。这些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都会限制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阻碍学生的素质教育发展。因此,教师要充分意识到传统文化对于语文阅读教育的实际意义,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内容,并通过多样的教学形式,创造充满传统文化氛围的有效课堂,实现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的教育策略

(一)在诵读积累中润泽民族情怀

“熟读成诵”是语言积累的法宝,用诵读的方式学习和积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有效的策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语文学习中对优秀篇章的记忆,如果离開了反复的诵读,就变成了死记硬背,不仅记得不扎实,而且会消磨掉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引领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诵读中细细咀嚼享受,自然记忆,才会记得牢靠。传统经典可积累的内容很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诵读时间,而且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诵读策略的指导,如声音的轻重缓急、语速的快慢、恰当停顿等等,让学生在诵读中做到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读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传统文化中最适合诵读的是韵律优美的古诗词,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能够逐渐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激发对古诗词的兴趣,感受古诗词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生动形象的传统文化内容,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用PPT课件、视频、音频、动画等形式给学生呈现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传统文化认知能力。在实际情况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生动的多媒体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阅读课堂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当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让学生更清晰地认知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其文化自信。例如,在学习《牛郎织女》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中国民间故事、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女娲补天等等,教师可以将与这些故事相关的视频影像放到PPT课件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开设层次性阅读课堂,针对学生个体进行阅读辅导

在小学语文阅读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掌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与数据,并根据这些情况数据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课堂进行科学全面的设计,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学辅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融入传统文化知识,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融入不同理解程度的传统文化知识,分层次地开展语文阅读的教学活动。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阅读内容是充满趣味性的、人物特点鲜明的,这样才能吸引他们。因此,教师应该多在阅读课堂引导学生阅读这一类型的故事,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而对于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增加成语典故、名言警句等的阅读内容,通过这些阅读,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传统文化知识体会传统文化内涵;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该多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比如四大名著等,让学生在经典中学习最具有意义的传统文化,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是适合现代小学生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进而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提高自身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花保丽.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J].第二课堂(D),2020(09):40-41.

[2]罗江林.浅析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渗透[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三)[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4.

[3]郭玉翠.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5):41.

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汶龙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落地生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风险均衡“落地生根”华夏睿磐受到热捧
顶层设计引项目“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