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理念与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

2021-09-10 18:03陶贺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策略创业教育

陶贺

摘要: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素养,更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能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正向引导,而创新创业教育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实效。两者的有机融合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创业教育;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策略

引言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不仅仅是以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而且还要面向全社会,针对那些打算创业、已经创业、成功创业的创业群体,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可以有效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能力,使学生能够很好地融入社会、适应工作。

一、创业教育理念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必要性

高等院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良好思想品德修养,而创新创业教育则是为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形成提供科学指导。若将两者有机整合在一起能够促进高等教育的优化升级,效果一定事半功倍。对此,各院校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及学生专业特点,引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完善全新教学制度的构建,摆脱传统教育机制存在的种种局限,促进创新创业人才质量的显著提升。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未来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并且为高等教育的优化升级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的不断提升,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也逐渐发展成为了人才竞争。而通过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既可以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也可以通过辩证唯物理论来激励学生正确、勇敢的面对创新创业,促使学生始终坚持以正确的三观来对身边事物做出深入思考,从而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显著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二、创业教育理念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现状

(一)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方式较为单一,这就导致学生失去了对创新创业教育学习的热情,最终的教学效果相对较差。在一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时,以专题座谈的方式进行,虽然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却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提升。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使得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形式化问题。

(二)大学生自身缺乏双创意识和勇气

大学生通過学习,学到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依靠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创新能力培养课程等,具有了一定的创业能力,但是要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环境,他们的创业能力还是达不到创业的要求。这主要是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对产业的分析不全面、不深入。

(三)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合的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创新创业教育过于依赖思想政治教育,甚至将思想政治理论直接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缺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高校管理者缺乏创新创业教育合理定位时,教育目标的选择缺乏针对性,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专业能力的培养。

三、创业教育理念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路径

(一)高校思政教育融入“双创”教育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和“双创”教育作为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都要实现理论传授和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合,要多开展校内外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联系具体实际的能力。因此,高校在实际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中,专业教师要尽可能多开展一些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演练的平台,定期组织开展一些与创新创业有关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双创”教育实践活动当中,以赛促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新创业竞赛过程中的问题挑战能够使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实践中锻炼提升自身艰苦奋斗毅力。这样学生可以将自己学到的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融合,检验理论知识的学习成效,从而提升自身知识理论的应用能力。

(二)加强教师的言传身教

教师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思政教育。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用自己正确的言行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专业课教师要坚定“四个自信”,坚守教育报国初心,勇担立德树人使命,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这是最好的家国情怀教育;要爱岗敬业,认真备课,对教学工作充满激情,这是最好的职业规范教育;要遵守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严谨治学,精心施教,追求卓越,这是最好的学术规范教育;要关爱学生,为学习和生活困难的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是最好的感恩教育。

(三)丰富教育的形式

根据现阶段教育现状,我们进行调研后发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方式亟需改善,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师开展专题讲座形式的基础上,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学校可以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指导,充分地利用社会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项目进行深度融合,以此提升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时,可以借助具体的创业项目、创业活动以及竞赛活动,让学生能够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在丰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最终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四)创新教学机制

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整合,即引导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意识,增强其创新创业精神,为未来可能开展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有力支持。从某种层面来讲,各高校有责任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形成发展提供科学引导,也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保护,促使学生正确认识到这些意识与能力是可以转化为实践的。且在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中,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及时恰当的帮助与指导。另外,针对积极主动创新创业,且具有一定潜能的学生,学校除了给予及时、有力的指导帮助之外,还可以实施弹性学制,让学生结合弹性学制来对学业进程作出自由调整。

结束语

高校需要及时转变教育理念,改善教育生态环境,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改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实践基地,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从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1]李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探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9(24):44-45.

[2]张净雯.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中的思考[J].中国新通信,2019,21(24):208.

[3]王雄.基于高校“创+思政”教育模式实践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A1):247-249.

[4]戴小兵.高校思政课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价值引领和方法指导[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06):86-87+94.

[5]段焱.高校思政教育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析[J].理论导刊,2019(12):116-121.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策略创业教育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不良网络舆论对高校思政教育影响探析
浅谈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在电商大趋势下的融合策略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浅谈数学游戏的指导策略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结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