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在幼儿园的科学领域的实施

2021-09-10 07:22万晓利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

万晓利

摘要: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理论中,明确提出了“要立足于幼儿的生活,满足幼儿的现实需要,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细致观察和了解自然界各种千变万化的现象,将中国独特的气候环境与自然地理条件进行高度结合,顺应自然规律总结形成的。将24节气贯穿于幼儿的教育活动和一日生活中,继而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渴望,发现动植物与气候变化的关联,从小建构天文知识,进一步培养对科学和自然奥秘的兴趣。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幼儿自然探究,科学实践

《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的科学领域中提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师应充分利用自然和生活机会,引导幼儿感知并了解季节变化的周期性,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24节气活动就是抓住节气的自然本质与儿童的敏锐的观察力,让他们走进自然,发现自然的规律,感受自然的奥秘,激发他们探索自然乃至世界的渴望,让儿童的好奇心与自然千变万化的植物、动物、天气、天象等变化相连,知道尊重和珍惜生命,保护环境。

一、24节气在幼儿园环境中的渗透

1、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我们在幼儿园制作24个图文并茂的24节气简介牌,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展现我国古代人民通过对天气、季节、农业的观察进行研究探讨出的历史结晶。依次按顺序展示的幼儿园操场上,营造相应的环境。

2、搭建幼儿园自然生态环境是二十四节气课程建构和实施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将节气与幼儿生活相联系的桥梁。没有环境的支持,二十四节气课程只是空洞说教,纸上谈兵。通过建构丰富、富有探究意义的环境,使其成为幼儿自主探索、学习的阵地,推动课程的动态发展,并最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通过24节气更细微的观察季节变化规律和周期性

二十四节气与天气现象息息相关。我们希望通过孩子对日常天气状况的关注和了解,不断地累积相关经验,逐步体验到气象与节气的关系,并感知节气与天气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

1、设置简单的风向标、温度、湿度计等气象观测仪器,让幼儿通过观测直观感受天气变化规律。并轮流做好记录

2、制作天气符号、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让家长、幼儿理解天气现象的表达形式。

3、设置气象科普知识展板,印制气象安全宣传册。宣传气象防灾安全知识,增强幼儿避灾自救能力。

4、设计制作与气象、节气有关的谚语展览,图文并茂,帮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三、发现节气变化与植物的关系,知道尊重自然,

1、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与分类能力。如:利用幼儿园花园空地种养应季的蔬莱,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以通过种植活动加深熟悉本地的应季蔬菜,深入了解植物的成长规律,认识到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我们还引导孩子们在种植和收获蔬菜时在相应节气用画图的方式分享自己的发现成果。还可以利用节气谚语“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谷雨的名字源于“雨生百谷”,让幼儿知道谷雨节气温逐步回升,降水增多,正是种瓜种豆的最佳时节,一旦错过则费时费力,事倍而功半,同时给幼儿以启示要顺应天时,也就是要顺应自然。

2、教师根据自己班级的地理位置特点,利用阳台、走廊等位置进行绿化活动,打造自然生态角,带着孩子们根据四季的变化,种下了应季的蔬菜和植物,让孩子们和大自然互动,体验种植的快乐;萌发幼儿探究问题、观察事物等方面的能力,爱护动植物、亲近自然的情感。

3、通过春天带着幼儿去观赏迎春花,夏天观赏荷花,吃莲蓬,立秋时节,桂花飘香,带着孩子们采摘桂花,清洗桂花,晾晒桂花,加深对植物与季节之间的联系,结合二十四节气,为幼儿选取适宜的,能够给激发其兴趣的素材,带领幼儿近距离接触大自然,依靠自己的观察和主动探索,鼓励和引导幼儿学习做简单的记录,并与他人交流分享。寻找其中的规律和联系,来洞悉隐含于二十四节气中的植物变化规律。

四、通过24节气发现天气变化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初步学习运用节气谚语观察天气变化,指导自己的生活。

1、引导幼儿关注和了解自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渐懂得热爱、尊重、保护自然。学习关于节气的儿歌:惊蛰春雷,蛙叫春分,清明犁田,谷雨春茶”后,我们带领孩子们去花园拿着小铁锹翻土,寻找泥土里的小动物,花盆里爬出土的小乌龟,寻找小蚂蚁,虫子,蚯蚓等动物,孩子们自主地学习和发现,坚持记录,以往小朋友们知道冬眠的动物在春天醒来,在学习了惊蛰节气后,对春天与动物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小朋友对动物睡在漆黑的洞里也知道春天的到來感到很惊奇和很好奇,原来动物比人更能感知天气,有的小朋友开心的对老师说,是不是惊蛰的雷声把小动物叫醒的?通过节气谚语和生活观察的结合,幼儿体会到人与自然、动植物的相处关系,培养了科学探索精神,

2、动植物、季节变化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常见灾害性天气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等。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能力。

在立春节气时,告诉幼儿立春就是春天的开始。立春节气后,万物复苏,大地回暖,天气温度差异明显,引导幼儿观察记录每天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进行对比,进而学会统计一周天气变化趋势,从而学会根据每天的天气来搭配服饰,学会根据需要增减衣物,从小学会自主服务的好习惯。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历经几千年的农业生产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凝聚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观点及方法。是中国人将天文转化为人文的文化创造历程的缩影,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息息相通。亲近自然的观念,在自然和人类愈加疏离的当下,重拾传统文化,开展二十四节气的学习与探索,尤其是对成长在城市的幼儿,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十四节气” 被正式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二十四节气”列入非遗名录等3则
别把“二十四节气”当成古董摆设
“二十四节气”映象剪影
“二十四节气”被列入非遗名录
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中国“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